這是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也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據報道:現今每18個月產生的信息,超過過去5000年的總和;現在每人每天要接收相當于174份報紙的信息量。但面對如此大的信息量,反而我們的工作效率卻越來越低。我們發現現在的工作越來越多,越來越忙,加班時間越來越長,從996工作制(早9點到晚9點,一周工作6天)到716工作制(每天工作16個小時,一周工作7天),沒有最長只有更長。每天忙的暈頭轉向,但到下班的時候我們發現還有好多工作沒有做完。
最重要的是大多公司每周都要開周例會或者寫周工作總結,自己匯報的時候突然想不起來自己這一周到底做了那些具體工作。明明每天很忙啊,還經常加班,現在匯報卻感覺大腦一片空白,小則被領導認為工作不飽滿,重則被領導認為不能勝任本職工作。
但作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最重要的一個好處就是有很多很好的工具或應用可以解決此類問題,提高我們工作效率,還可以學到很多知識,而且可以隨時隨地,不受辦公設備和場所的限制。可以今天小編就分享5款手機效率工具,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第一款工作清單類:微軟TO-DO
這是一款每日事情列表清單,可以非常有效的管理我們每天的工作內容。目前市場上這類軟件比較多,在這里給大家推薦微軟的TO-DO。因為非常簡潔而且可以跨平臺,最重要是免費,沒有像其他軟件的繁瑣和復雜而且要收費,另外就是整合了outlook的任務功能。除了基本功能外,TO-DO只有4個額外功能:任務步驟、重復提醒、任務備注和奇妙清單導入。有了這款工具,可以將每天重要的工作和生活等事項做個清單紀錄,再也不會胡子眉毛一把抓,每周工作匯報時的時候也是一目了然,每件事都有紀錄。
第二款集中精力類:潮汐
有了事情清單就會把工作做的好嗎?答案肯定是不一定的。工作效率提升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專注,只要單位時間專心專注某個工作事項,那么完成效率和工作結果的準確性就會更高。在這里給大家推薦“潮汐”手機應用,這是一款非常典型的番茄工作法應用,但市場上大多數此類應用都只像一個計時器。而“潮汐”用緩緩平靜的白噪音讓你投入專注。而且設計風格清新簡約,每個場景都是一張開闊春背景,搭配半透明效果,非常好看。打開潮汐,讓你專注每一項的工作。
第三款理順邏輯類:思維導圖
有時我們在匯報某項工作或制作PPT的時候,經常會遇到說你的匯報或PPT不夠邏輯性、或者不夠條理性,這時我們會很苦惱,明明自己絞盡腦汁通宵熬夜加班做出來的怎么會這樣?其實針對這里問題,有個很好的的工具——思維導圖可以很好的幫助到我們,尤其制作復雜的資料。思維導圖是有效的思維模式,應用于記憶、學習、思考等的思維“地圖”,利于人腦的擴散思維的展開。它可以成倍提高學習效率,更快地學習新知識與復習整合舊知識;激發聯想與創意;形成系統的學習和思維的習慣。對于思維導圖類應用很多,這里推薦個非常簡單易用的,沒有太多復雜功能的應用,就是“思維導圖“,對!沒錯,就叫思維導圖,在各大應用商店都可以下載到。聚焦于核心功能,沒有胡里花哨的復雜選項。
作為知識爆炸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每天都主動或被動的接收大量的信息,那么如何在浩瀚如海的移動碎片信息海洋中學習到對自己有用的知識?這是我們所有人的困惑。比如我們每天使用的微信,除了聊天以外,我們每天會瀏覽大量的公眾號內容,有的內容寫的非常好,我們就可以收藏起來,但是微信自帶的收藏功能體驗太差,而且比較單一;還比如我們在其他平臺上看到的好文章就無法歸類收藏。那么有沒有一個跨平臺的收藏好文章的應用呢?那就是——收趣。這款應用可以批量導入大家普遍使用的pocket、微博、微信、知乎、今日頭條平臺的任何文章。一鍵收藏,書簽命名、歸類整理、離線閱讀、語音閱讀、網頁端登陸、kindle同步等功能,是一個非常好用的知識收集、歸納整理的應用。常用的微信文章收集可以關注它的微信號,一鍵發送就可以自動收集到“收趣”應用中。
第五款紀錄分享類:簡書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想成為作家的愿望,工作之余用文字記錄故事和分享心情,但繁忙的工作總是無暇顧及。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我們可以借助移動端的優秀應用,也可以成為自媒體達人,隨時隨地寫文章記錄和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思想。而其中“簡書”應用APP是最好用的一個。簡書是一個優質的創作社區,在這里,你可以任性的創作,一篇短文、一張照片、一首詩、一幅畫…….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生活的藝術家。簡書包含了57個興趣專題、35個地方專題,無需開通公眾號就可以獲得贊賞。是工作之余可以自由寫作分享的平臺,里面也有很多大咖。
悄悄的告訴你,“職場工匠”也在簡書上開號哦,大家有興趣的一定要關注哈。
好了,以上就是給大家介紹的五款職場高效人士必備工具,都是三少經常使用的,其中有的工具由于篇幅問題介紹不深入,大家感興趣的可以下載下來仔細體會,真的好用實用,對我們高效工作有很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