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小李正好趕上了畢業包分配的末班車。所以,小李是幸運的,至少父親老李是這么認為的。
如老李期待的一樣,小李成了老李的得力助手。家里的大小事物,只要老李有指示,小李就得不折不扣地去執行。包括工資要用于全家人的開銷。也包括遵照老李的心愿完成結婚生子。
當同事們紛紛成家立業、另起爐灶過小日子時,小李的心里蕩起了一絲絲漣漪。他也渴望有自己的生活啊!但是他沒有當“白眼狼”的勇氣,誰讓他是老李這一生的杰作呢?
有同事辦理了停薪留職在外攫取了一桶金。這效應很快感染了一批人,也包括小李。老李害怕小李的鐵飯碗不保一味地阻攔,但終究抵不過高收入的誘惑恩準放行了。
小李外出后,正如傳言的一般,收入頗豐。一年可以有在家工資幾倍的收入!
然而,不知是生不逢時還是下手太遲,政府機構改革不期而遇了!小李同許多人一樣將面臨可能下崗的命運。
到底是科班出身,過五關斬六將,小李沒有被撤下來!
就這樣,小李不得不回單位上班。從此發財夢贊告一段落。
小李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工作著。身邊的同事,年老的年輕的走了一個又一個。他們有的升遷了,有的調離這里去了理想的單位,只有小李還在原地踏步。
有人好心指點小李應該努力動一動。要說論工作態度和工作能力及資歷,小李是該動一動了。
小李東拼西湊了兩萬元的活動經費找人遞了上去。可是很快被退回來。據說交五萬的還在候著等“考察”呢?小李聽了像瀉了氣的皮球。
不久,領導找小李談話,告訴小李好好干。那言外之意只要好好工作就有希望,小李又像重新充了氣的皮球。
可是一晃又是幾年過去了,小李還是小李。
小李身心疲憊地回到家里。幾歲的兒子爬到他的肩頭拔頭發。
“老李,你有白頭發啦。”
“臭小子,你爺爺還在我怎么能稱老李呢?”說完揪住小小李的衣服打鬧起來。這一刻,小李感受到的是實實在在的幸福。
老李在歷經滄桑后壽終正寢了。臨走留下了他長子的遺腹子給兒子小李,囑咐說務必照顧周全。其實,老李有好幾個兒子,但老李都不依賴他們,只信賴小李。誰讓小李是吃國家飯的呢?
這下小李升級成了老李。
小李升級老李時接近五十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