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七個突破口:
1.投其所好:以對方愛好需求為先,既能獲得對方的好感,又能實現自己的愿望;例如,家里客人來做客,你買了大量的橙子來招待,酒足飯飽之后發現橙子還剩下很多,你想鼓勵大家再吃一些橙子,這個時候你該怎么說呢?是“再吃點橙子吧?!笨峙麓蠹視粸樗鶆?。而大家都有個什么心理呢,晚飯后想要胃里消化快,出門吹了冷風也不感冒。這時候你說“吃橙子助消化,預防感冒。”相信效果會好得多,對不對?
2.儆其所惡:“因為有這樣的壞處,所以請不要這樣做”也就是阻止對方,可以形成強大的強制力。餐廳里很吵,一群小孩來回跑動打打鬧鬧,假如你是店長,如何阻止這種行為發生?是說“請大人看好小孩?嗎”家長們估計也會只顧自己說話,很少有所反應。而小孩來回跑動會怎樣呢,會跌倒,碰到廚師端來的熱湯不小心碰到還會燙傷。利用儆其所惡的方法就可以制止“小孩來回跑動碰到熱菜會不小心燙傷,所以請家長們看好小孩”。同理,我們在女裝試衣間里經??吹降摹盀楸苊馕覀兊囊路獕哪膴y容,請小心試穿。”用儆其所惡的方法成功阻止對方,又讓對方不產生反感,所謂的高情商就是這樣。
3.選擇的自由:讓對方自主選擇,減少被迫感。首先考慮對方的想法,觀察對方的需求,揣摩對方的心理,讓措辭符合對方的利益之后再開口說話。也就讓NO成功變成了YES。比如說在餐廳剛吃完飯的客人,如果聽到侍者問,先生,要不要再來一份甜點?這個時候除了非常喜歡吃甜點的人會愿意來一個,其他人可能都會選擇拒絕。那么如何能夠把甜點順利的賣出去呢?比如說這么說應該就會好很多:我們供應的甜點有芒果布丁和抹茶冰淇淋,先生,請問您要哪一種?這樣的話很多人就會不假思索地作出選擇,因為面對兩個乃至更多的選項是一般人都會下意識地從中作出選擇。
4.滿足被認可欲:人都有被認可的需求,只要你在說話的過程中,讓對方感到這種感覺,對方即便很難對付,也會樂于回應期待。有一個妻子想跟一個不愛干家務活的丈夫讓他擦窗戶,她如果直接說,來,你把窗戶擦擦,丈夫十有八九是要耍賴的,而妻子如果這么說,效果就會變得比較好:哎,你看你能夠得到高的地方,你能把窗戶擦得更亮更干凈,拜托你了。如果是這樣說的話,丈夫多半就會躍躍欲試,這就是利用了丈夫心中本認可的欲望這個突破口,來實現了自己的目的。
5.非你不可:所謂的非你不可,就是告訴對方別人都不行,你才是被選中的人,只有你最特別了,一般人都很喜歡非你不可的這種特殊感,聽到了這種的話,往往會產生一種僅限自己的優越感,從而很樂于給予非常積極的回應。讓對方感到只有自己被選中的優越感,總是會得到快樂的回應。
6.團隊化:讓讓對方產生一種,“我和你是一個團體”的感覺,這樣自然而然地你的麻煩和請求也不會被拒絕。
7.感謝:一定要在提出請求的瞬間,趁對方還沒有做出任何思考和決定的時候就說出謝謝。這種情況,也可以用心理學上的互惠式好感來解釋,互惠式好感的意思就是說一個人接收到的好意的時候就會產生向對方回報以好意的心理。所以說聽到對方說謝謝的那一瞬間,我們往往會覺得自己和對方的關系變得更加親近了。
說話的8個技巧:
1.驚奇法:用“臥槽!”“哇塞!”“哇!”“啊呀!”之類的感嘆詞、感嘆句來營造一個充滿驚訝的氛圍;
2.反差法:欲揚先抑,在說要說的東西之前,先說一句相反的話,來突出想表達的話;比如“相比較一個人吃飯,我真是好喜歡和你一起?。 ?/p>
3.赤裸裸法:努力表達出讓人臉上發燒,讓人難為情,暴露自我真實想法的措辭。比如:這東西真是好吃得讓我眼淚都要留下來了!這種。
4.重復法:簡單的重復你所要強調的東西。比如,天吶,真是太好看了,太好看了!
5.高潮法,也就是通俗的賣關子或者說適當的停頓。比如跟別人說:接下來我要和你說的話,我希望你能認真的聽——
6.數字法:用數字量化、形容你要表達的東西。
7.合體法:把兩個平時不容易在一起出現的詞組合到一起,引發別人的興趣。
8.頂點法:通過類似于夸張的形容,把某個事物形容為“最好的”。比如全國第一、全省最好吃、全場最佳、全球好評,等等。
總結:
說話有套路,措辭有技巧。能夠打動人心的話,都是有規則的。掌握了規則,你就能直擊人的內心深處,事半功倍,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