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跟我讀金瓶梅/第二回
欲望與倫理的糾纏碰撞?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癡情老人
第二回
俏潘娘簾下勾情
老王婆茶坊說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簡介】? ? ? ?
武松搬至武大郎家居住,潘金蓮歡天喜地,百般撩撥,武松嚴詞拒絕并斥責她不知羞恥。
而后武松受知縣差遣前往東京辦事,臨行前叮囑武大郎注意門戶。武大聽從武松的話,早歸閉戶,引得潘金蓮不滿。
一日,潘金蓮放簾子時叉竿打到西門慶,兩人相見互生情愫。西門慶多次來求王婆幫忙讓他與潘金蓮相會,并許以重金。兩人開始謀劃此事。
《金瓶梅》第二回“俏潘娘簾下勾情/老王婆茶坊說技”,可謂是一幅描繪人性欲望與倫理道德激烈碰撞的生動畫卷,將潘金蓮的風情、武松的正直以及人性的諸多微妙之處展現得淋漓盡致。
這一回開篇,武松搬來與武大、潘金蓮同住,潘金蓮歡喜得如同拾了金寶一般。
她對武松殷勤伺候,每日燒湯凈面、安排飯食,言語之間也多有撩撥。
而武松作為正義耿直的好漢,不為潘金蓮的殷勤所動,始終保持著清醒和警惕。
張竹坡在此處的評點中,指出潘金蓮對武松的勾引是“一味熱急”,這種熱急盡顯其內心的躁動,體現了她欲望的強烈和急切。
她不顧叔嫂的倫理關系,一心想要達成自己的私欲,這種行為不僅違背了道德規范,也反映出她內心的空虛和對正常情感生活的扭曲追求。
而武松的反應則體現了他的正直和堅定,與潘金蓮形成鮮明對比。他是“硬心的直漢”,面對潘金蓮的誘惑,他義正言辭地拒絕。
“武二是個頂天立地噙齒戴發的男子漢,不是那等敗壞風俗傷人倫的豬狗”,他對潘金蓮的斥責,顯示出他對道德和倫理的堅守和底線。
文中對于潘金蓮伺候武松的細節描寫,如“婦人雙手便捧一杯茶來,遞與武松”,“婦人也掇一條凳子,近火邊坐了”等,將潘金蓮的心思表露無遺。
她試圖以溫柔體貼來打動武松,然而武松“只把頭來低了,卻不來兜攬”,這種鮮明的對比,讓人物形象更加立體。
再看武大,他在這中間顯得頗為混沌。盡管他也知曉潘金蓮的行為不妥,但卻無力阻止。
張竹坡評說武大“圣人”,然而這種“圣”更多的是一種無奈和軟弱。他在潘金蓮與武松的糾葛中,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既無法滿足潘金蓮的欲望,也無法約束她的行為。
當潘金蓮勾搭武松不成,反被武松搶白一場后,她竟向武大誣告武松調戲她。武大雖心有疑慮,但卻不敢深究,只能選擇遷就潘金蓮。
這一情節深刻地揭示了武大的懦弱和無能,也為后來潘金蓮與西門慶的茍合埋下了伏筆。
潘金蓮勾搭武松不成,轉而與西門慶相遇。這一情節的轉折,將故事推向了更加復雜的局面。
潘金蓮在簾下失手叉竿打到西門慶,兩人的目光交匯,瞬間點燃了欲望的火花。這一偶然的相遇,看似巧合,實則是人性中欲望驅使的必然結果。
而西門慶的出場,則是在潘金蓮叉竿打在他頭上之后。作者對西門慶的外貌描寫,“頭上戴著纓子帽兒,金鈴瓏簪兒,金井玉欄桿圈兒;長腰才,身穿綠羅褶兒;腳下細結底陳橋鞋兒,清水布襪兒;手里搖著灑金川扇兒”,盡顯其風流浮浪之態。
西門慶本是個風流成性的人物,見到潘金蓮的美貌,自然心馳神往。他與潘金蓮的初次對視,便已心生邪念,“那人一見,先自酥了半邊,那怒氣早已鉆入爪洼國去了,變做笑吟吟臉兒”,生動地展現出他的好色本性。
而潘金蓮在經歷了對武松的失敗勾引后,也渴望在西門慶身上找到滿足。他們之間的相互吸引,并非基于真正的感情,而是純粹的欲望沖動。
王婆這一角色在文中也極為關鍵。她在西門慶與潘金蓮的勾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她精明世故、貪圖錢財,看穿了西門慶的心思,故意與他周旋,一步步引導他陷入自己設下的圈套。
王婆的“說技”,充分展現了她的狡詐和圓滑,她深知人性的弱點,善于利用這些弱點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從她與西門慶的對話中,可以看出她的精明和世故。她先是故意吊西門慶的胃口,不直接告訴他潘金蓮的身份,而后又在西門慶表露心意后,半推半就地應承幫忙。
張竹坡評點王婆“是馬泊六引誘人入局處”,可謂精準。
這一回中,作者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生動的對話和精彩的情節設置,將人性的貪婪、欲望、懦弱、正直等諸多方面展現得淋漓盡致。
潘金蓮的放蕩、武松的剛正、武大的懦弱、西門慶的好色、王婆的狡黠,都躍然紙上,栩栩如生。
此外,文中的環境描寫也為故事增添了氛圍。如“萬里彤雪密布,空中瑞祥飄簾。瓊花片片舞前檐。剡溪當此際,濡滯子猷船。頃刻樓臺都壓倒,江山銀色相連。飛鹽撒粉漫連天。當時呂蒙正,窯內嘆無錢”。
這場大雪不僅烘托出了寒冷的氛圍,也為潘金蓮與武松的獨處創造了條件,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從張竹坡的評點中,我們能更深入地理解作者的用心。他對文中人物心理、情節發展的剖析,讓我們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內涵。
比如他指出“寫武二、武大分手,只平平數語,何以便使我再不敢讀,再忍不住哭也?文字至此,真化工矣!”讓我們意識到作者在看似平淡的文字背后,蘊含著深厚的情感力量。
從社會層面來看,這一回揭示了封建社會中道德淪喪、人情冷漠的現象。在金錢和欲望的誘惑下,人們往往喪失了基本的道德準則,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不擇手段。
潘金蓮和西門慶的私通欲望,王婆為了錢財不擇手段的撮合,都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在艱難生活中的扭曲價值觀。
從人物性格的塑造來看,潘金蓮的性格復雜多面。她既有美貌和聰明,又有著貪婪和自私的一面。
她對武松的勾引,既是對愛情的渴望,也是對自己命運的不甘。而這種不甘,最終驅使她走向了道德的深淵。
西門慶則是典型的富家浪蕩子形象,他的風流成性和對女色的貪婪,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富家子弟的腐朽生活。
張竹坡的評點為我們理解這一回提供了更深入的視角。他對人物心理和行為的剖析,讓我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作者的寫作意圖和人物形象的豐富內涵。
例如,他指出潘金蓮的熱急、西門慶的涎臉和王婆的閑扯,這些精準的評價讓我們對人物的性格特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再看這一回的文學價值,作者運用了生動的語言、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情節安排,使整個故事充滿了張力和吸引力。
如對潘金蓮和武松相處時的細節描寫,以及潘金蓮與西門慶在簾下相遇時的情景描繪,都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人物的情感波動和欲望沖突。
總的來說,《金瓶梅》第二回是一幅生動的社會風俗畫,展現了人性的復雜和社會的現實。它讓我們看到了欲望的放縱會導致的惡果,也讓我們對人性的弱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2024年10月20日? ?
【詩詞唱和】
孝順歌 · 依韻《金瓶梅》第二回回前詞
春風里,花滿枝,芳菲綻放正佳期。脈脈盼君知。相思無從寄,夢魂頻系。湖畔徘徊,應識儂心意;守望橋頭,情意君休棄。思也迷,念也迷,盼也迷,相遇更癡迷。
附原詞:
芙蓉面,冰雪肌,生來娉婷年已笄。裊裊倚門余。梅花半含蕊,似開還閉。初見簾邊,羞澀還留住;再過樓頭,款接多歡喜。行也宜,立又宜,坐也宜,偎傍更相宜。
——《孝順歌》
七律 · 步韻《金瓶梅詞話》第二回回前詩
世間情愛幻非真,粉黛嬌嬈弄艷容。總為風前煙里夢,徒留枕畔意中心。虔婆弄巧施陰計,浪子貪歡惹怒嗔。怎料今朝風月事,明朝淚落浸衫紅。
附原詩:
月老姻緣配未真,金蓮賣俏逞花容,只因月下星前意,惹起門旁簾外心;王媽誘財施巧計,鄆哥賣果被嫌嗔,那知后日蕭墻禍,血濺屏幃滿地紅。
七絕 · 步韻《金瓶梅》第二回回后詩
浪蕩風流性亦狂,貪歡總把麗娘傷。
堪憐俗世多迷誤,卻使情絲亂作章。
附原詩:
西門浪子意猖狂,死下功夫戲女娘。
虧殺賣茶王老母,生交巫女會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