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接到一個電話,是兼職的公司打來的,一件小事要處理,按照往常的習慣我會先拖一段時間再處理。突然想到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去做事,于是馬上打電話處理并且給對方反饋。如果是繼續拖著,在自己的拖延清單上又會多一件沒做的事情,并且很可能因其他工作而忘記了這件事。
所以時刻提醒自己積極主動的去做事,而不是消極等待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所說的積極主動不僅要求意識和行動上采取主動,還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受環境和他人的影響,審慎的作出選擇。
要做出正確的選擇,就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和正確的方向。一個人在河上劃船想要到達下游,可他拼了命地逆流而上,即使最終到達了,那里也不是既定目標的地方。努力了也要找準方向,否則越努力就越離目標越遠。以終為始,意味著要從大局思考,既要知道開始的方向,也要知道該在哪里結束,理出一條貫穿全局的線,所有行為都不偏離目標。
生活中工作中,如果一個人都是事必躬親,那無窮無盡的事情就要把一個人拖垮了,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對自己重要的事情才是應該給予重度關注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的作者史蒂芬·柯維對于個人管理給出了幾個建議。
001確定角色
002選擇目標
003安排進度
004逐日調整
對于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要適當放權,這就要求充分信任。一邊放手,一邊擔心,這樣一心二用反而導致了效率的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