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間,看了部真·毒片《真·三國無雙》。該片陣容強大,隨便一個演員牽出來,都能頂五個鄭爽。
不得不說,光看陣容,這絕對算得是一部聲勢浩大的燒錢大作。
據說這部片三年前就已經拍攝完成,Netflix在看過全片后,開出了八位數天價,最終買下了影片版權,并計劃暑期檔在海外播出。Netflix從來都是踩點王,在浩如煙海的國產垃圾片中,還能淘出電視劇《白夜追兇》,電影《流浪地球》,甚至包括《陳情令》等優質作品,不得不說,土豪踩位nice。
但是,無論運作多么牛逼PLUS,按照英國教育學家約翰·洛克的經驗主義觀點,該黃的大概率還是要黃,還是要撲街。
果不其然,這部片在國內無一例外的黃了。五一各大院線一出來,票房不出意外的一直低迷墊底,網羅了大批一線明星,最后竟然連豬豬俠都沒干過,票房收益幾乎只能頂這部兒童動畫片的零頭,這就實在有點不應該了。
五一過后,這部猛片就被各一二線大咖自媒體,以及三四線UP主搶先吐槽過一輪了,我這也只能算是遲來的補刀。
評片無論如何導演是跑不掉的。這部電影的導演周顯揚,翻看他這幾年作品的豆瓣評分,似乎比較有些生不逢時,豆瓣就沒上過6分,而且這一次再和其御用演員韓庚合作,按照韓庚的顏值和身板,在片中扮演個獻帝還是合適的,但是這一次,他挑戰了關二爺!
一直以來,都有種感覺,韓庚在演藝生涯中對角色的拿捏一向都十分模糊,這樣的結果使得除了迷妹外,大多數觀眾對他的印象也相對比較模糊,畢竟,對演員的認識都是通過其塑造的角色代入的。這一次也一樣,錯誤的人在錯誤的時間,干了件錯誤的事。
從服化道入手,大力不一定會出奇跡
三國演義中對關云長的描述是這樣的: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演藝界中,有些注定封神的東西是不能輕易挑戰的,就比如關二爺。韓庚版關二爺感覺就是個mini型,除了眼神裝得很犀利,聲音也刻意模擬出適合大碗喝酒的音域,
但還是缺少關云長的那種豪氣,一副大家閨秀的瓜子臉,胡須也是低配的,帽子還大了一號,戴在頭上,跟扣了一個湯碗一樣,我甚至都懷疑他胸毛湊不湊得夠數。
影片中另一個接錯角色的就是王凱了,相信大家對他的第一印象還是停留在當年和胡歌《瑯琊榜》,把一個隱忍內斂但卻足夠韜略睿智的靖王刻畫的淋漓盡致,再到諜戰片《偽裝者》中的阿誠,單從形象看,王凱跟韓庚一樣,都是有戲路邊界的,很適合扮演一些外形俊美,氣勢張力不那么高的小生一類的角色。
但是這一次,王凱也似乎也喝高了,不知道是不是錢給夠了的原因,你明明該接曹植的本,卻非要斗膽挑戰他爹!
光這扮相,就得給差評,你都能把故交一家滿門殺了,好歹也長幾根胡子撐撐門面吧!
通觀全片,王凱飾演的曹操,看上去不但身材柔弱,怎么看都不像是一個我負天下人的梟雄,而更像是一個插科打諢,油頭粉面的快樂男生。在這一部動不動就發射動感光波的無雙電影中,他像一個委屈的男團小鮮肉一樣,奉獻了最多的文戲,但全程基本是在賣弄機巧,毫無曹孟德一世奸雄,即使犯了錯事,也敢大聲豪呼: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一副死不認賬的人渣形象。?
除了以上這二位一竿子捅漏的大佬外,其他角色造型……唉,直接上圖吧。
張飛看起來豹頭環眼,我說他是沙僧,誰又能說不像呢,還有這肚子,確定里面塞得不是早年間殺豬攢下的積蓄嗎?
另外就是劉備大哥,在整部電影中連個打醬油都算不上,但是整個過程都一副苦情相。這很讓人費解,都知道整部三國中,劉備的哭戲最多,只不過他每一次哭,都能俘獲人心,收效不菲,這比投資比特幣收益都大。這是一種人情投資,更是一種團隊拿捏技巧,而不是始終保持一副公司快要倒閉的頹廢樣子,你讓你的創業搭檔怎么想?老板都一副隨時會被人一刀捅死的樣子,你的員工還有安全感嗎?
看看這苦大仇深的樣子,這還算是劉備正常發揮的表情,滿滿一副發花癡的樣子,感覺走瓊瑤阿姨的苦情路線到挺適合的,哪像個能發射無雙伽馬射線的超人!
其他的還有殺馬特風格的袁紹,看看,像不像古惑仔?
還有怎么看都像穿越到過去的武則天,嘉玲姐也一樣陷入角色定位演員的無奈,現在只要穿上古裝,梳個高髻,走哪兒都像天后來了!
關于劇作,我只想說,這扯犢子呢!
這是一部十分明確的游改電影,吸引的首先是廣大三國無雙的擁躉玩家。就連電影的LOGO也基本復刻自KOEI的三國無雙主機游戲,所以在劇作上本來就不打算抱什么希望。
但是,不抱希望不等于就得給觀眾喂屎,對吧?
電影前半截,拖拖沓沓地扯了半天文戲,把從黃巾之亂到煮酒論英雄,再到曹操刺殺董卓,以及曹操錯殺呂伯奢,這里似乎完整沿襲了三國演義上的情節,相當于把三國演義的情節,換了一撥人,換了一個導演,再玩了一把,對于觀眾來說,相當于一樣陳飯,加個雞蛋翻炒翻炒,重新喂了一次。
我猜最省事的該是編劇才對,這部分占據整部電影接近一半的情節,根本不需要構思,把對話重新調整一下,就把錢給掙了。
但是作為游改片,片中人物論實力,個個都不是凡人,大家都是有特異功能的,絕大部分觀眾是來感受秒天秒地秒眾生的,結果卻按照小品的情節單元,硬是按住腦袋,給大部分游戲鐵粉強灌了半肚子陳飯。
要說編劇在劇作上完全偷懶也并不客觀,至少,在魔仙堡主的設定上,搞錯了,是鑄劍堡的設定上,也不知道為什么,看到這里,總會莫名想起巴啦啦小魔仙里面的情節,因為這部分的劇作設定太相似了。
整部電影在基礎的背景設定上,是通過劉嘉玲飾演的鑄劍堡堡主這一創新角色,通過她旁白的形式來講述整個游戲的世界觀設定的,具體來講,這世間很牛逼,有一種名為“無雙能量”的神秘力量,只要擁有這種能量,就能秒天秒地,越戰越強。而這位鑄劍堡堡主就像是巴啦啦小魔仙里面的魔仙堡堡主一樣,就是要發掘擁有這樣力量的超人,就可以維護世界和平。
這樣的劇作本來也無可厚非,每一個偉大的劇作家,都要保持一顆童心,但是觀眾十歲的時候你給他看小魔仙,現在都四十歲了,你換了個套路包裝,里面的內核還是小魔仙,這當觀眾是SB嗎?
能不能適當有一點新鮮感?
通常一部奇幻武俠爛片必備的雜燴三要素,一是炫酷屌炸天的特效和后期制作,二是或多或少都要融合一點依托歷史的人文要素,三則是凄美絕倫的愛情橋段。
當然,游戲《真三國無雙》倒是直接得多,從來就不玩虛的,上去簡單介紹一番世界格局,選完角色,就是一路打殺!每個角色,不管男女,不管外形多么彪悍或者性感,都完全沒有情欲,就是戰爭機器!這樣的定位多鮮明,玩家要的不就是這樣嗎?
但是,《真三國無雙》電影里這三要素倒一個都不少!
看看,在雪山連綿白雪皚皚的絕美場景中。娜扎一襲綠衣宛若仙子下落凡塵,但她卻想不開,準備投水自殺。這里多年的人生閱歷告訴我,絕世美人在如此美麗的5A級旅游風景區尋短,肯定死不成。果不其然,下一秒就被呂布救了起來,然后一秒鐘她就愛上了他。
然后,就有了這樣的兩句尬臺詞。
布:“不用怕,你以后就是我的人了!”
蟬:“我們剛剛相識,你讓我如何當真?”
然后,布就拔出匕首,朝自己的胳膊上捅了上去!
蟬:”別!我相信你了……!”
然后,他們就在一起了!
看到這里,我的尾骨都開始隱隱作痛了,像是被誰朝后臀上狠狠踢了一腳。試想如果貂蟬繼續說不相信,那呂布這只胳膊會不會保不住!
為此,我開始對自己發出一系列終極疑問。
“我是誰?”
“我特么在哪兒?”
“誰賠我六塊半?”
然后,劇情迎來了高潮,在三英戰呂布的打斗場面中,游戲迷們終于迎來了春暖花開,在各種秒天秒地秒蒼生的對戰中,劉關張三兄弟漸漸處于劣勢,這里導演用旁白加閃回的剪輯手段,硬生生插入魔仙堡主關于無雙武器的背景說明,即武器殺的人越多,武器的爆發能力越強。
但是,決戰到現在,對戰兩軍的嘍啰雜兵早就被兩派的動感光波割韭菜一樣,收割得差不多了,現在急需給武器強化,但是奈何強化材料已經不夠了。怎么辦?
韓庚版關羽一拍腦袋有了小妙招,他果斷拿起武器,身上的衣服應聲而裂,然后用武器向自己的肩膀插去,頓時,紫氣上頭,渾身被戰力+200%的強力buff環繞。
劉張二人看到自家兄弟用這個生活小妙招解決了難言之隱后,當仁不讓,也紛紛效仿,劉備更是連腰子都不要了。
相信每個觀眾看到這里,自然而然地都會把情緒提到最高,就等著三個人順理成章地小宇宙爆發,把呂布直接吊打出銀河系,畢竟CEO還賠了副腰子進去。
可是,這個時候編劇適時收手了,為了照顧原著中三英戰呂布的劇情,這個時候他讓呂布縱身一躍,跑了!高潮劇情就此戛然而止,剩下劉關張三人捂著汩汩流血的傷口,像三個傻缺一樣,望著縱身呂布遠去的背景,在風中獨自凌亂。
編劇死板的遵循傳統劇情顯然不厚道,這里就像跟觀眾開了一個玩笑一樣,換做誰都肯定想不通,提早把尿點都結算完畢了,摟著褲子趕回來,結果你就給我看了一個呂布的輕功有多好!
劇作的倉促結尾,相信每個人都會石化!還有這種清奇的設定,編劇腦洞之大,堪稱黑洞,可以吸天吸地吸宇宙!
作為一個游戲愛好者,曾經的垃圾游戲制造機,我本以來國產游戲文化處于深重的墮落,最近幾年來看,國產影視文化的墮落才真的是造孽哦!
關于場面調度,這才是重點!
場面調度,這是電影視覺中的一個專業術語,原諒在這里貿然引入,但其實這部電影跟真正的場面調度一毛錢關系都沒有,其實我想恭維的是這個電影的打斗設計。
作為一個游改片,《真·三國無雙》游戲的最大特點是極致爽快的打擊節奏和視覺感受,尤其是當無雙技施展起來,看到滿屏的嘍啰兵像被割斷的韭菜花一樣,四處飄散,那種體驗,豈止是酣暢淋漓可形容,那簡直就是極致的特權享受。
而這一切,在電影中得到了極致的體現,這也算是本片中唯一可圈可點的亮點之處。導演在這部分的表現定位上總算沒有踩偏。
而且為了還原游戲的戰斗感受,電影還嚴格按照三國無雙游戲戰斗表現來設計,還有什么無雙斗氣,斗氣滿了,專跑到人多扎堆的地方釋放無雙動感光波,秒天秒地秒眾生,再加上各種五毛特效的各種加持。看到這里,如果是個無雙迷,是不是有種想帶著手柄去觀摩的沖動。
也許,也僅僅只有這微末的一部分,支撐起這部電影唯一的觀看價值了。
這是一部完全夠得上“文藝萬花筒”的雜燴片,比北方的大鍋菜還燉得爛。無論是從劇情設計的無腦堆疊,還是選角的錯位,以及打斗特效以及后期的粗制濫造,無怪乎豆瓣給出了4.1分的評分。
顯然,對于國內影視業而言,觀眾日益提高的觀影品味和吐槽智商與行業持續沙雕的文化現狀,將是接下來長期面對的殘酷現實。
3億成本,目前來看,整個五一假期,可能連茶水錢都收不回來,最終,出品人可能會賠得褲頭底掉。但又有什么關系呢,起碼這筆錢導演,演員等各級分工進行了資源再分配,下次還有這種好事,大家再湊攏分賬。
面對爛片,觀眾是有選擇的,資本也是有選擇的,導演以及演員,其實更是有選擇的。
就像從不讓人失望的賈科長,永遠保持了對電影文化的敬畏,即使在最艱難的特殊時期,寧愿不拍,也好過違背藝術追求濫拍。也只有保持這種初心,國產電影才會有更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