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語,一日之計在于晨。很多人誤解為一天的事情,要在早上做好計劃。
其實不然,“一日之計在于晨”的“計”字,并非“計劃”、“計謀”的意思,而是類似“生計”中的“計”的意思。今天要講的不是辯論“計”字的意思,而是由這個句引出我要講的。具體解釋看看百科的解釋
所以,早上起床后做什么,對于一整天的狀態也很重要。
我每天早上起來,第一件事當然是洗漱啦。洗去睡了一晚的慵懶。但其實,即使用薄荷牙膏和冰爽洗面奶還是很難完全讓大腦清醒,畢竟都是外在的,讓大腦真正清醒過來就要讓大腦動起來。所以,我早上起來洗漱完就會打開電腦寫作。
讓大腦清醒的方法很多,但我為什么選擇寫作呢?第一,寫作是我的一大愛好。第二,寫作可以讓我對過去對未來對自己都有個非常清晰的認識,因為我每天都會用文字梳理自己的思緒。第三,寫作是一件非常花腦力的事,所以早上精力充沛適合寫作,也能起到很提神的作用。
大概每天會花九十分鐘左右用來寫作吧,感覺非常棒。以前沒勇氣開始寫作的時候,我也會讀讀詩啊,古文啊,美文啊。讀一些詩,可以抒情,有時候抑郁時順口就能吐出一首詩,心情就暢快了,讀古文,感受古人你的壯志雄心,那種感嘆山川的氣勢磅礴讓人一下就充滿斗志。讀美文總讓自己的心感到很幸福,熱愛生活。
大概寫作完后天就亮了,六點半,冬天的時候也天也蒙蒙亮了。自己動手做個早餐,美美的吃個早餐,哦,有時候會放個很舒緩的音樂,我喜歡早上聽劉珂矣的歌,滿滿的禪意。我很喜歡禪,真想有一天也像喬布斯一樣瘋狂的去追求那種禪的意境。有時會聽喜馬拉雅里的感情頻道,聽聽主播很平靜和緩的讀那些很美的散文。
吃完早餐就去參加每天早上七點到八點的晨讀。經過一個多小時從睡眼惺忪到頭腦清醒寫作,再到激情澎湃的晨讀,這是一個我感覺非常完美的過度。
晨讀,是我大學里做的最有意義,最不后悔的一件事。每天個自己喜歡的一個圈子開始新的一天。熱情、快樂、瘋狂、感恩,是每天都有的情緒。
一個早晨,到了八點,基本上就奠定了這一天的精神狀態,我每天都這樣做,所以一天也都是過得非常充實,精神百倍的。
像不明白那些每天睡到七點,八點,甚至更晚的人(不敢想象),他的一天過得是怎樣的不情愿。我若是睡到八點,我這一天大概就毀了,一天都會在各種沒精神和浪費時間的自責中惶惶不安的度過。
有朋友問我,你睡那么少,不累嗎,我感覺我睡得并不少,十一點睡到五點,六小時,中午午休大概也會睡一小時,加起來我每天也是睡了七小時的,比起那些熬夜,不午休的人,我睡覺時間是很多的。并且我起居很規律,重要的事是早上做,效率都會比較高。再說,不見得熬夜的你是在學習,你只是沒有方向沒有目標,所以有揮霍不完的精力,所以才會睡不著,才會熬夜打游戲喝酒。
想起寒假的時候在ktv工作,很少看到真正去唱歌放松抒情的人,基本都是些社會小青年,白天做著無聊的工作,晚上就要把青春的精力變成了莫名的躁動,所以拿著麥克風肆意揮霍無處釋放的沖動,撕喊著五音不全的調子,喝酒也是爆飲,完全不顧酒應有的詩意。
而我只是把和你一樣的精力和躁動投入到有意義的事、自己喜歡的事里去罷了。并不存在誰比誰休息的少。
中醫學講,早上五點到八點是人的腎臟吸收天地陽氣的時候。我感覺非常有道理,因為我五點鐘起床做活動,這一天就感覺心情特別陽光,做事也特別有精神和容易集中精力。而如果睡過了八點起床,總感覺腎里空空的,腰都沒力了。而這一天也會因為內心的罪惡感和身體的不適過得不好。還有一點就是,早上睡得多了,這一天反而會昏昏欲睡打很多哈欠,而五點起床就不會,午休時間不到不會累。午休時間到了躺下就能睡著,也睡得香。
中午睡得香,下午的精神面還用解釋嗎?
所以,早上做什么影響到一天的狀態,這就是一日之計在于晨的內涵所在,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沒有開始努力時,我也認為這句話說的是要早上做好一天的計劃,但身體力行后才更能體會到它的真正內涵。每天都有好的開始來過好每一天,過好每一天才能過好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