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從丈夫口中經(jīng)常提到“老牛吃嫩草”這句話以來,羅薇一直每天晚上給他做白菜豆腐,最近丈夫已經(jīng)提出了激烈的抗議。
“早就知道你不會做飯,可也沒有這樣的,天天做白菜豆腐,不,應(yīng)當(dāng)說是白菜幫子煮豆腐,你還讓不讓人活了?!”
這倒是實話,就是挺老的白菜幫子,以前都是扔掉的,現(xiàn)在呢,里面的嫩芯兒,她干脆送了人,反而留下菜幫子專門做給丈夫吃,誰讓他整天說自己不愛聽的話。
丈夫和那幾個朋友聚會沒別的,談著談著就是誰誰誰離婚了,誰誰誰娶了個年輕老婆,每個人都帶著羨慕嫉妒恨的神情,恨不得那個主角就是自己,一口一句地說著“老牛吃嫩草”的話,口水幾乎要流出來了。
羅薇最瞧不起他們那個樣子,但又不便插嘴,只能裝作沒有聽見。最可氣的是自己的丈夫,一貫老實巴交的,居然嘴上也學(xué)會了色情話,雖然他沒有像那個張老三似的,黃段子又多又爛,倒背如流,但是最近那“牛啊”“草啊”的也是不絕于耳。
暫時還沒想出什么好法來治治他,于是從那天起,她就每天給他吃老白菜,讓你想吃嫩草,想得美!
既然抗議要絕食了,那就換換吧。于是老白菜換成了依然老氣橫秋的黃瓜,或者是老芹菜,要不就是里面長滿了籽兒的老茄子,總之,還是那個待遇。
她做的米飯倒是絕美,好吃的要命,就是這下飯菜實在讓人難以下咽,丈夫又抗議了。這次她解釋道:“你不是挺推崇老牛吃嫩草嗎?可既然是老牛了,還是吃老草最合理,還是把嫩草留給年輕人去吃吧,這世界嫩草再多也是有限的,不能都讓你們這些老牛糟蹋了。我買的這個菜呀,就是按你這個年齡買來的,給你吃正合適!”
丈夫聽了哭笑不得,大喊天下哪有這般不可理喻的女人。
可如果他夠聰明,就應(yīng)該看到,陪伴他度過人生十幾二十年的妻子,在迎來自己和丈夫的中老年歲月之后,依然把他看得很重,內(nèi)心還是那樣在意他,還是渴望能占據(jù)他的心靈,而不是成為次要的和被忽略的了,或者干脆被無情拋棄。
2.
也許女人愛的就是歲月靜好,因為她們一直以來就被灌輸著從一而終的信念,婚姻對她們?nèi)绻灰馕吨K生歸宿,就不應(yīng)該被吹捧到,決定著女性人生幸福的那種高度。
她們的天性使她們易于成為感情的俘虜,當(dāng)男人對她已經(jīng)厭倦的時候,她還在一往情深著,尤其是在年齡上加劇了的性別歧視,更顯不公。在她們年老色衰之時,男人的背叛對她們無異于一場精神的謀殺。
僅僅因為年老色衰這不可抗拒的自然規(guī)律,就得接受被輕蔑被拋棄的凄慘命運,女人怎么會甘心呢?
接受這種命運,差不多是對以前所有愛的堅忍與心甘情愿的操勞的一種否定和諷刺。
尤其,還有人在不斷的鼓吹“干得好不如嫁得好”,這種視男人為女人天堂的一廂情愿的天真爛漫的論調(diào)。這即使沒有高估男人的經(jīng)濟實力,至少是高估了男人的忠誠度。畢竟,從古至今,男人都缺乏從一而終的本能,更無這樣的教化。
而女人,總是被全鼓勵半強迫地逼著走進(jìn)婚姻。哪怕是,有極少數(shù)人想單身一輩子,依然沒有被主流接受,而不得不承受巨大的世俗壓力。
但婚姻的中途,背叛卻正在成為家常便飯,這也許最終導(dǎo)致越來越多的女人,明白過來以后,不再熱衷于婚姻。
至少目前來看,家庭依然是社會的細(xì)胞,決定著一個社會的健康、和諧與發(fā)展,因為孩子的成長需要穩(wěn)定的家庭和父母雙方的關(guān)照與付出。
有多少關(guān)涉青少年的病態(tài)和犯罪,是源于父母不美滿的婚姻?
3.
而對男人,人到中年,若有機遇娶一個年輕女子,是很多男人的夢想。或者娶不到也沒關(guān)系,至少還有機會可以偷偷摸摸或明目張膽地去勾引就行。
不得不說,男人到了中年會認(rèn)為滿足個人情欲,已高于維護(hù)家庭利益,也許是孩子長大了,他們便沒有了更多顧忌?
也許是從來家庭和孩子對他們就沒有那么高貴與重要。當(dāng)今的男人們早就不再介意“養(yǎng)不教,父之過”這一觀念,他們花給孩子的時間遠(yuǎn)遠(yuǎn)少于孩子的母親。
在追逐滿足自己情欲的路上,他們則放上了自己全部的心思。看看那些口口聲聲為了事業(yè)而忽略了與孩子溝通和相伴的男人們,有多少時間卻大大方方,樂此不疲地用在了女人們的身上?用在了夜生活之上?發(fā)明和遷就這種做生意的運作方式,真是一種主動的墮落,外國人沒有如此強烈而荒唐地將做生意與喝酒應(yīng)酬交織在一起,不也生意照樣不誤嗎?
中國男人以生意之名忽略家庭,陶醉于自己的聲色犬馬之中,既自私又無恥。這是齷齪的人性沆瀣一氣的悲哀。
因為責(zé)任都是沉重的,莊嚴(yán)的,有時還可能是沉悶的,不爽的,而享樂卻總是輕松無比又輕而易舉,因此,簡簡單單地,享樂就戰(zhàn)勝了責(zé)任。而這種享樂主要的就是去消費女性,當(dāng)然要點綴著美酒,咖啡,以及鮮花,在某種情境之下,雅變俗了。
事實上,為了能夠盡情享樂,他們也非常聰明地創(chuàng)造了這樣的文化氛圍,他們熏染并造就著女人的價值觀,老男人們的目的已經(jīng)達(dá)到,女孩子們幾乎都已不在乎他們臉上的老年斑,她們更在乎的是他們兜里的錢和能被滿足的充盈的物質(zhì)需求。
女孩子變得愛錢和愛權(quán)以后,中老年男人的機遇就來了,初出茅廬的小伙子除了那些少數(shù)的有優(yōu)勢的各類二代們,幾乎都是一窮二白,哪里是他們的競爭對手?
因此,不管是沖著什么而來,只要是有了女孩子對著他們投懷送抱,他們居于生理有所衰弱而心理依然強勁的虛榮心,便獲得了極大的滿足。
所以不要以為虛榮心是女人的專利,男人的虛榮心一點不比女人弱。除了在金錢、權(quán)勢和地位方面,男人有極大的虛榮心之外,在適當(dāng)擁有了金錢、權(quán)勢和地位之后,男人還要繼續(xù)攀比,比誰擁有女人的數(shù)量多。在他們看來,作為一個有能力的男人,特別地在乎自己在兩性關(guān)系上的成就感,是理所當(dāng)然的榮耀,也是人生終極的目的。男人,征服世界不是終點,征服世界后面的女人,才是他們的最大目標(biāo)。
我們的男人們還處于欲望的口唇期,還遠(yuǎn)遠(yuǎn)談不上升華,美化和圣化。
4.
很多人在解釋老男人為什么總是喜歡年輕女孩子時,歸納為兩方面:
一方面是年輕女孩思想單純,身體純潔,又易于被控制。另一方面是老男人,人老心不老,為證明自己有魅力,或者尋求刺激與新鮮感,渴望著像年輕人那樣重燃激情。
但要外人之力來證明自己,已經(jīng)是不自信的表現(xiàn)了。況且本質(zhì)上,這并沒有改變你已衰老的事實。
以擁有年輕女郎來表達(dá)自己的成功、魅力和激情,只是表象,不是原因。促使老男人們執(zhí)著于此的最根本因素,還是老男人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于死亡的恐懼。
很久以前,記得剛上初中的時候,自己還算愛看書的人。某一次,從熟人家借了大量的《大眾醫(yī)學(xué)》雜志,里面有篇文章介紹了很多的疾病前癥狀,比如白血病會有出血點,某些癌癥在指甲上會有暗點,肝腎疾病會有后背疼等各種反應(yīng)……
自己的疑心病一下子被這些癥狀挖掘出來了,總是覺得自己身上已有上述各種癥狀,可能患上了多種不治之癥。為此,往日輕松愉快的心情一掃而光,巨大的恐懼和深深的焦慮完全控制了自己。總之就是真的很怕死,但又不愿跟家里人說。所以一邊默默忍受著絕望和痛苦,一邊想盡辦法來轉(zhuǎn)移注意力,讓自己盡量平靜。為此,給慈愛的班主任寫了長達(dá)十頁的信,但始終沒有勇氣把信交給她。白天還好說,到了晚上就是長久地失眠,怕死的程度也被擴大了百倍千倍。于是,在那個家家還都有收音機的年代,就盡量地從里面換臺找相聲來聽,那時收音機里的相聲還真多,通過這種方式找點樂子和勇氣來熬日子。還有就是,看到自己喜歡的人忽然感覺溫暖起來,忽然格外珍惜起來,尤其是那些活潑可愛的小孩子們,和他們在一起,可以放松壓抑。有個鄰居的小女孩,一直很喜歡她,所以見到她就抱著,心里還在想:在一起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少了,還是多多抱她一會兒吧……
不記得后來是怎樣度過了那段掙扎難熬的日子,那確實是杞人憂天。這不,直到今天還在頑強地活著。可是當(dāng)時的學(xué)習(xí)成績卻大大被拖了后腿。但是那時,第一次體味了死的可怕,并且,當(dāng)怕死的時候,發(fā)覺自己更渴望同一些充滿活力的小孩子們在一起,看著他們說說笑笑,在眼前打打鬧鬧,玩著捉迷藏,做各種游戲,他們的歡樂具有極強的感染力,自己不由得輕松開朗了許多,甚至也參與他們熱烈的玩樂之中,暫時忘了死亡的煩惱和威脅。
這就是我的發(fā)現(xiàn):當(dāng)一個人意識到生命的短暫易逝,即使死神不會馬上到來,但你知道它就在不遠(yuǎn)處,你根本無力對抗它的終極到來,而它離你越來越近的時候,你的內(nèi)心充滿了對死的恐懼和絕望。你的第一反應(yīng)是,立刻對生存享有的一切變得無比貪婪,恨不得放大十倍百倍來充分享受。
你還有一種辦法來減弱死之恐懼在眼前的晃動,那就是和比你年輕很多,比你生命力長久的人在一起,欣賞他們的活力,感受他們的快樂,以此來忽略死神的存在,獲得一絲慰藉。這在某種程度上淡化著死神的接近,哪怕有點類似掩耳盜鈴,至少多占有了一些人生之樂。男人覺得這樣死了也就值了,所謂的“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fēng)流”嘛!
中老年男人們喜愛年輕女孩子,表面上看,離不開生理性的因素,但其實不得不承認(rèn),他們生理上已經(jīng)開始衰敗,內(nèi)在更深的根源則是心理上的依賴,他們渴望的是以此來對抗對死亡的恐懼、憤怒和無奈,期盼的是通過占有他人的青春,帶來貌似死亡因此而得以被拖延的幻覺,這樣的麻醉可能會讓庸俗而膚淺的自我好過一些。
只不過,這更加說明的反而是他們自身的膽怯與虛弱,對人生的極度貪婪與無恥。
5.
正如人們擁有不同的膚色和外貌,生活在不同的國度,形成了不同的民族那樣,世界各地的人們對于死亡的態(tài)度也是各有不同的。
曾經(jīng)看過一本書,叫《死之默想》,里面就談到了不同國家的人對死亡的看法。
比如歐美國家,他們善于從精神上征服死亡。約伯視死亡為擺脫苦痛的安眠藥。蒙田說“死亡充滿愛和謙恭”。雪萊說“死亡的背后有真理”。諾瓦利斯稱“死亡是新婚之吻”。有了這樣的生死觀,他們可以寧靜坦然甚至欣然地去擁抱死亡。
阿拉伯人,他們的態(tài)度是直面死神的降臨,甚至是隨時隨地準(zhǔn)備著去死。
日本人認(rèn)為:人生如旅死如歸。日本學(xué)者小路實篤的《人生論》談到日本人的特點,他說:“有的人活著,埋頭于某項工作,而為了完成這項工作,他很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旦工作完成,出了成果,他就能夠心安理得地對待死亡,因為他已經(jīng)沒有什么可牽掛的了。”
我們中國人的生死觀則是:只恨人生不久長。關(guān)于死,民眾們想到的只是,人一死,現(xiàn)在所享受的這一份生命就失去了,這一種生活就沒有了。我們不會去構(gòu)想死后的世界,不去追索死亡的意義。我們所求的是“民以食為天”,“飲食男女人之所大欲也”,“來到人世間,只為吃樂穿”。這是把生命在人世的主要存在意義歸結(jié)為“自然情欲的滿足”,著重于生理欲求,而不是志趣、情懷、精神價值的追求。而人們也并沒有廣泛接受莊子“萬物一府,死生同狀”的生死觀。
因此我們在死亡面前,留存著不可名狀的畏懼和悲哀。“在那些混世主義者的頭腦中,人是可以用犧牲信念與人格尊嚴(yán)來換取肉體生命永存的”。這大概就是隊伍龐大的漢奸們的由來。
據(jù)此就可以看出,老男人們?yōu)槭裁礋嶂杂诔阅鄄萘耍驗樗麄兣滤馈K麄冋J(rèn)為死后萬事皆空,所有的享樂都將結(jié)束不見。那他們當(dāng)然就要在活著的不太長了的日子里,盡量多地占有一切了,盡量多地體驗他們最看重的那些賞心悅事,最好能夠把一輩子當(dāng)成十輩子來過才過癮呢!而你們也知道,在我們的價值體系里,兩性之樂被看作是人生享樂的至高點,是位于幸福之山的頂峰位置上的,歷盡辛苦賺來的錢也就是為這個最大目標(biāo)來服務(wù)的,反正又無其他的什么理想。
既然如此,生命倒計時的老男人們,當(dāng)然會拿出不顧一切的勁頭來,哪怕是同自己的兒子來爭奪女孩子也會毫不客氣,真可謂當(dāng)仁不讓了。
剩下來的就是與這些老男人同齡的老女人們了,她們耗盡青春之后,中年被棄,男人們的這一做法充滿了過河拆橋的意味。重回單身的她們難道都去做尼姑?這恐怕是不現(xiàn)實的,所以,既然沒死就得繼續(xù)活著,不過,還可以向男人們看齊,她們也可以學(xué)習(xí)老男人吃嫩草的勁頭,把目光對準(zhǔn)小鮮肉,去啃小鮮肉!
女人們精心化妝保養(yǎng)甚至不惜整容,想盡一切辦法防衰老,害怕失去青春,是由于擔(dān)心被丈夫嫌棄。男人們喜愛年輕女子,不愿承認(rèn)衰老,也是為了找回年輕與自信的感覺,主要還是怕死,這能讓他們多少覺得離死亡還遠(yuǎn),哪怕是自欺欺人。
看來女人比男人勇敢,女人怕沒有愛,生死都可置之度外。男人跨越人倫吃嫩草,渴望的只是被死神略過。都想挽留青春,女人們努力把它留在自己的臉上身上,男人們不去鍛煉強健自己,而是占有別人的青春來竊取。誰比誰更自私?更無自我?
我們是個講究對對子的國家,對子讓我們感覺完整和諧,比如天對地,雨對風(fēng),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
“老男人”對“老女人”,那么,“吃嫩草”當(dāng)然要對“啃鮮肉”了……
在害怕死亡和逃避死亡面前,男女可以平等些嗎?
革命尚未成功,女人們,仍需努力!
剛剛接受了張倫碩求婚的鐘麗緹,就是中年女性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