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貓的咖啡館
睡夢中醒來,柯爾特坐在駛向芝加哥的列車上。
仿佛墜入另一個夢境中,周圍的一切完全陌生,小心翼翼望向鏡子,里面分明是另外一張臉。
列車爆炸,陷入火海,又是一段支離破碎的片段,再一次入夢。
同樣的場景,滑稽演員的乘客,背包的學生,一切情節再次重演。
同樣的情節,相似的碎片,一次次的重演。
“你的努力,將拯救成千上萬人的性命!”
一次次的場景往返,找到安置炸彈的人,告訴軍方所有的信息。現實中,爆炸犯開著一輛載滿炸彈的白色客車,在高速公路關卡被攔截。
“你拯救了千萬人的性命!”在屏幕那頭,戈德溫喜不自禁的說到。
軍方的人開始慶功,歡笑聲充斥著他的耳膜,顯得那么刺耳、不堪。
“但是我已經死了不是嗎?”
如果只有一分鐘的生命,你會做什么?
我說我不知道啊!
60秒還來的及發出最后一條微博嗎?我試過,手慢,根本來不及。
最后60秒,尚不清楚是獨自,還是二人同行。
不會去想到底什么才是寄托。
但是,有一點肯定知道,我不太信命。
只要有光點,無論它折射過幾個角度,都值得我尋找。
如果一切停止在那一吻。那么柯爾特在現實和源代碼中都將正式死去。
他在現實中救了數以萬計的美國公民,在精神世界也留住了最美好的一刻。靜止的時間里都是乘客的笑臉,沒有冷漠、沒有爭端,柯爾特與父親解開心結,和女主甜蜜擁吻。一個軍人,沒有任何遺憾,帶著尊嚴死去,這是柯爾特的初衷,更是世人期待的結局。
導演的高明之處正在于此。當我們以為一切都結束的時候,斯蒂文最終活在了這個由他改變了結局的世界。創造源代碼的博士說這一切都是虛幻,最后上尉卻真實的生活于那個本該是虛幻的世界,
這是否說明,對于那些我們否認的夢境和幻想,它們曾經真實的存在過。
有沒有想過,某個時間,某個地點,在這個世界上,你只剩一段殘肢和一縷無處安放的執念與意識。而這樣的你,依靠著死前的八分鐘記憶,成為源代碼,在這短短的八分鐘里,穿梭和成長,體會和懂得。
邏輯滯后,時刻穿越,我到底看的是什么?不只是一個擁抱,一個撫摸一個吻。我壓根不愛坐過山車,因為世界倒立的時候,我閉上了眼睛。
源代碼最吸引人的地方,或許就在于環環相扣的緊湊情節,以及對人性毫無遮掩的思索和步步緊逼的叩問,不斷地進行自我追問。
哲學上,人所能擁有的全部自由是選擇的自由,即所謂的意志自由。上尉擁有了選擇死亡的權利,即使這個權利為他帶來了如此不同的結局。
當我們把生命分割成若干個八分鐘,會顯得那么不同。點滴細節,集結于心。路過的人,經過的事。于是我們在銀幕下知曉,縱使平淡,卻不能庸碌過一生。
你是否想過,在這個世界上有另外一個我,一樣的性格與相貌。卻從某一個轉折點開始,與我擁有了不同的人生和結局。如是,我也只想告訴你:everything will go nna be ok.
這個世界,每一分,每一秒,都已經是一個不同的自己,而我也只是想好好生活。
只因為,生命像是一列火車,帶我們踏上的是未知卻無常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