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陵十二釵中, 妙玉是一個非常神秘的人物,因為金陵十二釵大多與賈府相關, 就算是史湘云也是賈母娘家的人,只有妙玉,她是一個女尼姑,只不過住在賈府的家廟里,怎么也就成了十二釵之一呢?但是妙玉真的和賈府沒有關系嗎? 我們來看賈母帶劉姥姥上妙玉庵堂里吃飯這一節原文:
《紅樓夢》第四十一回有如下文本:只見妙玉親自捧了一個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龍獻壽的小茶盤,里面放一個成窯五彩小蓋鐘,捧與賈母。賈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說:“知道。這是老君眉。”賈母接了,又問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舊年蠲的雨水。”
這里有兩個點非常奇怪,原文只寫妙玉捧茶出來,賈母直接就說自己不吃六安茶。賈母根本就沒等妙玉說話,自己先說不吃六安茶,這不是很奇怪嗎?除非賈母習慣性地認為妙玉會拿六安茶招待她。此外,賈母喝了之后,問 這是什么水? 前文敘述賈母到別的地方喝茶, 從來沒有問這是什么水。 除非她知道了解妙玉泡茶向來很講究水。要回答這兩個疑問,只能理解為賈母和妙玉或者妙玉家族很熟悉,知道妙玉家族慣常喜歡喝六安茶,而且泡茶講究用水。
但是書中并未有其他關于賈母與妙玉相熟的其他記載,批語中也未透露消息。所以要解開這個謎團,關鍵在他們的對話中。賈母說她不是六安茶,六安茶可以理解為安徽六安的瓜片茶,妙玉說知道,這是老君眉。要知道,并沒有老君眉這種茶葉,紅樓夢以前的各種記載,也沒有出現老君眉的記載。這番對答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紅樓無閑筆,讓筆者來作一番大膽的推測。
在推測開始之前,筆者首先要承認,我們的推測是基于承認先前索隱派學者認為通靈寶玉象征傳國玉璽的基礎上,這方面的文章許多高手已經分析的非常多了,大家可自行上網查看。在這個基礎上,如果是通靈寶玉或者賈寶玉代表的皇權, 那么黛玉代表什么呢?賈寶玉真心愛的,最愛的是黛玉,也就是黛玉是真正皇權的承繼者,起碼從紅樓夢作者角度,黛玉是名正言順的皇權繼承者。所以薛姨媽才說,賈寶玉如果娶了林黛玉,豈不是四角俱全。傳國玉璽是一方印,被最合適的人擁有,那么顯然就是四角俱全了。最合適的人林黛玉又指的是誰呢?這方面我們依然沿用其他索隱派學者的觀點,應該是隱射明朝皇室。
但是我們不要忘記,妙玉也有一個玉字,而且她對寶玉也有欽慕之情,也就是說她對皇權,也有繼承權,哪怕是她自認為的。但是她又是方外之人,方外人怎么能結婚呢? 所以她這個繼承權又不是名正言順。彎彎繞說了這么多,在揭曉答案之前,筆者還是要賣一個關子,我們接下來先探討六安茶和老君眉。
六安茶屬于安徽,安徽是什么地方?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 賈母說不吃六安茶,茶就是茗,她不接受安徽起家的這個茗(明)。注意她是主動提出要喝茶的,所以說她不是不接受茗,但是她不接安徽朱元璋這個茗,什么意思? 因為朱元璋傳位的是朱允炆,而不是 朱棣后裔啊。 賈母和林黛玉代表的都是朱棣這支皇室后裔,他們多了建文帝的皇權,接過的不是安徽太祖的這個明朝啊。 我們看妙玉如何說, 知道,這是老君眉。老君就是老的君主,妙玉繼續將軍,意思是你要尊重老君王。賈母怎么辦呢? 賈母接過來喝了一口,遞給了妙玉一定會非常嫌棄的劉姥姥喝,以賈母的聰明,當然知道妙玉肯定不喜劉姥姥,但是她之所以要故意給劉姥姥喝,說明她還是不喜歡老君眉這杯茶,因為老君是朱元璋,朱棣這一支奪權,等于造了朱元璋的反,她當然不能接過老君眉。
那我們看妙玉是如何做的呢? 妙玉等待賈母走后,吩咐下人把劉姥姥喝過的茶碗丟了,她非常看不上這個姥姥用過的。我們注意,她給賈母和劉姥姥用的是成化窯,其他人喝的都沒點明具體窯口,只范范說是官窯。成化是朱見深的國號,還是朱棣這一支。可見妙玉對朱棣這一支的厭棄。?
說到這里, 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妙玉影射的是建文帝朱允炆這一支明室皇族。靖難之后,朱允炆下落不明,民間紛紛傳說朱允炆通過假扮成和尚逃避了朱棣的追捕,這也是為啥妙玉要出家的原因,書中說她出家為了治病,為了保命。朱允炆不出家,就保不了命。而朱允炆逃走之后,也有可能繼續留有后裔,所以他們與朱棣后裔(賈母黛玉)這一支對皇權(寶玉)都有法理繼承權,但是他們本身是沒有能力繼承的。
在這個邏輯下, 很多關于妙玉的疑難就很好理解了。比如為什么會發生妙玉借水怒懟林黛玉的情節。 妙玉說你這么個人,竟然連水也嘗不出來。水指的是大清, 妙玉正是諷刺朱棣這一支到了天啟崇禎,對大清不能辨別其狼子野心,還以為是舊年建州(舊年雨水),不知道清軍早已不是昔日俯首的建州了。 而是猶如蟠龍,會帶來血水成河了(玄墓蟠香寺的雪水)。
最后,來說一下妙玉的結局。 高鶚書中寫, 妙玉最后是在賈府被土匪劫走。依據的應該是她的判詞,可憐金玉質,終陷濁泥中。但是我們回到妙玉出場, 旁人介紹妙玉本來要離開賈府所在的京城,是她師傅讓她留下, 說這里自有你的結果。按高鶚書,本來妙玉如果離開,不至于被劫走,豈不是她師傅讓弟子遭了大禍嗎?關鍵是書中點明,她師傅極精研先天神數,就是精通命理,所以精通命理的師傅故意給弟子埋坑?顯然不太合理。
我們回到上文推測的,如果妙玉是建文后裔,那么清軍入關之后,這一支皇族應該是沒有繼續留在京城,與明王朝共存亡。因為如果留在京城,反而不會有劫難。恰恰在賈府被抄家之后,妙玉沒有聽師傅的,離開了賈府,所以在其他地方被劫了。脂硯齋批語提到瓜州渡口,就是妙玉可能被劫的地方。 也就是說清軍入關,建文后裔希望保全自身,這里也有可能是投降滿清。但是無論如何,對于滿清統治者來說,一般漢人尚要猜忌,何況你是明室后裔呢?所以只是侮辱折損他們而已。所以是 到頭來,依舊是風塵骯臟違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