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今天,智慧層就寫完了,給大家總結一下重點:
世界的三大本質:無常變化、沒有主宰、萬物衰敗(熵增)。
世界的兩大規(guī)律:因果規(guī)律、因緣規(guī)律。
人的感受決定自己被編寫(Programmed)成了誰,知道自己是誰有助于我們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和劣勢,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人的自由意志選擇自己想成為誰,實現(xiàn)這個想成為的自己需要突破自己的固定感受模式,做出自由選擇。
最后再補充一點:幸福,是內在智慧與外在生活建設的平衡狀態(tài),這樣的平衡狀態(tài)給我們帶來持續(xù)穩(wěn)定的價值感、能力感、中心感和滿足感(也就是幸福感),我們很難只靠智慧的修習獲得幸福,也無法只靠外部的生活(財富、愛……一切你想要的)獲得幸福,因此,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我們要找到一個平衡,內外兼修,既提高感知幸福的能力,又擁有能帶來更多幸福感的生活現(xiàn)實。
在智慧與建設之間,有一個重要的要素常常被忽略,就是今天開始,我要講的:能量層——精力、智力和靈力。
從知道自己想成為誰,想擁有什么樣的生活,到真的成為那個人,過上那種生活,我們首先需要一個可行的方案,繼而需要控制自己進入專注的狀態(tài),最后就是落地執(zhí)行,做到它。——這一一對應了能量層的三個要素:智力、靈力、精力。
智力(intellectual),主要指結構化思維,通過訓練可以大幅提升,幫助我們理清現(xiàn)實狀況和可行的路徑。
靈力(mental),指專注力和洞察力,通過訓練可以大幅提升, 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和發(fā)現(xiàn)新機會。
精力(physical),也可稱體力,通過訓練和自我管理可以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這里要著重強調的是智力和靈力。人們對它們存在普遍的誤解。
人們對于智力的誤解是,難以提高,因此才有“能一眼看到本質的人,注定不一樣”這類的說法。某種程度上,有一定道理,但從另一個視角來看,我們思考問題的方式更多是一種習慣,通過教育和訓練,我們可以培養(yǎng)出更好的思考方式,提高我們的思考深度。
相較于人們的智力的一知半解,人們對靈力幾乎是一無所知。從小我們就聽到老師們說,“請專心聽講”,“做事要專心致志”,仿佛這些句子有魔力,只要說出來,學生們就真的專心致志了,這跟“我要變有錢”“我要變漂亮”之類的假話有什么區(qū)別呢?
老師們不知道,大多數(shù)人也不知道的是,專注力是可以培養(yǎng)的,并且還有附送一個禮物:洞察力。我會在后面詳細介紹培養(yǎng)專注力的方法。
心理學對靈力的研究成果,最后體現(xiàn)為意志力(willpower),也翻譯為自控力,但研究深度很淺,這是當代科學的軟肋。
最后,再與大家分享恢復能量的4種方式,當你感覺到喪、低落、被掏空的時候,可以嘗試使用:
冥想/禪修(止禪)
成就感
被愛
運動
祝大家都成為能量充足的人,無論是否選擇幸福。
助企業(yè)成功,助人幸福,我是俊杰能量圈。
【關于作者】
吳俊杰,微信/微博/簡書/知乎專欄:@俊杰能量圈 ,科特勒咨詢(中國區(qū))顧問,專注品牌及市場戰(zhàn)略咨詢,正在寫一本叫做《選擇幸福》的小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