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春色終是繁華過往。時光的逆流總是打開一道往事的大閘,教人在當下的繾綣中透視著過去的華麗與落寞,而后心生感嘆,終究還是長成了非當年期盼的自己。
時光淘去的不僅僅是人和事,最令人黯然神傷的就是初心遭變。
一次晚間走在回家的路上時路遇一個走在我前邊兒的老奶奶,如果單是散步當然不會引起我的十二分注意,那位老奶奶正一邊散步一邊聽著講讀機學著一些日常的英語單詞,當時就覺得我這塊廢柴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習,當年那么愛學習的我去了哪里?蜷縮在無所事事的日子里固然是一種放松,但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姿態顯然優雅得多呀,畢竟腹有詩書氣自華,有學問在身就不畏懼天下之大。浮生哪得長無事,愿讀人間未讀書。
還有一次在天橋下正準備上電梯時,本來走在我前面的一個著校服的中學生突然駐足往褲袋里掏東西,心里還飛快地閃過“他應該是在掏公交卡吧”的念頭,沒承想下一秒他就往旁邊乞討的老人碗里放入了硬幣。我心頭一愣,當年的我不是也是這樣的么?可是現在竟如此漠然,雖說乞討團隊的那些行為著實令人發指,但我的愛心指數的確嚴重下滑誒,我不應該是個努力向上永遠善良相信愛的人嘛...
還記得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每天放學回家都得看抗震救災的報導,不知道看哭了好多次,日記里每天寫的也都是有關地震的東西。后來14年馬航失聯就明顯沒有那么關心了,不過還是會上微博轉發一些東西,再后來相繼的一些國際國內抗災或是恐襲大事件我都再無感想,只是略過幾眼,知道這件事兒而已。原來人經歷的一些苦痛真的會改變內心看待世界的態度,我說你看上天把一個孩子的幸福剝奪掉之后她就學會了冷漠。回頭看我以前很喜歡的一句話: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這何嘗不是一種莫大的諷刺呢?永遠也別用經歷的苦難來捆綁自己依舊向往未來的心,失去固然悲哀,但比失去更悲哀的是讓自己不再得到。
曾以為會變的沒變,不會變的卻變了,是不是世界的定律就是如此,越是期許的愿望越是會落空,而彌留下的到底是不是想要的也已經變得不再重要。人生的路走得越遠之后就不再執著于想要到達的地方一定要爬過去,而是學會了說“事與愿違的事太多,如愿以償的事又太少,而最美好的事,往往都是在你不抱有任何期望時閃亮登場的不期而遇。”誰沒有在深深的絕望里瞥見過最美的驚喜呢,一次次的跌倒又一次次的爬起,每一段的人生都像是在為下一段儲備堅持下去的信仰,原來人生的長跑就是自己一個人的接力賽。
我是一個怕離別怕到骨子里的人,大抵是年少時經歷得太多,所以面對起離別這件事兒來就變得過于偏激,或許有一種渴望變的越來越強烈時人就會變得癲狂罷。如今的我卻神奇般得治愈了,可細想下來才發現,不是不懼怕離別了,而是對身邊的人事物都不再那般在乎留戀,就如花千骨遭受一切之后釋放洪荒之力,就像張小凡失去碧瑤之后性情大變,而我也因年少的一場離別所帶來的生命不能承受之痛變得對一切都充滿懷疑和漠然。
我努力尋找希望,生怕幸運就在身邊,卻被我粗心錯過。也許每個人都有一本辛酸史,翻開的時候會有流淚的沖動。但是不是一切深淵都是滅亡,不是一切后果都是眼淚血印,而不展現歡容,而每個人也都想找回那個可愛善良對世界充滿愛的自己。
只要春天還在,我就不會悲哀,縱使黑夜吞噬了一切,太陽還可以重新回來。
只要生命還在,我就不會悲哀,縱使陷身茫茫沙漠,還有希望的綠洲存在。
只要明天還在,我就不會悲哀,冬雪終會悄悄融化,春雷定會滾滾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