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節后,定了一個小目標:堅持記賬100天。
開學到現在,這個計劃已經超額完成。每天,事無巨細,再小的一筆開支都會納入賬單。
四個多月過去,對于自己消費結構的認識逐漸清晰,真可謂是不記不知道,一記嚇一跳!
從大三開始自給自足,靠寫文以及講課的收入養活自己,原以為自己每個月的消費也就2000出頭,可賬單上清清楚楚地顯示每月最低消費3000+,有兩個月份甚至超過了5000元。
其中一部分是給老爸老媽發紅包,查看下賬單,單給他們發紅包已接近5000元,這種掙錢給父母花的感覺簡直不要太爽!
與此同時,吃飯的消費,人情世故的消費也開始攀升,賺的越多花的就更多,根本攢不住錢,到頭來還是一個月光族。
最近有個觀點特別火:錢是掙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會花錢的女人最好命,等等。
當然不能否認開源的重要性,不過合理的理財,必要的節流也不容忽視。
-2-
7月3日美國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在給兒子送畢業祝福時:“我希望你遭受背叛,唯有如此,你才領悟到忠誠之重要。我會祝福你時常感到孤獨,唯有如此,你才不會把良朋益友視為人生中的理所當然。”
我也就不說希望我自己體驗貧困,才能真正明白當下的幸福,因為,現在的我就是個窮B啊,叮當響的那種。
痛定思痛,發誓一定要攢筆錢,正好刷微博看到一個有意思的挑戰:每天只花10元錢。
這個挑戰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2014年,在世界60億人口中,有28億人每天僅靠不足2美元來維持生計,其中12億人口每天僅靠不足1美元生活。
到了2015年,世界銀行將每天1.25美元的貧困線標準上調至1.90美元,處在貧困線以下的人群仍然約占全球人口的比例的9.6%。
也就是說,在這個世界上,大約還有10億人每天的生活費不足10元。
所以,一方面,積極響應這次挑戰體驗一番,另一方面,希望自己可以改掉亂花錢的毛病,攢點錢。
第一天,跑到早餐鋪,看了看價格,一碗最便宜的胡辣湯也得胡辣湯6元、又買了半張油餅,一個茶葉蛋,一共9.5元。
一頓早餐的價格就快打破每天10元的消費標準,很顯然,第一天的挑戰以失敗告終。
第二天,為了省錢,早餐只喝一碗兩元錢的黑米粥,中午吃了碗泡面,到了晚上實在太餓,買了一個加香腸的雞蛋灌餅5.5元,第二天算是勉強完成挑戰。
就這樣試了一周,除了第二天,剩下的六天沒有一天達標。
原因很簡單:我餓。
-3-
為此,挑戰結束后,一個人跑去吃了一頓火鍋,吃完又有點后悔,不是說好攢錢的嘛!
有沒有什么方法既可以省錢又不會降低生活的質量?
帶著疑問跑去知乎看了看,正好有一條同主題的提問,可惜只有7條回復,大部分還只是一點碎片化分享,幫助不大。
接著去尋找答案,這時候看到林明樟MJ所寫的一篇文章,他在文中擺出了一組數據:
心理學家表明:
A 如果花費減少 30%,99%受訪者覺得生活變得痛苦,幸福感消失了。
B 如果花費減少 20%,50%受訪者認為生活品質變差了。
C 如果花費減少 10%,90%受訪者覺得生活品質沒有很大差異。
看完終于明白自己失敗的癥結所在,正如這組數據所言,斷崖式的削減開支讓我覺得生活質量嚴重下降。
在不理智的節流方案下,稍有喘息的機會便會如我一樣選擇報復性的消費。
正確的做法就不妨從減少10%的消費開始做起,減少聚餐的頻率,取消部分沒必要的高消費。
根據消費賬單的統計,將那些固定開支進行優化。
比如三餐,運動起來,別總點外賣,有條件的嘗試自己做飯,不方便的朋友就去餐館里吃,團購又有優惠,又可以節省外賣的配送費,一頓算下來就可以節省好幾塊呢。
我個人甚至覺得在家做飯反而是一種浪費時間、金錢的表現。
每一餐大概需要準備半小時,吃完打掃衛生、洗漱又是20分鐘,如果能將這近一個小時的時間用來做一些價值更高的事情豈不是更好。
餐廳就是專業做飯的,術業有專攻,專業的事情留給專業人士也不失為一種更好的選擇。
-4-
此外,掌握一些節流的小技巧外,還需要培養成科學的理財觀念。
套用一句很俗的話:你的理財觀決定著你的一生。
通常,我們會認為儲蓄=收入-支出。
但其實,正確的觀念應該是支出=收入-固定存款。
至于存多少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大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整即可。
一旦確定就必須嚴格執行!
設置一個固定的賬戶,有收入進賬時直接將約定的收入存到固定賬戶,除緊急情況外,不可私自挪用。
同時,我們需要養成存錢的意識,更需要養成防控風險的意識,別等到急需用錢的時候只能干著急。
看看現在生場病都動輒數百上千的花費,如果一直月光族下去,真的是連病都生不起了。
-5-
當然,對于大學生而言,我希望你不要急著走向社會。
你爸媽把你送進大學就是希望你能成為一名腦力勞動者。
家里條件允許的話,就別把過多精力放在兼職,你要明白,現在賺的仨瓜倆棗絕對不值得你浪費四年寶貴的學習時間。
其行為無異于是飲鴆止渴!
最后,做一次簡單的總結:
如何在不影響生活質量的情況下節流?
第一:切忌斷崖式削減開支,嚴格遵循10%的理念。
第二:改變存錢觀念。支出=收入-存款。
第三:我們提倡的節流不等于無限制的省錢!
第四:不可以因為節流而忽略對自己的投資!
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到你,如果你有什么好方法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我是用時間釀酒
簡書簽約作者,專注個人成長、時間管理類文章分享。寫點身邊的人和事,分享點有限的經驗,愿你我都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