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沒有猜錯,說的就是李叫獸李靖。李靖的標簽很多:國內科學化營銷研究第一人,90后,百度最年輕的副總裁,公司創始人,公司創辦一年即被百度收購。
一般人就會問,李叫獸是如何做到的,一個本科剛畢業的90后如何短短時間崛起的,這里我們深度剖析一下李靖的學習方法和工作方法。
本文的副標題是一年的工作經歷獲得五年的工作經驗,那么一般人的現狀是什么呢?無外乎兩種狀態:1)3年的工作經驗重復一輩子;2)白天工作晚上充電提升自己(假期充電)。第一種狀態的人覺得日子過得還不錯,處于舒適區當中,沒有求變的跡象,第二種狀態的人處于非舒適區里面了,想要尋求改變。既然是為了一年的時間獲得五年的經驗,討論的出發點肯定是求變的人,在求變的群體當中分析什么樣的效率才能讓自己獲得5倍的經驗值,這是在李笑來老師的文章中獲得的啟發。
看一幅圖:
很明顯,這張圖是一張電路串聯圖,電流的流向是0-1-2-3,我們用這幅圖來比喻第二種人的工作狀態,白天這種人是處于0-1狀態,安心的工作,到了晚上是處于1-2狀態,在充電,或者到了周末和假期在2-3狀態,還在學習提升。整個過程遵循這樣一個過程,先做完工作上的事,才能安心的做提升自我能力的事,一步一步的走。
我們再看第二幅圖:
反應快的人立馬就明白了,加入R1是工作,R2是學習,那么時間的流向就是同時流過工作和學習,有人問了怎么又能同時工作同時學習呢,這個問題也就是問為何別人一年的工作可以獲得多年的工作經驗,在普通人的認知體系里面,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學習就是學習,完全的割裂開來,難道不能生活在工作?不能學習在工作?一定要另外花時間去學習。大多數人對工作時間的理解是:出售給老板并賺取工資,為何不能把一份時間賣兩份呢?一份賣給公司賺取工資,一份賣給自己賺取成長。這個理解不是方法也不是策略,只是你的價值觀而已,價值觀決定著你的選擇,選擇決定你的行為,行為累積成最后的結果,想一想多恐怖,第一種人選擇處于舒適區,他的選擇是不要改變,結果就是沒有任何改變的積累,沒有積累也沒有量變引起質變的條件,最后的結果就是把三年的經驗重復30年。
我們再看下面一幅圖:
如果我們不是把時間賣兩份,而是賣出4份呢?“怎么可能”我仿佛聽到屏幕前的人在怒號,我一份工作都做不完,還有空閑做4份?腦海里馬上出現這句話的人還是典型的串聯思維模式,一份工作時間能不能賣四份?當然可以,我舉個簡單的例子,以日常工作寫總結為例,一般人寫總結很痛苦,浪費時間不說,寫出來的沒有任何用處,在寫總結之前,我是如何思考的:1)這個總結是對前一項活動的提煉,要能夠具有指導下次活動的意義,把流程中好的環節和不好的環節做個提煉;2)該活動流程和經驗應該可以影響我這個群體同樣的工作者,那么我要以他們的需求提煉以便他們好直接使用;3)該總結有沒有推廣意義和價值,能不能形成一個成果;4)該活動的影響力大不大,是否可以轉化為新聞夸大影響力;5)我有沒有其他工作與這項工作類似,可以借鑒的。
你看,一個總結我會思考5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為了總結這次經驗為了下次做得更好,第二個方面是可以發表到網上某個知識分享社區(事業單位可以發表到國家層面的指導委員會網站)擴大自身的影響力,第三個方面是形成一個成果發表論文(就算單就這一個總結不能發論文,寫下來保存也能作為一個素材下次寫論文可以直接使用),第四個方面就是單純的擴大該活動的影響力,讓你的工作更有意義,第五個方面是把此次的經驗用于其它工作層面,讓你的其他能力也獲得經驗加成。你看看,這樣算下來,一份時間是不是賣出了5份?不對,是6份,還有一份是把總結交給領導完成任務。
最后放上一張神圖
其實串聯的思路好理解,并聯的思路不好理解,那么最后一張圖從另外一個層面詮釋了并聯的理念,就是杠桿,正常的人提起50公斤的重物就算厲害了,但是動用杠桿就能撬動幾百公斤的重物。當然,杠桿這個概念在投資里面更常見。
說了這么多的工作要引入并聯和杠桿的思想,再說說李叫獸是如何讀書的,一般人讀書也是串聯的態度,一本書讀完了,再去另一本書,然后第三本書,常常是第三本書讀完了就完了第一本書講啥了,更不用說把學到的知識用于工作,這也是讀書效率低下的表現,大多數人讀書就是這個樣子。
如何把并聯的思路引入到讀書實踐里面呢?李叫獸是如何讀書的?和普通人不同的一點在于知識的處理方式上,讀到一個有價值的東西的時候,普通人是用筆劃出來標記重點,更高一層次的是旁邊寫下自己的新的體會,更有甚者是洋洋灑灑寫一篇文章來闡釋這個觀點。我想大部分人做到第一步就很不錯了,大眾的就是低效率的說得一點都沒錯。李叫獸的讀書方法首先是用書上的這個觀點或論點來解釋至少五個生活中的現象,實在找不到的話就不往下繼續,這一步是把新學到的知識和已有的知識融會貫通,第二步是考慮如何將這個觀點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這個叫做預設場景,有了預設場景,遇到的時候才能夠得心應手的運用,才不會出現大部人所說的看了書也不知道怎么用得起來。李叫獸的方法是不是比你們的讀書效率高上不止10倍?所以你才會看到李叫獸的文章出現大量的案例和新奇的見解,都是這種方式學習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