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5? 劉薇
一位印度瑜伽大師說過:因為學,所以教。不知不覺繪本訓練營打卡已經到了第20天了,為自己能夠堅持下來點個贊。作為本次打卡最后一次實踐,我仍然是到了圖書館,給小朋友們講故事。這次挑選的是《蚯蚓的日記》和《好餓的毛毛蟲》兩本繪本。
《蚯蚓的日記》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繪本,小蚯蚓每一篇精彩的日記,精彩得簡直無法用語言來描繪它。我兒子小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每天都要讀一遍這本書,以至于都能背下來了。我向許多朋友都推薦過這本好書。因為作者的想象力之獨特、觀察力之細膩、情節之生動、細節之豐富,實在是讓我非常驚嘆。原本覺得滑溜溜有點惡心的蚯蚓,在這本繪本里卻是可愛至極。
? 《好餓的毛毛蟲》家喻戶曉,想必是很多家庭的必收藏品,是一本充滿詩情和創意的繪本。無論是中文版本的還是英文版本的都很容易讓孩子理解。
? 導入和熱身讓孩子們都熱鬧起來。這群孩子都是我的小粉絲,每期都來參加我的活動,因此整場下來氣氛非常好。開場我帶領孩子們做手指操,再提問:小朋友們的小手指像什么呀?小朋友的回答五花八門,有像冰棍、手指餅、油條、筷子、小蟲子等等。。接著導入主題:今天要講蚯蚓和毛毛蟲的故事,都和我們的小手指有一點像哦!
? ? 《蚯蚓的日記》里文字也是不多的,我準備了全文字稿,應該說是重新幫小蚯蚓寫了一本日記,然后用蚯蚓的語言再讀給小朋友們聽。我一邊讀,一邊就有一個女孩子站起來說“老師,你的聲音好好聽呀!你可以當聲優!”我馬上對這個小朋友表示感謝。說實話,我是第一次聽“聲優”這個詞,初步的理解應該是出自日文,應該是配音演員的意思。回家后百度,果然和我猜的一樣。有時候真不能小瞧孩子,他們懂的一點不比我們少。
? ? 《好餓的毛毛蟲》也是沒多少字的書,需要孩子們配合一起演繹。因為每一頁的都有一句重復的句子,就是“毛毛蟲還是好餓”,我讀了周一和周二的毛毛蟲好餓后,到了周三那一頁,幾乎全部孩子都自發地齊聲說出了這一句話,有一些小朋友們還會模仿毛毛蟲吃東西的樣子,同時發出的“咔哧咔哧”的聲音。我一直都覺得這本繪本適合低幼兒童,但是現在看來,大一點的孩子也是很享受一起表演一起閱讀的樂趣的。
拓展活動我設計了做書簽。考慮到孩子都是混齡,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小一點的孩子能做出一個雛形就可以了,大一點的孩子他們可以再發揮自己的想象和動手能力,添加一些新的設計創意在上面。原本計劃一個小時完成的活動,結果整整用了一個半小時。這給我提了個醒,對于時間的控制一定要有分寸,即便孩子們沒有完成手工,也是可以讓他們帶回家繼續拓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