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旅行團為主要傳播鏈的疫情感染者數量不斷增加,本土確診病例6天破百。這條新聞熱搜,貌似只在榜首,停留了短暫的一小段時間,便被各種娛樂新聞淹沒了。似乎也并沒有引起什么軒然。隨即而來的檢測,追蹤,隔離,防治,一切都是那么的有條不紊,令人心安。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不知道別人看到這條新聞的感受是怎樣,而當我看到這條熱搜時,腦海中浮現出的第一個聲音便是:旅行社這回徹底完了。
一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后在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這大名鼎鼎的蝴蝶效應還真是誠不欺我,中午看到的熱搜,晚上便看到,曾經的工作群里發出的通知:鑒于當前疫情情況和公司經營狀況,公司決定從2021年10月21日起,全員放假,復工時間待定。
刷朋友圈,看到前同事在說“這個疫情,讓旅游人情何以堪,曾經300多人的全國百強企業,如今經營都成了困難,我10年的青春!”配著公司放假通知的截圖,竟一時間不知道該評論些什么,點贊顯然也非常不合適,遂決定裝作沒看到。
五味雜陳,我15年的青春,不也是說扔就扔。沒辦法,現實就是這樣殘酷。曾經我以為我會在這家業內全國百強的旅行社工作到退休。但是也不得不被迫,走上了一條不知何時是歸途的路。這個時代拋棄你的時候,真是連招呼都不打一聲。
曾經也是風光無限的,看到2020年1月1日做的全年計劃,赫然寫著2020年要走滿五個國家十五個城市,然而命運的軌跡,還是被改寫了。無論我從前多么兢兢業業,刻苦努力,業績斐然,也不得不承認,我其實,還是被旅游業拋棄了。
動蕩的年代,慌亂的人心,令我不得不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人,真的得有點一技之長,無論何時何地何種境遇,那種根植于自身的能力,那種不依附于任何人的能力。可以是興趣愛好,也可以作為謀生手段,凡此種種,似乎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的,便是:寫作的能力了。
羅伊.彼得.克拉克的《寫作工具》一書,頗令人覺得驚艷,實用。這本書解決了我的一個多年的困惑,那便是:寫作,究竟靠的是天賦?還是科學的方法?
之所以說《寫作工具》一書非常實用是因為,這本書可以解決絕大多數初涉寫作領域的新手,無從下筆的問題。很多時候,我們會說,師傅領進門修身在個人,那么這本書,完全可以擔當起,將那位將不熟悉寫作的人,帶領進寫作領域的師傅這一角色。
從前我們讀小說,總會看到天資聰穎但卻少時蒙塵的少年,偶然間得到了一本武功秘籍,讀后便可打通任督二脈,書寫武林傳奇的故事。而《寫作工具》書,就像是寫作領域的武功秘籍,參透此書,即可學會50個寫作技巧。完全不必去參加那些所謂的“寫作訓練營”。
寫作技巧,之于創作者,猶如工具之于手藝人,它們是讓創作更加新穎和靈活的策略,而非限制創意的死板規則。
通過閱讀《寫作工具》一書,你會發現,寫作不再是一次漫長的折磨,而是能憑借工具輕松完成的手工活。《寫作工具》一書,讓寫作不再是依賴天賦的神秘才能,而是能通過不斷磨練,就能提高的大眾技能。
寫作工具一書的作者羅伊.彼得.克拉克曾取得中世紀文學的博士學位,在波音特學院(世界上最杰出的新聞學院之一)任教超過三十年。被認為是新聞媒體界最有影響力的寫作指導教師之一。培養出了包括兩位普利策獎獲獎作家在內的眾多杰出作者。
羅伊.彼得.克拉克認為:寫作是一項技能,遠沒有人們夸大的那么難。就像手工藝人運用工具可以制作出種種精妙絕倫的手工制品一樣,寫作者們在熟練掌握了寫作技巧后,也能輕松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羅伊.彼得.克拉克在《寫作工具》一書中,挖掘了200多位優秀作者的作品中的寫作技巧,附加與編輯、作家、寫作教師之間的經驗交流,將創作文章時,所需要使用的技巧、策略和盤托出。這是一本可以快速掌握創作技法,掃除寫作障礙的工具書。
在羅伊.彼得.克拉克的《寫作工具》一書中,你會學習到:
1、夯實寫作基礎的詞語、長句、短句、段落的寫作策略。
2、實現特殊效果,簡潔、清晰、富有創意的寫作要領。
3、高效寫作模板。
4、如何養成有益的寫作習慣。
《寫作工具》一書,讀起來非常的淺顯易懂,50個寫作技巧運用起來獲益匪淺,書中所介紹的寫作方法,跟市面上寫作訓練營里介紹的策略比起來,只多不少。
書中的第一大部分,作者介紹了寫作的基本要素。萬丈高樓平地起,從最基礎的詞語運用談起、具有強調作用的語序,以及文章中較強和較弱元素之間的區別。
第二部分,作者詳解如何創作出特殊的效果。即用語言來為讀者創造特定的且有預伏的線索。如何用創作力來戰勝陳詞濫調、如何為讀者設定節奏、如何使用夸張和低調陳述、如何強調細節展示而非總結說明。
第三部分,羅伊.彼得.克拉克我們提供了一套寫作的模板。也就是最為重要的,一篇文章的框架和結構。我們了解了報告和故事之間的區別,學會了要如何預先埋下面向讀者的伏筆。如何制造懸念,如何引領讀者繼續往下讀。
最后一部分,是將之前學會的策略整合到寫作習慣當中去,實操性極強。讓我們有勇氣和毅力,開始利用學會的寫作工具,進行創作。告別拖延,帶著目的去閱讀,開始自己的寫作。
從產生想法,收集支持該想法的論據,發現主題,初稿試筆,并未更清晰地呈現,做修改。一篇新媒體文章,由此誕生。
最后,我想說,關于寫作,我沒有天賦,但我想試試,一個普通人,懷有夢想,是什么樣子。
不要怕,拿起筆,試著寫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