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宮,承乾殿
御書房內,宣帝李晟揮毫在鋪開的宣紙上狂筆疾書,宸妃在一旁幫忙研磨并不時地評論幾句,只見宣帝在紙張上面用狂草寫了大漠行中的兩句詩【但得將軍能百勝,不須天子筑長城】,宸妃側著頭,指著這兩句詩道:“陛下這兩句詩可是寫給大將軍的,大將軍若是知道了肯定會更加盡心盡力的去征戰,好替陛下早日實現這個愿望”
宣帝摟過宸妃讓她的頭靠著自己的肩膀,憐愛地在她耳邊說道:“愛妃只猜對了一半,朕的這兩句詩不僅是寫給大將軍的,更是寫給全天下的將士的,這不僅僅是朕一個人的愿望,更是全天下百姓的愿望”
“這也是妾身的愿望,臣妾愿和陛下一道,去看著這個愿望慢慢變成現實,因為在臣妾的心目中,陛下一直都是一個有著雄圖大略的一代明君”宸妃仰著頭、深情款款的看著宣帝說道,眼里盡是萬種柔情,宣帝在她的紅唇上輕輕一啄,把她擁的更緊了,“朕有紅顏如愛妃者,此生足矣”宸妃聽后心頭一暖,都說天子最是無情,只怪世人太虛妄,為君者站在人群的最高處,從來都是最孤獨的一個人啊,高處不勝寒,欲戴王冠著,必承其重,陛下肩負著整個天下,或許,已經無暇顧及兒女私情,此生若是能常伴君王左右,不離不棄,我亦無怨無悔。
正當宣帝和宸妃在你儂我儂時,一個小太監不識時務地闖了進來“陛下,相國大人求見”,宣帝不耐煩的揮了揮手“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叫老丞相先在外面等候”,小太監趕忙退了出去,“陛下,臣妾是不是該回避一下”宸妃看著宣帝說道,
“這陸老頭來的可真不是時候,只是委屈愛妃了,晚上,朕再過去陪你”宣帝幫宸妃挽了下發髻,眼里滿是柔情。
宸妃滿臉笑意,屈身行了個萬福禮“臣妾告退”,看著宸妃搖曳著身姿,款款離去,宣帝心里一陣悵然若失,“宣相國大人”
得到宣召,老丞相陸績步履生風的走了進來,對宣帝行了個大禮“老臣陸績拜見陛下”,宣帝連忙扶起他,“老丞相年事已高,就不必行此大禮了,敢問老丞相前來找朕有何要事相商”
陸績撫須笑道:“老臣找陛下也無甚要事,就是想來看看陛下”宣帝暗自打量了一下陸績,心道『老家伙,跟朕打馬虎眼,你以為朕看不透你心中的那點花花腸子,平日里,一退朝就數你走的最快,這分明是不想見到朕,現在竟然有空來看朕,還不就是為了朱征夷的那點破事』雖然宣帝對陸績的來意是心知肚明,但當下也不點破。
“難得老丞相閑下空來,有時間來看朕,也好,朕這里有一幅剛寫好的草書,還請老丞相幫朕來品鑒一下”宣帝走到御案前,指著那幅剛寫好的草書說道,老丞相走上前,瞇著眼睛看了會,道“陛下這幅狂草筆鋒犀利,揮毫時遒勁有力,所書內容寓意非凡,大有囊括天地之意,席卷海內之勢,是為書中上品”
宣帝聽言心中大喜,甚是高興,這陸老頭拍馬屁的功力可見一斑,準確的拍到了點子上,朕也就是閑著無聊,隨便寫了兩句詩表達一下心中所感而已,這就讓他扯到什么非凡寓意,還大有囊括天地之意,席卷海內之勢,要真有這么厲害,朕愿意天天寫,天下一統還不是指日可待。
宣帝心頭正高興著呢,隨即,陸績的語鋒卻又一轉“不過,陛下這幅草書雖然很好,可臣總覺得似乎還缺了點什么”
宣帝聽言也略感好奇,急切的想知道陸老頭還能扯出點什么來,便問道:“哦,老丞相來說說看,這幅字到底還缺了點什么”
既然皇帝都這么虛心求教了,陸績便又開始接著扯了起來:“狂草,狂草,在于一個狂字,陛下這幅字似乎有些不夠狂,比起天下第一狂來說,還是稍遜一籌”陸績捋著胡須一本正緊的說道,
“哦,竟然還有天下第一狂這人,朕以前怎么沒聽說過,他是何人”聽到陸績扯出個什么天下第一狂,宣帝更加覺得好奇了,
見皇帝入套了,陸績心中一陣暗喜,心想到底姜還是老的辣,不過臉上卻不露聲色:“這個天下第一狂就是,當世第一才子,萊陽縣縣令孟啟”
宣帝聽后滿臉黑線,自己果然還是中計了,這陸老頭的套路太深,簡直防不勝防,這孟啟是自己平生最不愿待見的一個人,那人是個死腦筋,認定的事就是十頭牛也拉不回來,仗著自己有點才竟敢跟朕抬杠,讓朕在群臣的面前下不來臺,最后被自己扔到小縣城去反省去了,陸績要是不提起,還真差點把他給忘了呢,“老丞相今日為何又提起他來,是不是他叫你在朕面前替他求情,若真是這樣,倒也不用這么麻煩,叫他自己直接來向朕求情,朕自會下一紙詔書把他接回京城來,知錯能改,方能善莫大焉嘛”
“非也,非也”陸績搖頭說道,
“難道我猜錯了,不是他叫你來向朕求情”
“陛下,老臣要說的是另一件事情”
“什么事”宣帝問道,
“難道陛下真的認為朱征夷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破獲此案”
得,又繞回來了,還是關于朱征夷的那件事情,不過他干嘛要扯上孟啟,難道這兩者之間有什么關聯嗎,宣帝被陸績繞的越來越糊涂了,他搞不清這陸老頭到底想說什么,
“不能,朱征夷的那點能耐朕還是知道的”宣帝直道,
“那為何陛下還要他限期破案,明知不可為,卻而為之,……”剩下那一句陸績沒敢說出口,
“實乃不義之舉是吧”宣帝直接幫他把想說卻又不敢說出口的話給說了出來,“朕何嘗不知道啊,只是發生了這么大一件連環命案,不給他們點壓力,他們就不會盡心盡力的去查,到時候還是會出現第二個劉淮,朕這是在立威啊”宣帝感嘆道,
“陛下良苦用心,老臣感佩在心,只是陛下注意到了沒有,此次命案中幾個被殺之人皆與當年的靖安之難有所關聯,在那以前,他們可是站在與陛下敵對的陣營里的人”
宣帝仔細回想了下,道:“不錯”
接著陸績又說了另一條重要的線索“陛下可還注意到一個問題,這些人在地方上可是手上握有兵權的人,這兩點是此次案件中極其重要的兩個因素,雖然老臣現在還不知道他們這些人之間的死有什么關聯,那些殺他們的人又有何目的,這些我們都是一無所知,但老臣總覺得這其中似乎有什么重大的陰謀”
“那依老丞相之見該如何是好”宣帝仔細想了一下其中的因果關系,卻也是想不明白,只好求教于陸績,
“這就是臣為何要向陛下提起孟啟的原因了,如果說這普天之下還有誰能破獲此案,環視滿朝文武也就唯有這孟啟了”
宣帝獨自沉吟,顯出很為難的樣子,
陸績提醒道:“陛下,此事還是要早作決斷的好,如果這些命案背后真的有什么陰謀的話,到時候再查可就悔之晚矣”見皇帝還是不吭聲,陸績接著又說道“老臣明白,陛下這是礙于情面,可是放下姿態去換世間一個水落石出也是值得的,這孟啟性情雖然狂傲不拘,但是他辦事的能力和效率卻是有目共睹的,這滿朝文武大臣、無人能出其右,陛下切不可因一些私人恩怨而誤了大事啊”宣帝沉吟了半響才下定決心、道:“好吧,朕就依老丞相所言,明日上朝時便宣召孟啟回京,協助朱征夷調查此案”
“陛下圣明”陸績費了一番苦口婆心終于換來了皇帝的一道圣旨,心中不由得大喜。
看著老丞相滿足的離去,宣帝心中不由感慨萬分『今天被這老家伙的套路套的太深了,看來以后得防著他點了』。
目錄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