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實在是被大北京的雨淋夠了,我也被逼地學聰明了。出門前看天氣,已經(jīng)成了我現(xiàn)在的一個習慣,預(yù)報著是有雷陣雨的。
上午出門時,天只是有點陰而已,中午出來用餐的時候,太陽偏探出了腦袋,我在心中不禁嘀咕:今天的傘怕又是白拿了,下班后還得拎回去。
下班出了公司,給老婆打起了電話。回住處,每天都要面臨的三個選擇:1. 騎十分鐘共享單車,然后去坐小班車,大概十五分鐘的車程就到公寓附近了;2.走路二十五到三十分鐘,然后再坐小班車;3. 一路騎車回去。(還有一種全程步行,就不算在此列了。)
不知你會選哪個,我是比較懶的,多會選擇最輕松省力的首套方案。
現(xiàn)在共享單車競爭愈演愈烈,而像我這般的用戶,是開心看到他們出臺各種惠民方案來吸引用戶的。
現(xiàn)在就有一個名為“月卡”的優(yōu)惠策略,那我可不會輕易放棄這個占便宜的機會。準備騎一輛單車,出了公司就碰到一輛,心想:“今天還是很幸運的啊,平時這個點很難在公司附近找到車子。”
我三步并兩步走過去,生怕被對面迎面走來的小姑娘給搶了去,急忙拿出手機掃碼…竟然是輛故障車。
心想著,去公司旁邊的商場找吧,那里一直都有很多的。然而,這時候雨滴開始往腦袋上砸了。沒一會兒越下越大,只能放棄騎車,步行去趕小班車吧。
看著路上沒帶傘的人們,有的躲在樹下等公交,有的縮著腦袋在雨中沖刺,也有的冒著雨猛騎自行車。還有一個人,他很淡定,在這雨中不疾不徐地走著。
嗯,沒錯,那就是我。我打著傘優(yōu)雅的在雨中漫步,欣賞著這份屬于少數(shù)人的美景……
打著傘,一邊跟老婆打電話,心里竟然會對身邊一個個挨淋的人,感到一絲幸災(zāi)樂禍,這~我這是什么心理?
過了一會兒,我也優(yōu)雅不起來了,雨又大了,我的鞋子濕了,褲腿兒也濕了半截。又走了一段,連傘都開始漏雨了……
好不容易熬到了小班車,一輛車剛好人滿,正準備出發(fā),然而,我是上不去了。幸運的是,還有一輛車在后邊等著,趕緊進去選了個不漏雨,不被淋的好位置,坐等人滿。
說到這里,有必要解釋一下,我每個工作日都要乘坐的交通工具——電瓶小班車。這就跟景區(qū)內(nèi)的旅游觀光車一樣,沒空調(diào)嘛,夏天把門摘掉,這樣兜兜風,其實也蠻不錯的。
西風緊,密集的雨簾傾斜成四十度角密集的砸下來,如豆般大小的雨滴,砸的車頂啪啪作響,落在地上,驚起一個個大水泡,然后緊接著炸裂開來。
天邊雷聲滾滾,雨勢也得了命令般,越發(fā)大了。透過雨幕看距此不遠的矮樹被水汽圍繞,朦朦朧朧像披上了層層薄紗,好似在翩翩起舞,在雨中含羞而立,欲靜不得。
這樣的天氣竟然還有人搬家,幾個姑娘拿著大包小包的,許是剛畢業(yè)的學生或者實習生吧。渾身上下濕的厲害,好在包著被子的是塑料袋。不過看那樣子,也順了些雨水進去。
等到座位坐滿人,車子出發(fā)了。司機師傅走的很謹慎,應(yīng)該是怕路上的水流過大,把井蓋沖起來吧。這樣的天氣車里的擋風玻璃竟?jié)u漸蒙上了一層霧氣,應(yīng)該是水汽吧。
副駕駛坐的的一個姑娘,她拿起司機師傅那不是很干凈的毛巾,負起了幫師傅除霧的責任。坐在后座的我心想:“師傅心里肯定滿滿的都是愛啊。”不過不善表達的司機師傅依然在專心看路開車,想必他定是把那份感激藏在了心上。
平時十五分鐘的車程,走了二十五分鐘。終于到了,只不過還有兩百米的路,要步行才能到公寓。鞋子已然濕透了,在我們這條排水靠蒸發(fā)的小水泥路上,大家只能涉水而歸了。
好不容易到了家,收拾了一下,換上干爽的衣服,身上頓時舒爽了許多。
現(xiàn)在我坐在家里,心里不禁暗笑:應(yīng)該還有很多孩子還沒到家的吧。這~我這是什么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