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看半開,酒飲微醺”,才是最好的人生狀態
我的飲酒史,可能要從我三個月大的時候,父親筷子頭上蘸的那一滴白酒開始。
筷子頭上的酒
北方人皆善飲,這是許多南方朋友的誤解。我認識的北方人中,真的有喝個二三兩白酒就醉臥沙場的;南方的朋友里卻有用白酒加啤酒玩深水炸彈的。我不認同北方人皆能飲,但我認同北方人皆好飲。逢年過節,屋外是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屋里是全家歡聚,觥籌交錯,回顧上一年的收獲,展望下一年的目標。酒至微醺,父輩們常常拿起筷子沾上一滴白酒,伸進還在襁褓中的孩童嘴里,孩子一砸吧嘴,扭過頭去“哇”的一聲哭出聲來,大人們哄堂大笑,外面的鞭炮聲也同時響起來了,這年節突然之間就變得更有了滋味......
我相信,很多的北方孩子,就是從這一口酒開始,走上了自己辛辣的人生路,父輩們的期望都溶到這一滴酒里,穿過口腔,腸胃,脾腎,直到心里。
學生時代的酒
除了個例,中國的教育很少會讓初中、高中的學生喝酒。所以三個月的那滴酒種子直到高中才開始發芽。幾個同班的哥們,放學了踢場足球,然后大伙湊錢去學校邊上的小館子,點幾個最便宜的小菜,開兩瓶啤酒,喝的舔嘴巴舌的,有時候好心的老板還會再送兩瓶。想想那個年齡的我們真的是生猛,用大海碗裝米飯,每頓飯要干掉好幾碗,真的是半大小子,吃窮老子。
第一次真正意義的接觸白酒,是在高考的升學宴上。作為高四復讀生的我其實對這個宴席沒有什么感覺,機械的喝下了一杯白酒,只覺得很辣卻有點甜,一如我那高不成低不就的成績。我時常想起那一杯酒,它也許代表了懵懂時代的結束,或者是代表了迷茫人生的開始。那個時候還遠不知道今后的日子是辛辣的還是甜的。倒是有一句話比較應景:“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到了大學,無拘無束,抽煙喝酒談戀愛成為了標配。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那個時候喝半斤白酒是很平常的事情。也曾喝多了破口大罵學生會里的“政敵”,也曾結識了很多的“朋友”,組成了自己的小團體、小圈子,稱兄道弟拜把子,還排上了我最喜歡的“5”號,從此江湖上有“五哥”的名聲留過?,F在已經沒有人叫我“五哥”這么社會的稱號了,那些“朋友”也都在大學的畢業的那一刻失去了聯系。
可能每個人都要走一些彎路吧,在求學的這條路上,我是一路酒駕闖紅燈飄過來的,磕磕絆絆的也沒少讓父母操心。
應酬的酒
幸運而又不幸的是,我念的這所大學,在激烈的社會競爭條件下居然近似于是包分配的,因為它面向的是中國某個壟斷行業。大學畢業的我順利的進入了一所知名國企。穩定、穩定、穩定,是公司的三個發展目標,也是公司幾乎所有人的三個狀態。那么,怎么陪領導喝酒,就成為了年輕人們需要專研的課題,這樣簡單就能嶄露頭角的大好機會誰也不會放過。我總結的陪領導喝酒和古代的中醫一樣要掌握四個要點:“望、聞、問、切”。
一望,也就是看領導的心情,如果領導今天心情好,大家都可以玩得開一些,甚至飯后還可以安排一下“活動”;如果領導今天的心情不好,那就少說話多吃菜,免得一不小心“點了炮”。
二聞,就是多聽多思考,要從領導說話的字里行間,揣摩出公司的人事變動和領導今后的走向,說白了也就是以后“站隊”的方向。
三問,這個最有學問,不能瞎問也不能不問,最好以領導關心的小事情入手,以領導的家庭生活結尾,要做到不顯山不露水的送出奉迎。
四切,也就是下判斷,一般和某個領導吃過兩三次飯,就可以品出來這位領導有什么樣的喜好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怎么(表現)表演,那就要看你的具體運作了。
讀到這里,你也許看得出來了,這已經完全失去了飲酒的意義了。當飲酒失去了樂趣,應酬也就變成了誅心。我的日常經常是應酬完中午的一席,又開始籌劃晚上的一席,酒量也從白酒半斤變成了一斤以上在來幾棒子啤酒。但是酒量終究是沒有漲得過房價,再好的酒也只能是一時麻痹自我,KTV的紙醉金迷永遠也代替不了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溫情。
相比于學生時代的酒,應酬的酒是不快樂的,甚至是有些壓抑人性的。在這里,人們喝的不是酒,他們喝的是人的熱血和青春。所以,我慢慢的退出了這種酒局,并在去年的上半年戒了酒。
父親的酒
最近一次醉酒是去年回家結婚的時候,大圓桌上親戚們灌了我幾杯白酒,已經戒酒半年的我喝的酩酊大醉。當天夜里和父親大吵了一架,吵架的內容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母親焦急的呼喊和不停的勸說。
第二天,酒醒了向父親道了歉,就過去了。轉眼婚假就快結束了,臨走的時候又和父親坐在一個酒桌上。說的幾句話到現在還記得,“好好干工作,不要總想著跳槽,別嘚瑟?!薄拔液湍銒尪纪玫?,不用你擔心,今年把你媽的社保辦下來,咱家以后就沒別的事了?!边@些話隨著烈酒,穿過喉嚨,直接擊穿了我的心臟,只喝了一杯,我又醉了。只記得我說了一句,“當年我奶奶也是這么和你說的,你聽了嗎?”懟的父親砸吧了幾下嘴唇,終究是沒再說出話來。
每一個男人的覺醒,勢必踏過父親這道門檻。身邊的那些富二代,光鮮亮麗的背后,難得有超越父輩的快樂和動力。父和子的酒,不容易喝啊,因為這里面的感情太濃,雄性的潛意識也太濃,再烈的酒也終究是化不開啊。
女兒的酒
酒的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我的飲酒史可能和大多數漂泊在外的游子是一樣的,從無知到無知,從無奈到無奈,又從無趣到無趣。飲酒是一場修行,我經歷的種種酒局,也許有些人早就經歷過了,也可能還有人在走我的老路。
但是無論是處在哪一個階段的朋友,請你們記住:“花看半開,酒飲微醺”才是最好的人生狀態。你的人生價值,不是靠酒水和飯局來支撐的,這樣的支撐可以讓你輕松一陣子,但是不能讓你輕松一輩子。一場酒局就是一場悲歡離合,在那些迷醉不愿醒來的日子里,有快樂,有悲傷,有恐懼,有大膽。臨了了終究沒有的,是自己。
下一次喝酒的時間,我已經想好了,就在我女兒滿百天的時候吧。炒上三兩個小菜,蒸上一鍋螃蟹,燙上一壺老酒,一家人舉杯同慶,神仙一般的日子,夫復何求啊?
你們猜,我會不會用筷子蘸上白酒,輕輕的喂我的寶貝一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