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酷熱滋生的不一定是煩悶,也許還有無聊。無聊才是創(chuàng)作的最佳時機!我從不說自己無聊,確實也沒什么無聊的,一個人的時候有一個人的事做,人多的時候有人多的玩法。現(xiàn)在也不是定義無聊的時候,我倒更愿意相信無聊是一種會傳染的病。一群大肆叫囂無聊的人越叫越多,讓我感覺不無聊都是錯的,這病,得治,但不好治。以上就是無聊的癥狀之一——廢話多!之前認為經(jīng)常發(fā)說說的人就是因為太無聊了。
在別人定義的無聊時光里,也無所事事,除了在這短時間叫做暑假工的時間里好好工作,也真沒做出什么大事,這跟“暑假大綱”是背道而馳的。據(jù)說,每個擁有暑假的學生都會把暑假安排得井井有條,無比勵志。“在假期里我要好好復習,下學期開學爭取進步”,“在這個暑假里,我要好好鍛煉身體”,“在這個暑假里,我要去旅行”“在暑假里我要好好學一門技術(shù)”“在暑假里我要早睡早起”,還有將很多書帶回家的同學,發(fā)誓說:這個暑假我要把這些書看完……諸如以上種種,如果有能夠完成的,可喜可賀;如果沒有,請不要自欺欺人。我只想以過來人的身份奉勸一句,不要把暑假逼得太絕,它只有兩個月的生命!在不知過了多少年后,我漸漸明白了這個“道理”,這或許跟我如今擁有暑假的次數(shù)不多了有關(guān),這個暑假,順其自然反而更好。只是話雖如此,但在這“改革開放”的道路上,誰人沒有過類似的“暑假大綱”?或許多年以后,我會好好地回憶學生時代的寒來暑往以及“暑假大綱”。
放假直接回家的一大目的是好好看完世界杯,梅西最后沒能捧起大力神杯確實也讓我挺傷感的。后面就是傳說中暑假工的開始了。鑒于前年在江蘇的暑假工生涯,我發(fā)現(xiàn)每一個經(jīng)歷艱辛暑假工的同學,都會立誓今后要好好學習,好好努力。其實很大原因并不是因為在暑假工當中有什么收獲,而是很多人都一致認為,世界上最幸福的職業(yè)還是學生,不好好學習今后就很難找到類似于學生這樣的工作了,至少今后“老子”(或者“老娘”或者當下流行的“哥哥”、“姐姐”)是不會干暑假工這一行的!朋友,請記住你脆弱的誓言。
最后一場看世界杯是在網(wǎng)吧看的,已經(jīng)開始進入暑假工模式,只是還沒看完之前是不愿轉(zhuǎn)換的。其實誰奪冠我并不是很在意,我很大程度是想看梅西捧杯。這個10號讓想起了童年,在我能選擇的球服號碼中,都是10號,至于為何對10號如此青睞,今后再回憶。隨著對阿根廷隊的支持,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漸漸喜歡這只球隊,也難怪世上會有球迷引起的沖突。我從不給自己定義是真球迷還是偽球迷,我也不參與球迷的爭吵,不是因為理性,因為我只知道為何喜歡支持的球隊,卻還沒找到去討厭另一個球隊的原因。對大部分球迷的總結(jié):無理由的討厭源自不可撼動的喜歡。因愛生恨或許不恰當,日久生情卻無傷大雅,當嘗試去喜歡一件事物,最后發(fā)現(xiàn)真的能做到!至少足球與書法對于我是這樣的。
梅西失意退場,自己也開始失落了,反復聽著同一首略有悲傷的歌曲,以至于現(xiàn)在聽還略有不平。在思維的慣性下,原本以為早被鏟草除根的“暑假大綱”在不知不覺中春風吹又生,看來這是多年留下的“病根”。于是趁著悲傷之情還沒完全褪去,本著哀軍必勝的原則,一口氣下了十多部不同類型的小說書籍,其中有想完整看完的古龍小說楚留香系列,還有還沒看完的柴靜的《看見》,最多的是韓寒的各類作品,還有其他一些玄幻小說、《平凡的世界》、古文之類的。同時連續(xù)看的后果是晚上會做特別離奇的夢,夢里的場景是在武俠中夾雜現(xiàn)代抒情同時包含校園風格,劇情跌宕起伏并蘊含大起大落,有光怪陸離的穿越卻不缺乏生活樸實。早上一起來大贊自己想象力豐富具有導演及作家編劇種種潛質(zhì),最后總結(jié):想太多,沒睡好。現(xiàn)在想想“暑假大綱”心理就受傷,能讓我下定決心慢慢看的動力卻不是“暑假大綱”里的無畏毅力,而只是無聊,一種在暑假工期間我不會承認卻被傳染了的病。
其中韓寒的書給我的影響較大,至少他能讓我下定決心開始寫這些東西。
多年以前就有看一些韓寒的書,只是當時自認為自己的修為不夠,并沒有過多的去看,更多的是當時興趣不大,沒有充足的無聊。就像當年五六年級的時候,在老師的鼓勵下,越級挑戰(zhàn)原版《水滸傳》,書是當時讀初中的姐姐在學校借的,這下我才發(fā)現(xiàn),雖說武松打老虎,書名卻是叫水滸,后來,直到很久的后來我才再次買來把它看完。所以韓寒的書直到“修身養(yǎng)性”,“不卑不亢”之后才開始涉獵。他的憤世嫉俗以自成一派,如果沒有一些閱歷作基礎(chǔ),不免盲目從眾而不得要義,最后也只算傻頭傻腦憤青一個。讓我對韓寒感興趣的還是張嘉佳的《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當開始看不久后我就覺得他的寫作風格有些許與韓寒相似,在百度一下之后,發(fā)現(xiàn)卻實有與韓寒風格相似一說,與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于是興沖沖地開始對韓寒的文章產(chǎn)生興趣,最后在無比悲涼的氛圍里義無反顧狂下其書。后來不禁頓悟,或許傳銷的思路也是這樣的,如何讓別人對沒有興趣的東西產(chǎn)生興趣,就是讓他自以為聰明、有悟性。總之,自以為太聰明的人是很容易上當受騙的,頓時低調(diào)不少。韓寒文章能讓你對自己已經(jīng)熟知的事物進行思考甚至是批判,他的批判是不留情面的。或許在某方面有相似之處,或許是激起了很久以前的想法,才更加下定決心去寫些東西。剛開始或許會受些影響,在字里行間都有調(diào)侃的意味。但如今隨著經(jīng)歷的暑假越來越多,隨著閱歷的增長,自己的價值體系已經(jīng)初步形成,并不擔心大起大落的變化。或許,只是自己自認為的而已。
開始寫這篇序言以及之后的一些“日志”還有很多原因,像近期看的柴靜所寫的《看見》,發(fā)現(xiàn)一個記者養(yǎng)成習慣所寫的日記,才是今后回憶的憑證。回憶里的事件很大情況不是完整事件,其中摻雜太多個人主觀意愿,當時你想當然的認為這樣,別人不一定這樣認為,而別人的也并非就一定對。讓你引以為傲的東西,或許別人正深惡痛絕。回憶一旦涉及情感,就更加的千差萬別,心有靈犀一點通的人或許回憶一樣地幸福深刻,但當大部分不同的人用事實檢驗回憶時,一廂情愿期待的驗證往往會收到三個字——不是吧。經(jīng)常回憶的人其實就是一個“騙子”,一個自欺欺人的人,把過去完美化,把快樂留下,把痛苦隱去。過去之所以美好,也是被騙的結(jié)果,也因為不管是什么,都能過去。不知不覺長大后才發(fā)現(xiàn),有時我也是一個騙子。
一字一句的寫下來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或許能成為意識流方面的“專家”,寫著寫著就不知道到哪了。也不知道我會寫多久,原本是計劃寫五篇生活小笑話,那些場景,不嘩眾取寵,不刻意賣弄,不受約束,不怕批判。現(xiàn)在也不知道要寫多少,但今后的日志更多是當成日記,不與人共勉,或者說不與所有人共勉。
開始的時候,曾想過為何要寫,要成為作家?不可能的,寫作不能成為我的安家立命之本,不能拿來當飯吃,只是一種愛好,雅俗共賞。或許能做到的是在這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中,有些“朋友”因為其中的一些文字而有所啟發(fā),當“朋友”也開始做些自認為有意義的事,將其傳遞,而不只是無聊,足以!當展開思緒的時候,我能想到的是,這些記錄才是以后回憶的憑證,雖說現(xiàn)在還不是回憶的時候,但要回憶,請真實!要“騙人”,請認真!這些斷斷續(xù)續(xù)的片段,在多年之后,也不知道多少年后,或許有一兩個少年或少女在他們的書中寫到,背景是這些片段,題目是:《當年老爸也貪玩》……
想太多晚上又睡不好了,@_@停電之日,無聊所致,逍遙日志,本人待續(xù)——逍遙笑語亂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