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加班而餓到腸鳴音亢進的情況下,回到家發現還有一個又大又甜的蘋果,真是差一點就要喜極而泣了我。
自從減肥成功后,就喪失了屯干糧的習慣,即使經歷了一次又一次餓到低血糖的感覺,到了超市依然不知道應該屯些什么,泡面?看著就夠。粉絲?這玩意能煮熟嗎。干脆面?那么干……
每次兩手空空的從超市里走出來,男朋友就忍不住感嘆這女朋友真賢惠。
可是,在這樣忍饑挨餓的夜晚,我不得不反問自己,怎么就沒有多屯幾盒泡面呢?
話雖如此,但在每一個饑餓的時刻我也沒有閑著,腦補一下美食仿佛能起到畫餅充饑的效果,也可以此來檢驗你心中的美食排行榜。
除了火鍋、宮保雞丁、酸菜魚、大盤雞、綠豆丸子、小籠包、豆腐腦、雞蛋羹等等等等除外,最常在我腦海里出現的就是媽媽的手搟面。
首先手搟面顧名思義要搟,把面和好后,用搟面杖慢慢的搟開,搟成薄薄的一大張面皮,再一層層的折疊起來,用刀細細的切開,細條的手搟面這便成了,想吃寬面條的話下刀的間隔留寬一些即可。
聽起來很容易吧?但你還真別覺得自己能行,尤其是刀功的講究,我耳濡目染了這么些年,還是一刀下去就把折疊好的面皮壓的實實的,切成了一坨坨面團。
面切好了就可以燒水了,邊燒開水邊切一些蔥花姜片,等到水滾了以后放一點點鹽可以使面條更筋道,然后把蔥姜面一起放入鍋里煮,待到水再滾一下就可以撈出了吃了,一人一碗澆上點小磨香油加幾滴香醋,簡直是人間美味。
只是當時并不覺得是美味,它只是家常飯桌上極其平凡的一餐,甚至是比較乏味的一餐,中午放學回家看到會想要拒絕吃飯的一餐。
以前常聽人說北方人愛吃面南方人吃米飯,覺得十分沒道理,我反而愛吃米飯多一點。沒想到遠離家鄉才發現胃原來有它自己的記憶,它記得把它養大的食物的味道,以及給予它食物的地方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