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家訪】
上周開會楊園長提到要根據每個年齡段幼兒的年齡的特點和發展的狀況,在家訪的過程中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比如大班即將上小學需要給予家長一些幼小銜接方面地指導。中班幼兒正處于一個聯合游戲向合作游戲發展的階段,社會交往矛盾頻發,所以需要有一些社會交往方面的指導,小班的分離焦慮的過渡期需要多關注幼兒情緒和心理。
本周我們班就及時調整家訪的形式,之前都是單獨跟小朋友們通話,本周我們就邀請小朋友們一起進行視頻,正好孩子們也都表示想自己的好朋友友了,想來幼兒園上學,并且在交往中也能夠根據幼兒交往的發展情況進行臨時的調整。
第一次開視頻的時候就想著孩子們之間交流一下感情,互相說說自己的在假期里面都做了什么,問問孩子們作息怎么樣,在家里跟著的快樂陪伴都做了哪些內容的,有沒有自己覺得好玩的地方,或者還想要玩但是沒有的,做一個回訪。
通過第一次通話結束之后,發現視頻通話并沒有之前預想的那么簡單,主要發現了以下幾個問題:
1.? 發現由于網絡的原因,有的小朋友的說話聲音非常小,說話會有些卡。
2. 有的小朋友們都掙著搶著說,聲音亂糟糟的。
3.? 有幾個孩子,基本上都沒輪上機會說。
4.? 之前想問的問題的也沒都討論到,主要是孩子們發言分享自己的作品或者是有趣的事情。
因此,第二次對內容和形式進行了調整。
1. 先打招呼2.做眼保健操3.討論談話規則4.幼兒輪流展示自己。
考慮到比較亂都說話的話聽不見,于是我們就選擇了一個內容,在視頻開始之前大家先打招呼,然后,大家一起跟著老師同做一個內容。這樣注意力都放在一個點上,防止孩子自我中心的,光想表達自己的想法。選擇眼保健操的也考慮到有些孩子家長報的網課在家上學習,長時間的看電子產品也不好,需要保護好眼睛。
在共同學習眼球運動操之后,讓幼兒自由表達,正好趁此機會讓幼兒自己體驗亂糟糟的感覺,引導幼兒學會交往,不僅會表達,也要會認真傾聽。在讓孩子們安靜下來的過程中分享大家一個有用的辦法,也是我們的幼兒園里面用過的,和孩子們玩木頭人的游戲,當孩子們都安靜的時候,老師講規則提問題,孩子們才能聽到。
第三次的視頻我們就選擇的幼兒園的早操,選擇了早晨的時間點10點,同我們幼兒園的做早操的時間點相同,讓幼兒可以提前熟悉幼兒園作息時間,在家和小朋友們和老師們一起早操鍛煉身體。
? ? 在引導孩子早睡早起,保護眼睛等良好生活習慣的過程當中,同時家長也會從旁知道應該怎樣去引導孩子。之后的內容我們還可以制定孩子們和家長需要了解的目標,通過活動讓家長們進行指導和配合。
【自我成長】
本周自我成長方面感覺收獲最大的是“讀書會”和“讀書”。
1.? 讀書
通過本周聽老師們的錄音以及討論,學習到了很多在錄音以及日后集體活動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①在一遍遍發音的過程中,就會自己格外的注意一些發音,比如eng、ong、zi、si、zen、e o等音,可以找一些這樣的音多的文章自己練習。
②在聽的過程中老師們感情充沛,每個角色不同的聲音的有不同的變化,之前沒有錄音自己聽的過程中的,感覺每個角色自己已經區分了,但是等錄完之后再聽就會感覺,沒有怎么太大的區別,因此自己錄音聽可以一遍一遍的自己進行修正。
③不管是再音調和音色方面,需要注意,再節奏感的把握上也需要注意,有些語氣需要托音,有些語句需要很急促。又急又緩,孩子們更能夠投入情感。
④在前期自己不會分角色的情況下,可以去找別人錄得好得進行模仿或者是像動物的聲音不會可以找這種動物的聲音聽一聽什么感覺,比如我在讀彩色的烏鴉這本繪本的時候,不會表現烏鴉的叫聲,我找了烏鴉的聲音和別人讀的聲音結合來聽,就會發出比較像烏鴉的擬人化的聲音。
⑤還可以運用輔助的工具進行修飾,我在聽聲臨其境的綜藝節目的時候,會看到有些演員的在配中槍瀕臨死亡的聲音時,會真的躺下配音,這讓我想到在讀烏鴉快要哭出來的語言的時候,體現不出來要哭的聲音,于是我就運用兩部肌肉真的做哭的表情,來幫助我發出的哭的聲音,因此,我覺得其實講故事就本來應該動作和聲音結合,這樣才能夠讓幼兒身臨其境。這也是讓我們有感染力的一個方面。
⑥在多媒體呈現方面,畫面和配樂也非常的重要的,如果是錄制空中課堂,那在畫面清晰,播放節奏以及和諧程度上都需要斟酌,需要選擇與故事情境比較的吻合的。
2.讀書、聽課
? ? 這周不管是讀書、聽科學的優質課還是《手印畫》和《圖形分類》以及楊園長推薦的周教授的主題課程的講座,聽了之后都深受啟發,每個活動也寫了反思進行總結,對自己工作方面找到了很多靈感和幫助。之后時常將這些課拿出來看一看,反復琢磨,將里面的精華內化成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