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因為在信息閉塞的童年時代,杭州是最早走進記憶的城市之一,所以對天堂美景的向往由來已久。入住的第二天一早,便不顧已經睡過頭的尷尬,趁著早飯前半小時的時間,穿上運動鞋倉促出了門。
杭州的街頭,三月的清晨空氣清爽,鳥語草長,深吸一口氣,一絲微涼浸入心脾,惺忪的睡眼也變得明亮起來,此脈一動,瞬間百脈俱通。
時間已接近七點,稀稀落落的出租車穩穩開過,偶爾混雜著同樣不緊不慢的公交車和私家車,非機動車道上,騎著單車的行人神色怡然自得。放眼望去,整條大街絲毫沒有車輛川流不息的喧囂和人們行色匆匆的捉急。
同為省會城市,較之濟南,杭州似乎更為休閑。
在濟南的這個時間,各條主街道估計已經是車水馬龍、尾氣翻滾了,打頭碰臉的行人和單車,都在以最快的速度向各自的目的地進發。而眼前的杭州城,恰似一位氣定神閑的紳士,淡定中散發著特有的強大氣場,在他的感染下,倉促中的我不由地放慢了腳步。
迎著朝陽向前走,燦爛的陽光穿過樹木枝椏間的空隙,透過早霧,一縷縷地灑向地面,恍惚間好像漫步在家鄉縣城的濕地公園,時光溫暖,愜意安詳。
剛走出不遠,前面并排停放著的自行車引起了我的注意,三輛車兩個牌子,分別是白顏色和藍顏色,開始以為是結伴晨練者的坐騎,環顧四周,路邊綠樹掩映中都是不算高大的建筑物,并看不到活動場地,正想繼續尋找,伴隨著一陣《蘭花草》的音樂聲,后面開來一輛掃路灑水車,我本能地快速躲避,慌忙中緊貼綠化帶站定,等著肆意噴灑的清水濺上衣褲。
只見巨大的車廂下靠近地面處兩把圓形大刷子飛速旋轉著,落葉和垃圾打了個旋兒便不見了蹤影,細細的水流如花灑般垂直灑落,竟然連路邊石都沒有濺濕。車子走過之處,路面上濕漉漉的,如春雨揮灑般均勻而又恰到好處。
我如釋重負地松了一口氣繼續向前走,想起在家里的大街上曾經幾次被迎面而來的灑水車濺濕衣服的無奈,又想到灑水車過處泥水橫流的人行道,不由的心里一陣溫暖:其實,我們的社會,并不缺乏愛。
前面路邊又發現幾輛整齊擺放的自行車,仍然是那兩個同樣的牌子和同樣的顏色,走近細看,發現車身上的二維碼和“用車0.1元起”的字樣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政府配備的便民用車??!
國內部分經濟發達城市為了方便市民出行,在街頭配備公用自行車和共享電動汽車,是不久前在網上看到的新聞報道,今天親眼見到相隔三五步的便民站點和一輛輛簇新的車子,即使我這種異鄉游客,也可以像本地居民一樣刷卡用車。盡管暫時沒有這個需要,還是被這種貼心服務感動了。
近幾天,“刺死辱母者”事件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干擾著廣大民眾的視聽,在被曝光的社會陰暗面面前,人們都在為法律的有失公允而憤慨,也為自身安全感的缺失而不安。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身處他鄉,在晨間半小時的街頭漫步中,我卻兩次被政府對百姓充滿人性化的關愛所感動。
昨天晚上同旅游伙伴們交流時,還在為社會上無處不在的陰暗憤憤不平的我,現在內心變得異常安寧了。瑕不掩瑜,盡管我們的體制存在缺陷,但是我們的社會并不缺乏愛,我們的生存環境正在變得越來越好,我們享受的福利正在逐漸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活在當代,我們是幸福的。
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