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未見泛黃,
冷風卻裹緊了路人的衣裳;
當我們還在感受深秋之美時,
冬天悄悄地就來了~
入冬之后,我國各城市的餐桌上又多了幾道傳統的菜肴,典型代表是北方餃子、南方羊肉湯。
北京天津|吃餃子
為什么立冬吃餃子?因為餃子是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節之交,故“交”子之時的餃子不能不吃。
江西|蘿卜老鴨煲
蘿卜老鴨煲是非常正統的冬季滋補湯,功效不亞于人參,老鴨和蘿卜的搭配能將二者的優勢發揮到極致,立冬進補,首選蘿卜老鴨煲。
南京|肚包雞
南京人喜歡在入冬的時候吃肚包雞。肚包雞是豬肚包住整只雞烹飪的菜肴,最早興于廣東且有悠久的傳統,對身體具有十分滋補的作用。
南方|喝羊湯
在寒冷的天氣,喝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絕對是一種享受。而且,羊肉中還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以及豐富的熱量,御寒效果極佳。
蘇州|咸肉菜飯
咸味自古被列為五味之首,立冬后天氣逐漸寒冷,最易傷害腎的陽氣。咸味食物入腎,能起到補腎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壓患者不宜過多吃鹽。
閩臺|姜母鴨
入冬之際,閩臺許多家庭會燉姜母鴨來補充能量,因為天氣逐漸寒冷,人們需要補充更多的能量,姜母鴨絕對是能暖身補能的家常菜首選~
內蒙古|梅干菜燉肉
立冬之后,內蒙很多家庭會吃燉肉,有句諺語叫做“立冬不吃肉,凍掉腳趾頭”。在立冬這一天吃肉也預示著冬天的正式開啟。
廣東|打邊爐
廣東人稱火鍋為打邊爐,一到立冬就會結伴去打邊爐吃羊肉,熱熱鬧鬧地開懷大吃。廣東人重湯頭,因此粵式的打邊爐自然也以好的高湯為底,加上各式海鮮、山珍入味,蘸料則以沙茶醬為主。
湖南|醴陵焙肉
湖南醴陵人在立冬這天,熱衷吃醴陵焙肉。醴陵熏制的焙肉色澤亮黃,鹽味浸潤,肉香內斂,格外香醇。
姜母鴨,羊肉湯已備好,
就差入冬的氣溫了。
看我大福建未來五天的溫度,
感覺短袖還能再撐幾天~
各位小伙伴兒們,
入冬你們家鄉有什么飲食習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