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漱一番吃過早飯背起書包到家后的公園看書,帶的是塞林格的《麥田里的守望者》,紀念版,忘了是買給自己還是送給閨蜜重又回到自己手里。
在公園兜兜轉轉終于找到了僻靜又有樹蔭的地方,坐定。
九點開始看,到十二點,整三個小時。二百三十一頁。果然是溫故而知新,比起大概三四年前初讀更能懂得其中情緒由來。
二百三十一頁,時間跨度也極短,從星期六到第二個禮拜的星期三,不到一個禮拜。
幾乎沒有情節高潮點,全是自言自語近乎于神經質的碎碎念,言語也并不客氣。所以關于爭論此書是曠世奇作還是洪水猛獸也是從未平息,畢竟文學正經了這么多年,知道現實是丑陋不堪的又去粉飾太平裝作一片歌舞升平和諧社會的樣子已是社會常態,人吶,總是自欺欺人的活著。
不合社會大流的總是視為異端,放在古時候是要被燒死的,法不責眾,只要是人心所向無論對錯都是。現在人們沒了隨意斷人生死的濫權,只好在背后說點閑話吐口唾沫了。
這樣的人也太辛苦。我的意思是這樣實誠的人。
韓寒、高曉松。很多人都把韓寒和郭敬明放在一起相較(他們明明截然不同,甚至連受眾都完全不同,大家卻這么喜歡把他們兩個人放在一起比較。人就是這么多管閑事),韓寒更接近于作家或者說有良知的作家。
當然初中那幾年我也沒少看郭敬明的小說。忘了是誰說評價過他一句話,“他不是最有才華的作家,但他是作家里最成功的商人。”黎波說“他很聰明,給低齡的青春讀者寫,市場受眾情況會好得多。但不能說給青春讀者寫,就看不起他。”
懂得如何抓住市場從而獲得商機追求利益這無可厚非,人人都在逐利,誰也不能免俗。但坦誠地說,他擁有廣大的受眾,并且還是一幫正待建立世界觀的青少年,他只需要表達出一句,大家其實不需要他做更多的事情。
人各有志,不能強求,但我認為這是一個作家的職業底線。只有在這個底線之上,你才能追求各自不同的文藝方向。
太偏題。只是說說正直的心里話。和霍爾頓一樣,對這個世界憤世嫉俗。
怯弱、孤獨、無聊和恐懼,這個世界是太美好而無力承擔這些情感,或是這個世界太卑微丑陋無法正視自己的膿瘡。
拿起長矛和盾牌,像個英雄一樣的戰斗這樣的戲份,并不適合所有的失敗者。有的人可以卑躬屈膝,低頭認輸,只是生活已經習慣了人們的臣服,它需要斗牛場的刺激,需要用一個人在千瘡百孔的掙扎來愉悅自己。
和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并在一起看,沒由來的共性匯聚在一起。
人間失格》收錄《人間失格》、《維庸之妻》、《陰火》、《奔跑吧!梅勒斯》、《Goodbye》等太宰治諸多名篇。
人間失格,即喪失為人的資格。
《人間失格》書成當年,太宰治旋即投水自盡。
由序、第一手札、第二手札、第三手札、后記共五個部分構成,其中序和后記以作者口吻敘說,三個手札則以主人公葉藏的口吻敘述。
主人公葉藏膽小懦弱,懼怕世間的情感,不了解人類復雜的思想,繼而通過搞笑取樂別人,隱藏真實的自己。后來發現飲酒作樂似乎更能逃避這個世界,于是終日放浪形骸,通過酒精、藥物、女人來麻痹自己,最終走向毀滅。他被身為人最真切的痛苦所折磨,終其一生都在自我厭倦下尋求愛,逃避愛,最后只能毀滅自己。
太宰治的內心獨白,一個渴望愛又不懂愛的“膽小鬼”。他無法理清人類生活的頭緒,只得以滑稽搞笑來偽裝自己。他由恐懼到絕望,由絕望到渴望離開這個世界。這就是《人間失格》。在這里,人性的丑陋和虛偽,無可遁形。“如今的我,談不上幸福,也談不上不幸。”他太想死了,甚至連“Goodbye”都來不及說完。真正細膩感傷的文字從這里開始。
《人間失格》之哀的根源最主要還是軟弱的靈魂,魯迅式的直面慘淡的人生,迎頭而上的勇氣在太宰治的文學世界里面是找不到的。在日本學界也有頗多對太宰治不齒的評論家.稱太宰治為生活的破產者,軟弱無力。
大庭葉藏和霍爾頓。
葉藏是個可憐的人,對人類始終心懷恐懼,但卻一味掩飾他的憂郁和敏感,偽裝成一副天真無邪的樂天模樣,逐漸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搞笑的怪人。對自己并無自信處處討好他人對人做各種觀察,學會迎合并最終熟稔于此。
表面上看和霍爾頓截然相反,一個融于塵世一個奮力抵抗。
太宰治最后還是于三十九歲時自殺身亡,在他第五次自殺時。塞林格也如霍爾頓所愿,退隱到鄉間,拒絕訪客與塵世隔絕。
現在的我正處于這搖墜時期,如二十歲第一天的新課題一般,我同霍爾頓一樣清晰認知到人的虛假和社會規則的愚蠢,對此感到不適,企圖激烈反抗。就象這樣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這樣的狀態。悲劇的是,要真正這樣做,又是不可能的。自欺欺人,最后仍不免對現實社會妥協,成不了真正的反抗。
我知道有人是愛我的,但我好像缺乏愛人的能力,若能避開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會有悲痛的來襲,如果能轉世重生,希望能過得更像人樣。
最終,我認清自己在人世間的宿命,斷絕對他人所抱的任何希望,順從天意。
從此,我的內心變得清涼如水,再也不起任何波瀾了。
正如麥田那段話一樣,他不再是奔跑者,而是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