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停地追逐,穿梭在大街小巷,不知道街景為何轉化地如此之快,不清楚我在尋找著什么,眼前看到的仿佛都是虛幻的影像。
突然,一輛淺藍色出租車疾馳而過,“砰”地一聲,我眼見著,我最好的朋友撞向出租車后,在地面翻滾了兩圈,倒在路邊。
我沖向她,怎么也叫不醒她,甚至喊不出聲兒。不敢碰她,找不到手機,周圍沒有人幫我叫救護車。
我等了好久好久,我不知道如何面對叔叔阿姨,也不知道怎么告知她遠在千里外的男朋友。
猛地睜開眼睛,窗簾外依舊和睡前一樣,黑湫湫的天空,對面樓道里的燈,忽明忽滅。
為什么做了這樣一個夢,習慣了每天做夢,卻是第一次,在夢里失去。
因為生活的環境太過于完美,偶爾也會問下自己,倘若有一天,你失去……
就是這樣,問題還沒有完整表達,我就咽下了剩下的幾個字。這樣的假設意義何在?
微博上曾有一個話題,2019到底怎么了,希望2020快點到來。此刻,1月已經走向末尾,微博上卻在感慨這轟炸的開局。
22號開始,我真正開始有了這樣的恐慌,我像一個沒有讀過書的、沒有判別力的孩子一樣,不管真假新聞、造謠視頻,統統不加以篩選,直接往家人群里丟。回家后把今年不拜年掛在嘴邊,家人每每往外走,我都會問他們去哪兒。
我給所有的朋友發短消息,告訴他們,一定不要讓爸爸媽媽出去拜年走親戚。引發爭吵也不要放棄,疫情的潛伏期真的太長了。
在得知臨近的一個縣里熟識的人確診感染后,我最最在乎的家人們,終于,發朋友圈,不拜年不走親戚。
接下來,我看到科比去世,我看到安徽出現聚集性病例,看到時隔不到24小時,感染病患人數激增至4000余例。
我試圖很平靜地說,夠了。2020年開局教我的,我都學會了,我已經學會了珍惜。
我看到媽媽忍著疼痛,戴上我從大理帶回來的翡翠手鐲。媽媽真的笑得很開心,甚至來不及掩飾她被蟲蛀的板牙。我也看到了,爸爸臉上微微的失落(給爸爸的是一個普通的皮夾)。
爸爸,我許諾,下一次帶回來的禮物一定讓你滿意,好嗎?
學會了珍惜,就要帶爸爸媽媽去旅行,他們大半生囿于這片土地,他們一直想出去走一走。
學會了珍惜,就要常常和好朋友聊聊天,聊生活、夢想和遠方,也聊雞毛蒜皮的小事兒和觸不可及的八卦。偶爾一次隨心的周邊城市之旅,除去生活的枷鎖。
學會了珍惜,要更加努力地生活,工作+學習的模式要一直繼續下去。堅持用文字記錄生活,傳遞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