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16年11月10日,仵云霞心理健康教育名師工作室在北京路小學開展了薩提亞家庭治療第四次培訓,授課教師是太平洋薩提亞研究院專業會員、薩提亞模式心理咨詢師劉誠哲博士,名師工作室負責人仵云霞老師、盤龍區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員王雪寧老師以及名師工作室全體學員參加了本次培訓。
? ? ? ? 本次培訓的主要內容是學習薩提亞模式的四種不良溝通姿態(求生存應對姿態),這四種溝通姿態分是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這些不良溝通姿態在家庭系統中形成,影響著每個家庭成員的溝通應對模式,每個家庭成員又將這些長久以來習得的溝通應對模式帶到工作同伴、朋友中來。值得注意的是,這四種不良溝通模式,或多或少的影響著我們的情緒狀態及身體健康。
? ? ? ? 學員們在劉老師的帶領下,用家庭雕塑的方式分別體驗了四種溝通姿態。每種姿態的背后付出的情感及心理效應、身體效應不盡相同。
討好型溝通姿態:
? ? ? ? ?討好型溝主導的人,善于關懷別人,敏感度高。嘴上經常會說:這都是我的錯,沒有你,我就一文不值/我想要讓你高興/沒事/我不值得行為上總表現為:道歉、依賴、取悅他人、乞求憐憫、請求讓步、過度寬容、和善。情感上總感覺到:受傷、委屈、無助、焦慮、悲傷、被壓抑的憤怒。身體上出現:消化道不適、胃病、惡心嘔吐、偏頭痛、便秘。
指責型溝通姿態:
? ? ? ? 指責型溝通主導的人,有領導才能、充滿能量、能自我肯定。但是總愛指責別人。嘴上經常說:你到底是怎么搞的/都是你的錯/你怎么又做不好…行為上總表現為:指責、咆哮斥喝、獨裁、控制、憤怒神情、攻擊等。情感上總感覺到:憤怒、挫折、不信任、不滿、被壓抑、害怕失去控制、孤單。身體上會表現出:肌肉緊張、背痛、心臟痛、高血壓、關節炎、氣喘等。
超理智溝通姿態:
? ? ? ? 超理智溝通姿態主導的人善于解決問題、注意細節、理智。喜歡分析事物,使用抽象字眼及冗長的解釋。嘴上經常會說:人一定要有理智,邏輯/這個事情正不正確/有相關文獻研究/要思考問題后再下結論…行為上表現為:僵硬刻板、喜歡提建議、一絲不茍、頑固、不肯變通。情感上總能保持冷靜、沉著、害怕失去控制、內心極度敏感等。身體上會出現:內分泌性疾病、淋巴及各種腺體的病癥、癌癥、心臟病、背痛等。
打岔型溝通姿態:
? ? ? ? 打岔型溝通主導的人幽默、有創造力、有彈性、好玩。嘴上經常會說笑話,喜歡改變話題分散注意力。毫無道理,抓不到重點,不能專注于一件事情上。行為上表現為活力過多或活力不足、不安定的、多動的、爭取注意力等。情感上會感覺到:困惑、沖動、不適當、控制不良、精神狀態混亂等。身體上會出現:胃疾、中樞神經系統問題、眩暈作嘔、糖尿病、偏頭痛等。
? ? ? ? 培訓結束后,工作室的成員們聚在一起分享溝通自己的感受,以及生活體悟。雖然天氣寒冷,但學員們在培訓中不僅收獲了滿滿的知識,最重要的是感受到同伴的溫暖支持和包容的態度,去理解去互相幫助。
學員分享:
安寧實驗馮彥玲
? ? ? ? 今天劉博士帶領大家學習體驗了薩提亞的四種不良溝通應對模式。從個人到三人組到六人組,在體驗分享交流中覺察著自己在不同角色情境中的溝通模式,也試圖將知識理解的更透徹些。但是,還是不夠,繼續讀書繼續學習。“午餐一小時”活動也在今天啟動了,聽聽小伙伴的學習感悟和相互鼓勵,聽聽仵老師的愿景搭建…想說:前行中有你們同行,我才可以更堅定!
高新一中 ?吳亞榮
? ? ? ? 今天,有機會再次學習薩提亞模式的應對姿態,體驗每一種生存姿態之下的心理動力,更加明晰來訪者外在行為之下的心理現實。“我們此刻體驗2分鐘,然而很多的來訪者帶著此種應對姿態生活了十幾年、幾十年,每種失功能的姿態也是來訪者過去生活的的資源。”當聽到劉老師談到失功能應對姿態的意義時,內心特別的觸動。一個孩子,在我們使出渾身解數消退他一種行為的時候,也應常常思考他行為背后的資源,他是如何在不良行為里獲益。這或許會幫助我們更全面的去經驗一個孩子。
? ? ? ?在家庭應對姿態舞蹈的練習中,更深的體驗到薩提亞模式常常談到的“feel”和“think”的區別,體悟身體姿態所帶出的右腦感受+左腦思考,這恰是薩提亞模式體驗性的魅力。
? ? ? ?午餐1小時分享,哈哈哈,這是個溫暖的環節,遺憾的是因運動會彩排而先行離去。但我想能在簡短的時間里跟大家無論是在專業還是情感上去聯結,一定會是未來我們想起就幸福的記憶。
度假區實驗學校 ?馮雪蕾
? ? “震撼”是我對今天學習的總結,無論是上午的學習,還是中午的分享,還是下午的集體備課,都讓我收獲滿滿。當劉博士帶著我們體驗應對模式角色扮演時,所有的情境讓我不斷檢省自己,同時也在思考它們的能量之處。仵老師今天分享時提到剛工作時的孤獨和無助,我也曾感受過,然而今天在這樣一個集體里讓我真的是幸福感爆棚。今天的文字不多,正在進行“內化處理”。 ?
北京路小學 ?徐華仙
? ? ? ? ?每次活動,因為在我校進行,我總是會被各種"后勤保障"牽絆著,安排、布置,有時,還會有老師來找,孩子來告,有時,又擔憂廣播的吵,校園的鬧,總不能安心地靜靜聽課。隨著課程的深入,也隨著與劉老師和伙伴們熟識,逐漸達成了默契。仵老師的寬容、劉老師的隨和、伙伴們的幫助,終于讓我把心閑下來,靜靜聽課。很抱歉坦誠今天是開課以來聽得最認真、最投入的一次,以致不知不覺已12點多,不是伙焰提醒,還不知飯點已過。
? ? ? ? 今天,劉老師為我們講述薩提亞不良溝通的四種方式:指責、討好、超理智、打岔。之前接觸過薩提亞,總覺得很好理解,但今天的體驗不停地觸動著身體的感受,讓我們覺察自己。小組分享時的坦誠,互相支持,讓我們去思考自己的原生家庭,現在的核心家庭,每個人都很動容,在分享和支持中汲取改變和成長的能量。是的,我們愿意為自己的孩子,去努力創造屬于孩子的健康"原生家庭"。
云南師范大學附屬潤城學校 ? 董媛媛
? ? ? ? 這次的薩提亞家庭課程是目前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一次,兩分鐘的雕塑定型時間讓我們體驗到身體不適與內心不適。在小組體驗中,每一種家庭雕塑都讓我內心奔騰,面對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的不同混合類型組合,體驗了一把各種不同溝通不良的辛酸,每一種類型都伴有強烈的不被理解與孤獨感。原來某些時候我們的家庭溝通狀態那么無效和無趣,意識到這一點,是家庭溝通模式改善的前奏,期待下一次課程的更多體驗。
盤進校 王雪寧
? ? ? ? 今天的薩提亞家庭治療模式學習,一如既往的進行著:有仵老師的殷切期盼,有劉老師的潛心指導,還有徐老師一直以來的無私付出。一開課,劉老師便用“冥想”將原本熱鬧的課堂氣氛帶入到安靜“修心”的狀態。本次課堂中所有的內容貫穿著不同的溝通姿態,包含良性與功能不良的。其中,功能不良含有四種應對模式: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劉老師強調,溝通之于家庭,好比呼吸之于生命。那么我們常見的不良溝通模式如何在生活中更為有效的使用,又是大家所看重的。同時,在劉老師的指引下,各位學員積極參與,都更為深層次的了解到這些不良的溝通習慣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哪些惡性循環的影響。每一次課堂都會使我們更深刻的理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一次與大家見面,都是令我開心動容的時刻,感恩你們!謝謝徐老師的特別幫助!期待再次相聚!
中華小學 ?余云娜
? ? ? ?伴著劉老師極具穿透力的聲音,我們從靜謐的冥想開啟今天的學習主題:四種功能不良的應對模式。通過覺察自己,互動體驗,打破了功能不良就等同于無藥可救的局限思維,經過劉老師的講解,恍然明白應對模式是從自己成長的過程中習得的,是所知道的最好的生存之道,因此,它是值得我們尊重的。負面標簽其實也可以有資源轉化的可能,正如從悟性懷疑到移步深入,發現自己也在發生著變化,開始喜歡不加思索隨性表達了。我一直都在,只是移步換景的變化。盡管這算不上一致性,但如何界定已不重要,至少有一種信任與自在的能量在身體里流動。在我們的溝通方法中,大家彼此很自然以慣有的模式把能量送給別人,雖然都活下去了,可是活的幸福嗎?不良的溝通方式如果持續下去,就不可能會出現“真正的接觸”,很可能導致人們彼此更具破壞性,失望,自尊遭受蹂躪。世界上很少人是真正的“相遇”,真正的“接觸”,試問有多少人對自己、對別人有十足的安全感呢?一致性溝通是一種理想的境界,是與“自我”“他人”“情境”的完美聯結,真正實現平等、尊重、滋養。感悟良多,期許遇見。
官渡二中 李玲潔
? ? ? ? ?這一次家庭治療培訓,劉老師給我們介紹了四種功能不良的應對姿態,展示了在壓力狀態下,人是如何自動化地應對的。四種應對姿態囊括了生活中我們最常見的不良的溝通方式,在我們自己身上也能清楚地發現。在核心家庭中,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應對姿態,四種應對姿態結合家庭里的三種角色(父親、目前、孩子)就能組成很多種家庭溝通模式,就呈現了不同的家庭雕塑。培訓中,劉老師現場演示了幾種典型的家庭雕塑,以及它的互動邏輯,讓我印象深刻。這一節課我們更深入地走進薩提亞家庭治療,發現了薩提亞家庭治療對家庭模式敏銳準確的洞察,以及對家庭系統的深入剖析。接下來就要進行我們自己的家庭圖譜分析,實戰還會有多少精彩呢?非常期待。
南站小學 ? 伙焰
? ? ? ? ?薩提亞家庭治療第四次,隨著劉誠哲老師的帶領,我們進入薩提亞家庭治療的課程,開場的冥想,讓我們接納自己,能夠更加包容,更加辯證的看待在壓力情況下,自發性應對模式: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每一種模式都是從案例和實際感受出發,用雕塑,以及持續雕塑的過程,去覺察自己身體層面的感受,以及在不同層級的心理情緒,讓我們更加覺察到在平日的生活中,被語言、情緒、表達所掩飾的心理碰撞是怎樣的疲憊與絕望,我們以為有效的的迎合、順從、要求、批評、對事不對人、利弊分析、和稀泥的背后,不正是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嗎?隨后在一個變化的家庭動力演示中,我們不再被那些來自表面的家庭瑣事所困擾,看到了一個家庭互動中的親密關系的演化,是如何在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中輪番上演,由聚走向散的,看到不去覺察每一個人的溝通模式,以及背后的需求,最終終將成為一個個被隔絕的個體,一個個被冷漠充斥的家庭。
? ? ? ? ?峰回路轉的那刻是看到一對指責與討好的互動,看似無解的雷霆怒火,在亦步亦趨的討好之后,平息了,看似控制著絕對話語權的指責方在不經意間被討好者帶動起來,控制權的掌握似乎變成了討好者。瞬間,我理解了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背后也有資源和動力,也能轉化家庭僵化和無動力的情況,也并非一無是處,而這些是我們生存過程中,為了能夠延續下去的習得性自我保護的智慧,并非一壞到底。如何轉化其中的益處,做到圓融無礙,考察每個人的悟性,也考察能有多大的動力走出習慣性舒適區,有些時候的痛,也是推動我們轉變的動力與能量。當自己能夠針對不同的壓力玩轉不同的應對模式,這個人就應該達到一個自性的融合,以無招勝有招。
? ? ? ? 午餐分享會,我們在身體和精神的層面,共同汲取了不同的營養和能量,對自己的困惑、瓶頸、感觸、得失有了更多的反思角度,也得到不同的支持,成長路上,慶幸遇到你們,靜待花開亦是美麗。
安寧中學 ? 許慶芳
? ? ? ? 薩提亞家庭治療第四次活動從冥想開始,讓我們靜心并以充足的能量開取學習。劉老師帶領學員們對四種生存應對模式進行分析,雕塑,小組體驗和分享,令我印象深刻。我逐步去了解討好、指責、超理智、打岔模式的內心需求和生存需求、自我概念、各自擁有的資源、轉化的方向。在小組體驗中通過身體雕塑的體驗和內心感受覺察到自己的溝通應對模式,想去轉化,我想需要進一步的學習。在與人溝通時覺察,并去理解。午餐的交流,接受到多元信息,感受到團隊的力量。有想法就去行動,不要顧慮太多,g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