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這樣一個困惑: 每天感覺自己在很努力的學東西,懂得了很多道理,但是仍然感覺生活沒有很大的改變。
原因在于,你雖然知道了很多東西,但是你卻沒有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起來改變自己。
最近我在得到上聽了一本書,名字叫《知道做到》。本書是《一分鐘經理人》肯·布蘭佳最新力作。書中給人們提供了從說到做到的具體方法。
這本書是由三個作者: 肯·布蘭佳、保羅·J·邁爾和迪克·羅赫共同創作出來的。
肯·布蘭佳是享譽全球的世界級管理大師,他創辦了布蘭佳國際集團并親自擔任該集團的總裁。他的最暢銷書籍《一分鐘經理人》已經銷售了1 300萬冊,至今仍在全球暢銷書之內。肯·布蘭佳是領導能力領域的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作家和演說家。
肯·布蘭佳擅長將復雜、深奧的理論寓言化、簡單化、明晰化,他的作品和演講對組織、管理者的日常管理活動產生了積極深遠的影響。
保羅·J·邁爾是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自我完善產業的著名先驅者和領導人,美國成功激勵學院的奠基人。
迪克·羅赫是一位非常受歡迎的動機論演說家,著名的顧問和天才培訓師。
這本書的核心觀點是:
從說到到做到,關鍵在于重復。可能大家會覺得“重復”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但是這個重復代表著它的背后的一系列方法論。
要實現從我知道到做到,正確的流程是 :
1, 我知道這個事是什么。
2, 我有正確的方法去做。
3, 按這個方法執行到位。
第二個步驟是很多人最容易缺失的一環。這個方法的關鍵就是兩個字重復。
不僅僅是簡單的重復,而這是間接性重復,在不同的層次、不同的階段不斷的重復。也就是專注做某一件事情,設置適合自己的目標,不斷的前進。
這本書講了兩件事情 :
1, 為什么知道了卻做不到的三大原因和破解方法。
2, 從知道到做到需要三個步驟。
一,阻止人們從知道到做到的原因和破解方法。
001 信息超載
人們習慣性的不斷的獲取新事物,而不將其付諸于實踐,從而導致信息超載。
拿我自己來說,在看閱讀一本書時,遇到書中提到另一本書的名字,就馬上會停下來閱讀而去把手機百度上把這本書的資料,了解這本書的簡介,又控制不住對手機里信息的誘惑,不停的刷手機微信里的文章,不知不覺浪費了很多的時間,但是獲得的大量碎片的、容易忘記的知識,讀書的計劃也被打亂了。
應對信息超載的解決方案是精要主義,從改變認知的角度,精要的學習那些真正重要的知識,而不是多而淺的接觸大量的信息。
我們在某本書里學習到,對自己很有幫助的重要的知識點的時候,我們應該完全的投入到學習中,通過間隔性的重復,直到將其完全的吸收。也就是讀書的方法“悟讀”,把對自己很有幫助的書,反復地讀,甚至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這樣能幫助我們更好的吸收知識。
我們還要學會控制不停地新的搜索信息、學習新信息的習慣,少而高效地學習。
002 消極過濾
大腦學習知識中有個消極過濾系統,會自動過濾你不喜歡的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思維方式,遇到與自己觀點相反的意見時,就會產生排斥的心理反應。
有一天,我在閱讀一篇晨讀文章里,發現中它里面出現了好幾個我從沒聽過概念 :【整體理論】、【漸進理論】、進入【軟區域】和【漩渦效應】,我的心態就開始變得不好了,產生了一種消極的學習心理,在慢慢調整之后,我發現用心地理解這些概念并不難。大腦出現這種情況,實際上是我一種大腦的消極過濾,害怕動腦筋思考,逃避有坡度的學習。
針對消極過濾的問題,解決方案是綠燈思維。從改變態度的角度,積極的接受一切新事物。整個客觀世界是不斷變化的,我們需要用開放的心態去學習新事物,遇到新事物不要有紅燈思維。我們可以試著用積極的態度接受新知識,學習并掌握新知識。
003 缺少跟進
很多人在學習了新知識后,沒有制定一個跟進的計劃,所以過這一段時間就會恢復舊習慣。
原因是人們的心里有個誤區,認為采取一個行動重要的是掌握新的知識。而不是學到知識后采取行動。
成甲老師說,只有那些能改變我們的行動的信息才是知識。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的解決方案是持續跟進。做法是: 指導——支持——問責,并重復步驟。也就是說我們學習到一個知識之后,應該思考怎樣把知識運用到改變自己的生活當中,并制定又有針對性的詳細計劃,按照計劃嚴格地執行,建立反饋的機制,完成任務可以獎勵自己,沒有完成就要適當罰發自己。
總結一下,從知道到做到需要三個步驟:
第一步,改變認知,精要的學習。
第二步,改變態度,訓練積極的綠燈思維。
第三步,改變行動,制定具體的詳細方案,并嚴格執行。
在想太多的時代做一個果敢的行動派。我今天起培養極其重視自己時間的習慣,多讀書,少刷手機,把時間花在讀書寫作上來。
大家都在非常努力,我也要逼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