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來說,寫作和讀書是人生的剛需。
從小學開始,最大的夢想就是進北大中文系,就算那時成績平平,被大人認為是異想天開,也一點不動搖。高中的時候,軌道發生了小小偏移,進了復旦的理科院系,于是又拼命轉到中文系,為了按時畢業,比別人多修了不少學分。本想考研進北大,后來發現復旦“自由而無用的靈魂”更適合我,于是就安心留下來,又在故紙堆中埋頭讀了三年。
但就這么讀著讀著,發現自己離學術越來越近,離文學卻越來越遠,于是逼著自己開始寫作,寫食物,寫生活,寫歷史,有了些穩定的稿約,也一不小心成了在外人看來很幸福的美食編輯,算是能靠寫作來養活自己。但漸漸覺得作為編輯,對于文章的限制還是太大,又開始掙扎著向自由撰稿人的方向發展??傊?,人生就是在寫作這條路上無窮無盡地折騰。然而,最向往的小說,卻遲遲不敢涉足。
一直覺得自己是個不擅長講故事的人。也許是因為經過理科的訓練,邏輯思維和理性稍微強些,擅長條分縷析地拆解道理,卻很難寫出腦洞大開的跌宕情節。于是,理科思維又開始發揮作用:既然各種學科都能學習,難道寫小說就不能學嗎?·
于是開始找各種“創意寫作”的書籍來看。通讀過一遍,的確有對小說更深入的理解,但要自己動筆寫,還是無比茫然。知道小說情節發展的關鍵在于沖突,但沖突如何設置,從何而起,卻沒有概念。知道人物塑造很關鍵,但具體用什么手法去塑造,卻是一頭霧水。也上過一些不同類型的寫作課程,見過不同領域的作家,賣弄情懷有之,老生常談亦有之。久世一老師的寫作課程卻不一樣,每節課時間并不長,但內容都一針見血,且通俗易懂。從我們熟悉的小說、電影中,提煉出情節是否好看的關鍵所在,并給出實踐性強的解決方案。不是高高在上地告訴你小說的主旨、意義,而是手把手教你如何制造沖突,如何設置懸念,如何推進情節。對于小說初學者而言,實在是入門必備。
當然,就算再實用的技巧,也需要時間消化學習。逼著自己動筆寫小說,依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幸而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希望將來自己也能寫出一篇完整的小說罷。
——微信名 穗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