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懷左同學
01
周末,我看了幾個TED演講,其中一個,和時間有關。
想起來,現代人普遍焦慮,每天喊最多的,就是“沒時間”。似乎每個人都很忙,所以時間管理,成了當下的一門顯學。我們習慣了切割時間,擅長用更快的速度來適應快節奏的生活,所以聊天時,大家都在抱怨——沒時間!
但那個演講,向我傳遞了最本質的現象:我們花時間做的每件事,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而每個人,都傾向于選擇他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
簡單點來講,如果一件事情,他說沒時間去做,那一般情況下,都是那件事情對他不重要。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家里有一些衛生問題現在等著你去清理,正在打游戲的你,隨口便說沒時間,但如果現在給你一萬塊錢,讓你去打掃,你立刻就去了。
想起了我們上次聚會時的一個情景,約一個同學,他說沒時間,但當我告訴他某某也去時(某某是他喜歡的女神),他說:“你剛才說是幾點?那我擠一下時間吧!”
剛才沒時間,現在有時間。
看明白了,原來是:
你不重要,肯定沒時間;你很重要,必須有時間。
02
記住了一句話,我覺得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啟示作用:你做的每件事情,其實都是自己的選擇。
生活中,很多人都在抱怨,父母限制了他的發展機會,強制他留在了家鄉,或者經常感嘆,如果生命可以重來一次,我當初一定選擇……(那件他現在認為好的事情)。
而事實是,最后留在家鄉的決定,是他最后自己拍板的,因為他在外面,過得并不容易。
同樣,如果生命可以重來,很多人還是會和之前一樣,因為當時的閱歷和情商,做出的選擇,都是自己認為最好的。
想起了我之前寫的一篇文章《大學四年,如果可以重新來過……》,剛到大學時,什么也不懂,大學一畢業,全部都懂了。所以說再多后悔也沒有用,敬往事一杯酒,因為那里,有當初最真的自己。
我以前是一個不愛上課,熱衷于逃學的人,偶爾聊起,朋友還會感嘆:如果你當初不那么吊兒郎當,現在肯定去了哪里哪里……
我哈哈大笑:“現在的我,就是最好的我,如果我當初不逃學,那就不是我了。”
長大后才知道,以前所有的經驗教訓,都在為以后的快速成長鋪路,而我要做的,就是一直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
我不可能永遠年輕,但我還可以,經常熱淚盈眶。
03
我最喜歡的一個定律,就是“二八定律”,即百分之20的人口,占有了世界上百分之80的財富。
其實這個定律還有很多種應用情況:我們每個人所能取得的百分之80的成績,來源于那百分之20的努力。
這告訴我們,努力是有方向,講策略的,不是喊口號式地瞎努力,也不是在朋友圈曬幾張熬夜的圖片就可以解決問題。
用在時間管理里,如果我們集中精力,用百分之20的時間,就可以完成百分之80的任務,所以,永遠要先完成最重要的事情,做事要分輕重緩急。
但現實情況往往不是這樣,我們傾向于先完成簡單的,不那么重要的任務,把重要的,但比較難的任務放在最后,結果每次都拖到deadline,然后抱怨:事情好多!沒時間!我好忙!
“工作要快,生活要慢”,這是我在讀《精進》時記住的一句話,同時,我也在慢慢實踐著。我發現在每一天的開始,如果集中精力將最重要的任務完成,之后的時間,都會輕松很多。
同樣,我也擁有了很多可以放松和休閑的機會和時間,生活要慢,保持一個很好的生活節奏,好處多多。
04
到今天,我管理時間和處理任務的能力增強了很多,所以,說“沒時間”和“我很忙”的時候,越來越少。
我堅持早起,然后先完成最重要的事情,之后的安排,一字排開,全部完成后,我會拿自己喜歡的書看,或者看個電影,吃點美食,犒勞一下自己。
保持著這樣的生活節奏,做事效率越來越高,心情好,休息得不錯,整個人的狀態,也越來越好。
我每天早起,寫文,上課,讀書,講課,鍛煉,但我還會午休,聽書,玩樂,做手工……每個月旅行一次。
每天六點多起,晚上十一點半睡,我可以把很多事都處理好,但從來不覺得自己很忙。到現在才發現,時間管理的關鍵不是擠時間,而是做好選擇,去做最重要的事情。
最好的時間管理方法,不是通過擠時間來節約時間,而是通過做最重要的事情,創造我們想要的生活,來節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