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豌豆白
孤獨的人你要唱歌。
只有孤獨才是真正屬于自己一個人的。
關于之前特別熱門的《踏血尋梅》,其實我不是太懂得這部電影的真實意圖。案情很簡單,一開始就知道了被害人和兇手。只是想要探究一下背后隱藏的動機。
印象最深的場景是影片將要結束的時候,王佳梅在陽臺上自由自在地唱那首粵語歌。她說過,她是想通過這首歌學習粵語,她也不過是想要很好地融入到這個新的環境。顛沛流離慣了,就不知道哪里會是歸宿了。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它已經包攬了很多的獎項,從網上下載下來,放到手機里,在一個深夜,獨自看完。興許是之前網上的風聲太盛,我還在想大概自己領悟能力不夠吧,覺得挺不錯,卻也沒有好到那種見人就要宣傳一下的激動心情。
只是在看到那段,王佳梅對丁子聰說我想死的時候,忽然就想起了一首歌。曾經我也想過一了百了。因為名字喜歡上這首歌。
其實看這部電影,更多的是因為它的盛名,想去看一看這樣一部得了許多獎的影片特別在哪里。那首歌,也是因為名字才喜歡。我想,這些,都是因為有某些若隱若現的情感走進了自己心里吧。
01
曾經我也覺得自己不被人理解。
把一首少有人聽過的歌單曲循環三天。把一首兒歌作為手機鈴聲。走在路上莫名其妙地哼起自在如風的少年。迷戀武俠里虛擬的人物,迷戀小眾的歌手奇怪的音樂。
干過很多奇葩的事,說過很多二到無限大的話。最終也沒有學會融入這個世俗。大概也學會了,只是不想承認吧。
我說我總是會比別人想的多一些奇怪一些特別一些,你們就會理解了嗎。
未必。
所以曾經的我一度很自卑,性情孤僻。不愛跟人打交道,害怕融入人群。喜歡安靜,越靜越好。
現在依然保留著這個毛病,只是現在的我,不論在喧囂還是靜謐中,都能讓自己置身事外不受干擾。可我并不覺得這是個好事情,我害怕承認自己有時候挺喜歡并且享受這種孤獨。
后來想一想,我雖然會在很多地方不被你們所理解。又怎樣呢。
每個人都需要擁有一些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我只是迷戀這樣一種狀態。
你不必理解我,也不必以你的思維來評價我。這是我。也許這也是你。
02
我不是你,怎能懂得你的寂寞。你不是我,怎能了解我的荒謬。
所以不要怪我不懂你,我不懂得任何人,我連自己都看不懂。
很多故事,也是如此。遇見又分開。離別又想念。相逢又錯過。矛盾又無奈。
所有的愛情都是如此。無數的細節堆積成一張不動聲色的側臉。
它曾經有多熱烈,也就有多寂寞。它有多偉大,也就有多自私。
自由它有一個同義詞,就叫做寂寞。自由它代表的是,內心永久的孤獨。
我想說,其實我也不夠自由。我總是不相信幸福,總是不放心快樂。對于那些人生的起伏悲喜,我總是既坦然又不安。不過還好。我一個人。安然又落拓。自在而從容。
一二年的九月,我走過欣達市場,看上了一條在透明玻璃缸里游動的魚。我走過很多次,每一次都想買下那條魚。最終還是沒有買。還是先養活自己吧,我哪里有功夫去養它。我清楚自己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留它在那里,每次看一看,還可以是一個念想。若帶回去,只怕它會走的更早。它于我,不過是一個迷離的想象。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自己的自卑開始隱藏,學會了善待自己的孤獨。大概可以叫做自負的孤獨歲月吧。
孤獨不是寂寞。只是有時候覺得空虛心無所依,想要一個空間來懷念一下自己。或者僅僅只是放空自己的心,重新回到現實生活。
03
大概是人生的這二十多年過的太順了,沒經過什么大的風浪。所以一直覺得人生如此美好。雖然現在也依然相信人生美好,就像我依然相信愛情。
后來經歷的事兒多了,開始理解很多的不得已和無奈,開始接受很多的看不慣和憤慨。所以也理所當然地懂得,不管身邊有沒有可靠的人,我都得努力給自己安全感。依靠自身以外的任何人或者物質所帶來的安全感于現在的自己來說都不夠,惟有自己,是最靠譜的依賴。有時候,與其去尋找不得而知的安全感,還不如自己來給自己安全感。
有那么一瞬間,我站在家門前,漫無目的地張望,忽然就覺得明白了很多,包括我曾經覺得如同生命一般的愛。在很多的瑣碎面前,自己渺小而又微不足道,覺得自慚形穢。愛情變得可笑而微弱。我曾經那么信仰的愛,忽然就漸行漸遠,開始模糊了。我還會想念,但我得長大。如果有一天,讓我心動的再也感動不了我,讓我憤怒的再也激怒不了我,讓我悲傷的再也不能讓我流淚,也許我才會知道這時光,這生活給了我什么,我才會知道,我為了成長,付出了怎樣的代價。
04
我不確定自己以后會遇見一個怎樣的人,所以我不知道那個陪我一起走下去的人是不是值得我付出一個美好又完全的自己。我害怕很多東西,也錯過了很多東西。
得不到的總是好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并不一定美好。不過是不甘心而已。
有些東西,要之不得等之不來,便只能放棄。我一直都是這么告訴自己。
終有一天,我也會遇見一個人,他讓我真正懂得愛情。因為簡單,所以幸福。
有些人,曾愛過就好。太過美好的東西從來都不適合經歷,因為一旦經歷便無法忘記。
有些歌,聽過就好。有些電影,看過就好。有些孤獨,體會過就好。
最愛的總是情深難以啟齒,只能留待來日方長。而如若人生有所愛,未必是愛情,那么即使孤獨,也會是歡喜的吧。
05
大概有太多的人,曾像電影里的王佳梅一樣,拼命想要融入一個陌生的地方,到頭來還是孤獨無依。也有很多次突然閃現想死的念頭,最終不過是敗給了膽怯和不安。
某天在飯桌上,聽人講起一次尋死的經歷。他說的那么云淡風輕,似乎那個人并不是自己,而是一個毫不相干的路人乙。他說,那天和妻子毫無緣由地拌了兩句嘴,事后都記不起吵架的原因,只記得妻子拿起屋里的一瓶農藥扔給他,你不是說想死嗎,喝啊。
他說當時也并非全是賭氣,真的是覺得人活這一生挺沒意思的,不如死了清靜,萬事皆空。然后擰開瓶蓋,一口下肚,自己還沒覺得如何,卻已嚇壞了妻子,慌忙喊人把他送去了醫院。大概那瓶農藥毒性并不大,只是輸了幾瓶水,連洗胃都沒有,就回家了。
后來再回想當時,就只記得農藥下肚之后,火燒火燎的,像喝了一杯烈酒,穿腸而過,腦子里忽然就在想,我為什么要死。就算生活再無趣,好死總不如賴活著。
然后一仰頭,一杯白酒下肚,嘻哈說笑之間,依然是推杯換盞,毫無傷感。
席間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說起這件事,以及各自的經歷,看到的聽到的自殺的各種故事,原來很多人都有過這種一瞬間想死的沖動,過去之后,其實芝麻大點的事,都不值一提。
我坐在角落里,喝了半杯水,想了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