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潼潼很快就四歲了。
每天晚上,我們的親子時光固定而愉快。晚餐后玩一些安靜的游戲,洗澡,七點半準時進她的房間,講幾個睡前故事,聊聊天兒,親親說晚安,她抱著玩偶笑著跟我再見,我關燈出門。
她在床上玩會兒玩具,唱唱歌,然而安靜甜美地睡了。
這樣的睡前儀式持續了兩年,我們早就習慣了。只是有時要是有朋友來家里玩兒,或是我們跟朋友一起出游,到了睡覺時間發現我自己關燈關門出來,都會一臉詫異:你家女兒不用陪睡?
坦白地說,即便作為嬰幼兒睡眠咨詢師,我也曾經歷過漫長的陪睡歲月。潼潼從小自己睡嬰兒床,一歲前放在我們主臥靠著大床,大一點就把嬰兒床挪到了小臥室,我在小臥放了單人床陪睡。
小時候還好,陪一會兒就睡了,一歲半以后,陪睡演變成了“戰斗”。最折騰的時候,陪個一小時也是常事。小丫頭提出各種要求,喝水、上廁所、再講個故事、摸摸媽媽、滾來滾去、嘻嘻哈哈……
單從文字上看,挺溫馨的。可半小時過去,一小時又過去,我在黑暗里躺著,想著還有那么多事兒沒做完,這娃還在折騰看不到消停的時候,心里的焦慮開始升騰、耐心漸漸消磨。
好多人給我留言說,陪娃陪到最后總是會以媽媽失控開始沖孩子大喊,把明明愉快的睡前氣氛徹底破壞了,娃才會偃旗息鼓帶著委屈躺下。
這看似望不到頭的困境,怎么破?
我的做法是在潼潼兩歲時,經過一系列計劃準備,讓她愉快開始了獨自入睡,并從此單獨睡自己房間的生活。
分床分房真的那么容易?有什么技巧和魔法?今天,小暖來跟大家聊聊家有大寶寶的家庭最關心的睡眠話題。
為什么要分床分房?
1、安全:
為了降低嬰兒猝死綜合征的風險,兒科醫生一般會建議孩子從出生就開始獨自睡嬰兒床,但在六個月甚至一歲以內,需要把嬰兒床放在父母的臥室里。母嬰在同一個房間、但不同床,這樣一來方便夜晚照顧孩子與哺乳,二來也能降低嬰兒睡在父母大床上的安全風險。
2、睡眠質量:
即使是兩三歲的孩子,也很難做到整夜不醒,不發出一點動靜。大多時候,他們說說夢話或叫幾聲,又重新睡了。可敏感的媽媽卻特別容易被這些動靜吵醒,難以再次入睡。
對孩子來說也一樣。孩子往往比家長睡得早,等父母再上床來睡覺時,敏感一些的孩子容易被打擾或弄醒。
3、夫妻關系:
有多少家庭是在孩子出生之后就把爸爸請出臥室,媽媽和孩子睡在一屋的?前一陣有媽媽在私信里跟我吐槽,因為孩子依賴陪睡,一離開就醒,兩年里夫妻倆嘗試啪啪啪的次數僅有三次,其中兩次還因為中途孩子哭鬧而失敗,最后一次在孩子身邊握著她手才偷偷成功……
夫妻關系是家庭的基礎,若因為與孩子同睡而忽略甚至影響了夫妻感情,對孩子來說也不算是最好的家庭氛圍。
4、 獨立意識
從孩子一歲半左右開始,他們的自我意識就會開始萌芽,除了挑戰權威這種讓人頭疼的T2現象以外,他們也會開始尋求并希望獨立。如果能夠順應孩子的心理發展規律,在這個時候適時地引導一下,也會有利于孩子獨立意識的發展與獨立人格的建立。
什么時候分房?
其實從時間這一點上來說,并沒有絕對的標準與定論,它取決于許多具體因素的綜合判斷。
一是文化環境,歐美許多嬰兒從出生就開始獨自睡一個房間,但在國內很多上小學的孩子仍然與父母同睡。
二是現實條件,房價奇高的城市小家庭的居住面積有限,不見得有孩子獨睡的地方。
三是家庭需求,有的爸爸無法接受獨睡太久,或是即使三口在一屋也覺得干擾嚴重。
四是看孩子性格,個性粘人的孩子可能比獨立的孩子要在父母房間待更長的時間。
如果真的需要一個年齡標準,其實分床越早越好,剛出生就可以。而分房,一般建議在1歲以后,2-3歲是相對更合適的時間。4-6歲是孩子性別意識的重要時期,這段時間中盡量要讓孩子通過睡眠習慣來懂得父母的親密關系。如果晚于6歲,分房會相對困難得多。
分房的前提是孩子有充分的安全感,比如你們之間的親子關系良好,孩子對你的信任感十足,沒有表現出嚴重的分離焦慮,可以愉快地獨自玩耍。這些前提都是父母之前積累的功課,孩子越有安全感,心里的“愛箱”越滿,越有勇氣獨立面對新的環境。
如果計劃分床分房,一定盡量避免選擇在孩子的生活有重大變化的時候,比如剛上幼兒園、媽媽剛上班、更換主要撫養人等等。這些時候孩子的情緒往往并不穩定,不太適合出現新的刺激。
分房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
第一步是需要讓孩子心里對分房有一個簡單的概念,并且是愉快幸福的概念,這一點非常關鍵。
這種心理暗示可以用兒童繪本來幫助做到,國外的繪本只要涉及到睡眠的,基本上都是畫的孩子自己一個人睡,挑幾本孩子喜歡的,先給她灌輸一下獨睡的意識:“寶寶你看,這個小朋友自己一個人睡呀,因為她是大寶寶了,太棒了,真厲害!”
如果孩子有特別喜歡的卡通形象,比如小豬佩奇、巧虎之類,也可以利用這些繪本來給孩子講故事,效果會更加好。
當孩子知道分床的概念后,跟孩子約定一個特殊的時間,最好是在你們討論分房這事兒的幾個月前,比如定在孩子的生日,或者是只是一個普通的日子,輕松愉快地告訴孩子:到了那一天,你就長成大寶寶了,你可以有自己的房間和兒童床,可以自己獨自睡覺了!
這其實就是一種儀式感。儀式感可以調動起孩子對分房這件事情的好奇心與期待,你們可以一起在日歷上為約定的日子劃個圈,時常提醒孩子日子的臨近,孩子會用她的雀躍與興奮讓你看到儀式感的重要。
接下來你可以跟孩子一起按照她的喜好來布置房間,這樣的參與感和主動性也能夠讓孩子對分房充滿熱情與樂趣。帶著孩子去商場挑選一個她喜歡的兒童床,再備上一兩套印著孩子最喜歡的卡通形象的床品,喜歡小公主的、小汽車的、小熊的,任他們自己來挑選。
引入安撫玩具也算得上是分床和分房的關鍵。很多小朋友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有一個一直陪伴著的安撫玩具,它不僅是孩子平常日子里走哪兒都帶著的親密小伙伴,也是幫助孩子戰勝害怕等情緒的小幫手。在最初選購的時候,最好要挑選品牌可靠材質安全的玩偶,畢竟孩子們會經常抱抱親親摟著一起睡,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買兩個一模一樣的玩偶以便清洗玩偶的時候可以替換。
潼潼有幾個固定的安撫玩具,小兔子、小熊、小海馬什么的,每天視心情決定翻誰的牌子。有了心愛“小伙伴”的陪伴,孩子們的情緒會更穩定,分床與分房過程也會順利得多。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孩子還跟爸爸媽媽睡在一張床上,分房的第一步應該是先分床。比如先把孩子的小床放在父母的大床旁邊,過渡幾天適應適應。還有許多父母對分房最大的擔心是孩子夜里踹被子著涼,其實只要提前給孩子準備一個她喜歡的睡袋,就能解決這一擔憂。
如何真正實施分房計劃?
準備了那么久,終于到了你們約定好的分房的“大日子”了。
在這一天里,最好確保孩子一直情緒不錯,白天多帶孩子外出運動,晚上多一點的親子陪伴時間,玩玩游戲看看繪本,在準備睡覺之前,孩子應該是比較疲倦而且心情愉快滿足的狀態。
第一天嘗試的時候可以比平時睡覺的時間稍晚一點進到孩子的房間,用夸張的語氣與表情向孩子傳遞:“你終于擁有自己的房間,可以自己睡覺了!”這種欣喜與興奮的感覺。
鼓勵孩子抱著自己的安撫玩具躺在新的兒童床上,給孩子講幾個睡前故事,在孩子已經困意十足的時候,關上臺燈在黑暗里陪孩子坐一小會兒,讓她感受和適應環境。
如果孩子提出說一個人害怕,鼓勵她抱緊她的小玩偶,告訴她小玩偶會陪伴她,她也需要保護好小玩偶,哄小玩偶睡覺。往往當你給孩子這樣的小任務的時候,她會變得特別開心而有責任感。
孩子如果說害怕怪物,可以打開燈讓她在床底下和房間里四處看看,告訴她屋里什么也沒有,不用擔心。
在走之前,你可以與孩子做一個小約定。比如我會常用數數的方式,數到十、數到一百,媽媽就出去了。在這里也可以借助定時器,說好了定時器響了媽媽就出門,孩子們大多會遵守約定。
你可以告訴孩子,我會為你開一道門縫,你能看見外面的亮光。如果你想媽媽了,你可以隨時叫我,我將會馬上進來。在第一天,即使孩子多次叫你,也一定要及時趕來,陪孩子說說話,讓孩子安心。慢慢地,孩子就會確認:只要我需要,媽媽就會來。她叫你的次數會越來越少,開始習慣自己玩一會兒就入睡。但記得:不要陪到孩子睡著,在她入睡之前就讓她看見你走了。
你們也無須保持房間絕對安靜,有些正常的低聲的生活動靜,反而能讓孩子感受到你們就在身邊,心里覺得踏實。
如果孩子事到臨頭突然有些反悔,不肯自己睡了,繼續拿出睡眠繪本給她看看,多鼓勵鼓勵,媽媽也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小白板或是圖表,用小獎勵的方式來鼓勵孩子做到獨睡。
比如如果夜里沒有醒來叫媽媽,第二天一早就可以貼一個小貼紙,集齊幾張小貼紙就能換個孩子一直想要的禮物或獎勵。
分床中遇到困難怎么辦?
最讓媽媽頭疼的莫過于分床之后孩子突然夜醒并且開始哭了。
剛分房換環境的最初,孩子的確有可能因為不適應而夜里醒來。如果半夜聽見孩子的叫喊或是哭聲,先站在門口聽聽,有時候孩子只是做夢,很快接著睡過去。如果發現孩子已經醒過來并且大叫媽媽,走進房間坐在床邊安撫一會兒孩子,告訴她媽媽一直在,不要擔心。在孩子情緒平穩之后,跟她說再見,離開房間。
也有的孩子會直接爬起來走到父母臥室,爬上大床。
記得抱抱孩子表示對她情緒的理解之后,再把她抱回自己的房間。這樣的改變,從一開始,就要當真。還是那四個字,溫和堅定。“溫和”是媽媽理解你的心情,你想媽媽,可是你是大寶寶了,你需要自己睡。“堅定”是咱們已經約定好了,寶寶需要自己睡,爸爸和媽媽要睡在一起,這一點,咱們不能改變。
即使孩子第一次不理解或者心底沒真正妥協,在經過幾次媽媽溫和堅定的做法之后,她也會明白:媽媽是當真的。
不要因為被吵醒而對孩子發脾氣,也不要不耐煩或冷漠地對待孩子向你發出的需求信號。她還那么小,改變習慣需要時間和你的引導。咱們大人換個地方都有可能睡不踏實,對孩子來說,這樣的變化更是巨大,給她一些時間和耐心,充分信任她、接納她,孩子會給你回饋。
獨睡的孩子也可以很快樂。很多次,我悄悄站在門外,聽見里面的潼潼在歡快地大聲唱歌,有時候她想起什么事兒了也會叫我進去聊兩句,她習慣抱著她的小玩偶拍拍它們哄它們先睡覺,這樣的自在輕松,遠勝過一些陪伴而久久不睡的煎熬。
已經兩年了,我們都能一夜睡到天明的感覺,特別好。如果你也有這樣的需求和期待,就試試看,讓彼此都輕松,其實不難。
CR:林小暖bel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