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周大家一起討論了管理學的相關問題,比較一致的觀點是管理的本質就是激發善意,而根本目的則是提高效率。這周參考劉潤老師5分鐘商學院的內容,再將激發善意這個概念通過幾個直觀的例子進一步呈現。
? ? ? 盡力來自于本分,盡心來自于善意。激發善意,就是為了“雇傭整個人”。我們很難真正激發一個人,只能給他一個理由,讓他自己激發自己。同樣工作8小時,能做多少事,和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關系很大。
案例1:海底撈
? ? ? 有一家公司,人類都已經無法阻止了。這家公司就叫做:海底撈。江湖上,流傳著很多關于海底撈的傳說。比如有客人想把沒吃完的半盤西瓜打包,海底撈員工給他包了一整個西瓜。真是: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
? ? ? 這樣的服務,是任何標準流程無法具體規定的。之所以員工能這樣想盡方法打動顧客,是因為公司這樣想盡方法打動了員工。
? ? ? 海底撈如何打動員工、激發善意?農村孩子來到城市,公司會給他們培訓如何使用ATM機,如何坐地鐵。發工資時,公司會把一部分錢直接打給他們的父母,讓他們也感受這份榮耀。店長離職,就算去了小肥羊,公司都會給這個員工8萬元的嫁妝。如果是小區經理,給20萬。大區經理,送一家火鍋店,等等等等,據說數不勝數。
? ? ? 這樣對待員工,稍微有點感恩之心的員工,能沒有“善意”嗎?大家絞盡腦汁,出工、出力、出活。海底撈有近萬名員工,流動率保持在10%左右,而中國餐飲業的平均流動率為28.6%。
案例2:京東劉強東
? ? ? 比如劉強東。身價300億的他,每年都要選個日子,與庫管、配送人員一起吃果凍,再用果凍杯喝白酒。甚至,他還要找一天,親自送貨。據說有次視察員工宿舍,他怒了:我們的員工怎么能住這種地方。
案例3:順豐王衛
? ? ? 比如順豐的王衛。他的快遞員不小心把一輛車刮了,司機下車又打又罵,在網上引起眾怒。王衛公開說:我王衛向著所有的朋友聲明,如果這事我不追究到底,我不再配做順豐總裁!
案例4:美國西南航空
? ? ? 美國911事件后,航空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災難。雖然管理者們口頭上喊“員工是企業的最大資產”,但他們迅速裁員,砍掉近10萬的“最大資產”。可是,西南航空公司決定,雖然每天虧損三四百萬美元,但堅持避免裁員。西南航空的決定,感動了員工,激發了善意。他們更努力地工作,提出很多降低成本的建議。甚至,有的員工將自己的紅利和部分工資捐給公司,還有的員工在退稅支票上簽字,直接將錢轉到公司名下。
? ? ? 以上就是我們常常提到的一些案例,雖然這些案例在宣傳的時候可能存在一定的夸張或是只表現好的一面,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從中體會管理的真諦,其中有很多方法值得借鑒和參考,不僅是工作中,這些方法和真諦同樣適用與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管理學就像武功秘籍一樣,其中方法很多,如同武功招式,但是能讓招式發揮最大威力的核心則是我們的內功心法。
? 盡力來自于本份,盡心則來自于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