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者:K叔
今天上午陪著老大去上拳擊課。
因為下雨,來上課的只有兩個小朋友。我和他媽咪開玩笑,孩子們的課外班考驗的不光是孩子,還有父母
——風雨無阻這件事,真不容易啊。
這也是我們最近一直在給老大,叮當爺不斷講的一個詞:
堅持。
1、三分鐘熱度,是人的天性
小朋友的狀態總是起伏不定,前一天還說自己愛打拳,第二天死活都不愿意進教室;前一天還說要每天都畫畫,第二天恨不得把畫筆都給扔了。
叮當也一樣,就像打拳這件事,他從最開始地愛到不行,再到后來的死活不去,前后也就不到3節課的時間。最開始,我還覺得納悶,不就上了三節課嗎,有那么痛苦嗎?
后來跟著聽了一節課,才明白,小朋友想放棄,真的太太正常了。
因為本身學東西這件事,就是一件困難的事。小朋友最開始有興趣不代表一直有興趣,因為最初階段通常是最簡單的入門課,老師們帶著小朋友開開心心地入坑,但真的再往前走幾步,小朋友就發現:
“哼,原來這件事這么難!根本就不好玩!”
小朋友如此,我們大人又何嘗不是呢?
三分鐘熱度這件事,真的和年齡無關,趨利避害,半途而廢本來就是我們的天性。
2、要讓孩子盡早懂得,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回到叮當爺的拳擊課。
打拳可不是每天隨便打打就行的,一節課里,要跑步、蛙跳,一點一點扣那些特別枯燥的動作,還要一直跟上教練的節奏,一個走神就被大吼一聲,這和他腦子里想的“玩”截然不同。
遇到困難了,覺得不好玩了,然后哭著鬧著不上課了,家長們怎么辦?
去年我老爸也陪著老大上了一節拳擊課,回來以后就試探著問我:
“其實沒必要讓孩子一定要學這些啊,開心點就好嘛。你看孩子那么小,上課有點跟不上,要不就不要上了吧?”
我理解我爸的擔心,他害怕孩子太小,跟不上課程讓孩子陷入自卑的情緒。這一點確實是需要考慮的。
以下是我的回答:
“自卑的擔憂,我們會時刻關注,我們也在不斷地觀察和詢問叮當的感受,但從他的反饋來看,并沒有產生自卑情緒。”
接下來的是重點,不光是針對孩子的,也是針對我們大人的。
”雖然叮當經常會有厭學的情緒,甚至有時候會特別崩潰地拒絕上課。
對于家長來說,最省力的方式,當然就是放棄,不學就不學了,開心重要。
但是,這種處理方式一旦形成慣性,就會給孩子產生一種很壞的習慣:半途而廢。我們要孩子去上課,并不是一定要讓他成為拳擊冠軍,要做畫家,要做鋼琴家,我們是希望他能夠盡早的了解,學習這件事,是多么的不容易。
而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喜歡、討厭、喜歡、再討厭“的過程。當他理解了,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習本身就是痛苦的,學會面對痛苦時,要去勇敢的面對,并且堅持,這個道理才是我們真正希望他懂得的,而打拳好不好、畫畫好不好,根本不重要。”
3、自律就是勇敢地面對和解決痛苦
昨天晚上,整理書柜的時候,把那本落灰很久的《少有人走的路》翻出來了。第一次讀這本書應該都是10年前了,只記得兩個詞“自律”和“愛”。
而昨天一讀,一下子停不下來了,當年走馬觀花看熱鬧,現在重新去讀,發現原來我對于自律和愛這兩件事,理解真的太狹隘了。
只說自律這件事,契合今天的關鍵詞:堅持。
作者斯科特派克對自律的定義更富有內涵,而不是我們心中簡單的自控力而已。
他在書里的第一句話就是:
人生來痛苦。
而自律的人,選擇理解和接納這種痛苦,并且勇敢地選擇去想方設法解決痛苦。
換作叮當爺上拳擊課的場景,多么的熟悉啊!
當面對上課的痛苦時,自律的孩子會選擇面對痛苦,而不自律的孩子則會各種逃避。
有一次我開車帶著叮當爺到了學校門口,他哭著喊著死活不進去,我調動各種腦細胞,終于找到一個他喜歡的話題“馬拉松”。
我跟他講,我跑馬拉松的時候,也和你現在一樣痛苦,尤其是跑到一半的時候,看著好多叔叔阿姨都已經完成半馬了,而我還要再跑20公里,就和你現在一樣,特別想放棄。
小家伙聽進去了,問:”那后來呢,爸爸?“
我接著說:
“后來,爸爸就告訴自己一句話,逼自己一把。然后我就想象著有人推了我一把,我就接著開始跑了。最后跑完之后,特別開心,因為我把這件很難的事情完成了,就變成一個厲害的人了。”
叮當爺沒說話,若有所思。
我問:“要不要你也試試推自己一把,變成一個很厲害的人?”
小家伙攥緊拳頭,大喊一聲:“要!”
然后堅定地提著他的大拳包,跳下車,去上課。
4、“我做的這件事,是不是叫堅持?”
今天上課,只來了兩個孩子,然后教練就安排兩個小家伙來一次實戰。
對方小朋友和他年齡相仿,但是要比他學的時間久,看起來也更有天賦,他父親本身就是搏擊愛好者,叮當和那個小朋友的差距其實很明顯。
教練擔心叮當被胖揍一頓,就給叮當頭上戴了護具,然后就準備開戰了。
接下來,三個回合,就是叮當的表演——被胖揍表演。
即使帶了護具,叮當也完全不是對手,被拳打腳踢各種爆頭,幾次被直接KO。看得我和他媽咪在旁邊好難受,但也只能一直給叮當加油鼓勵。
在第二回合結束的時候,叮當爺眼睛都開始泛紅了,我特別心疼,對于叮當這種做不了第一就要崩潰的小朋友來說,被揍成這樣肯定內心特別崩潰。
被壓在身下的那個,就是堅強的叮當爺
我和媽媽鼓勵他:“叮當加油,你真的很勇敢,而且你打的越來越好了,你不要把臉和背露給他,多進攻。”
叮當忍著哭,用力地點點頭。
然后第三回合,叮當真的特別勇敢地開始反攻,雖然效果不太明顯,但真的看到小家伙在努力,在克服自己的恐懼,在用心地嘗試我們給他的建議,還真的把小朋友KO了一次。
三回合結束,叮當特別開心地跑過來說:
“爸爸媽媽,你看,我做的這件事情,是不是叫做堅持?“
我聽完,眼睛也紅了。
叮當,爸爸媽媽也要向你學習,我們為你驕傲!
堅持!
完
我是簡書作者kris,
85后/二胎爸爸/會計在讀博士/500強央企/減肥達人/馬拉松跑者
這幾年干過的喪心病狂的事有:
3年陪孩子讀了300本書/一年大山支教/半年拿到10個500強offer/2個月在職考上了財經類top學校會計學博士/半個月訓練完成首個馬拉松/1個月瘦了2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