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方簡介:
像刷朋友圈一樣「刷」應用,用戶可以從500多個應用中添加你感興趣的,并在一個頁面瀏覽它們的最新內容。
基于應用內搜索技術,全面索引Instagram、Medium等500多款熱門應用。一個頁面看盡優質應用的最新內容。每周都會支持更多新應用。
一、核心頁面展示:
二、整體分析:
1.豌豆莢一覽的市場定位:資訊聚合類的垂直市場/App界的RSS訂閱器
2.產品類型:平臺類產品,聚合各類app、微信公眾號的文章
3.產品階段:10-100階段,AppStore新聞(免費)排名45,豌豆莢市場內75w裝機量
4.產品側重點:用戶體驗和內在算法
三、主界面分析:
1.展示策略:
用戶進入app,默認進入tab1的頁面。在之前的版本中,是默認進入tab2最新更新文章的頁面。這樣做的考慮可能有這么幾點:
1)豌豆莢一覽的定位為一個rss閱讀器轉為文章類輕應用的平臺;
2)tab2的缺點是重點信息不突出,只是將所有更新的文章粗暴的展示出來,用戶沒法快速找到最想看的app中的內容。
2.底部圖標:
底部兩個圖標有兩個問題,一是弱化的太弱了,在之前默認顯示tab2時,用戶很難注意到底部的切換功能;二是tab圖標的說明性不強,用戶沒法一眼就明白這兩個圖標的意思
3.Tab1已添加的app:
在這個頁面中,主要有兩個功能:選擇應用進入,瀏覽內容和添加新的應用。存在的問題是,用戶關注的app少于11個時(iphone6的界面),頁面中就顯示不出添加新應用的圖標,這就相當于變相的削弱了添加應用這個功能了;
然后,當用戶關注的應用更多的時候,好幾屏的應用,就會引發一個后果:用戶很難找到想看的應用,這時候可以采取的策略:
1)應用可以拖動排序;
2)應用自動分類;
3) ? 應用可以手動歸入文件夾 。
優化后的頁面如下圖:
優化內容:
1添加應用的圖標移動到左上角
1每個應用圖標下,增加更新數量
2應用分類顯示并支持手動排序
4.Tab2全部文章 :
主要問題:一次性加載全部應用更新的所有內容,簡單粗暴,沒有任何推薦算法的優化,導致的問題是重點不突出,用戶容易陷入信息爆照的困境。
從實際效果看,簡單粗暴的聚合所有app更新內容并按更新時間排序不僅沒有解決信息噪音反而放大了。盡管一覽的內容瀏覽體驗已經做的足夠出色,但是仍然沒法從根本上解決內容閱讀的場景感。---來自知乎用戶
可能的解決方案:
1)自動算法:類似今日頭條,根據用戶打開文章的類型,重新排序,前排展示用戶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2)用戶手動選擇優先顯示的app,或者根據用戶tab1的app排序來顯示
條目分析:
條目頂部包括了:文章來源的App名稱和板塊、功能操作按鈕(刪除app、刪除該app此板塊的更新);
條目主要區域是文章標題、首行內容、圖片,條目采用左文右圖的結構,因為是抓取來的文章,圖片放在右側是沒問題的;
條目底部是更新時間和收藏、分享數量,但是由于這些都是最新推送的內容,往往收藏和分享的數量都為0,所以就造成了比較尷尬的局面,用戶刷了好幾屏,基本都是0分享0收藏的文章,所以建議去掉收藏分享的展示。
5.Tab1 App詳情頁 :
存在的問題:此頁面有兩個進入路徑,一是tab1頁面點擊app圖標進入,二是添加新的app時,點擊app進入。針對第二個路徑,用戶進入詳情頁是想進一步了解此app的情況,此時App介紹只有一句話,過于簡單,用戶缺乏足夠的信息來決定是否添加此app。
調整建議:頂部的app介紹可以兩段式展示,路徑一進入時,只展示現有的信息,路徑二進入時,展開更多的信息,如:AppStore中的簡介、熱評等。
6.Tab2文章詳情頁 :
問題1:收藏功能。
豌豆莢一覽中,每個條目、每篇文章中都充滿著【收藏】這個功能,但是用戶卻到不到收藏的文章在哪里查看,所以這個一個很嚴重的功能設計失誤。
問題2:缺少評論
每篇文章下只有相關的文章鏈接,沒有抓取到評論內容,這恰恰是很多用戶想要看到的東西
7.整體結構設計與交互分析 :
問題點1:結構混亂
從tab1、tab2頁面中可以看出,在這兩個頁面中,豌豆莢一覽將:搜索、添加新應用、更新、快速設置等常用的功能和優秀頁面隱藏的很深。新手用戶往往很難發現這些功能的入口在這里。不是把玩很久,壓根不會注意到一覽之選、用戶最愛、隨便看看這些都在哪。
問題點2:操作不便
夜間模式、離線下載、更新全部內容,這些都是用戶高頻的操作。豌豆莢一覽卻將這幾個功能隱藏至很深,導致很多用戶壓根就發現不了這些便捷操作
交互優點:
豌豆莢在閱讀的過程中的優化適應了快速的閱讀,點擊進入文章后,左右滑動可以切換上/下一篇文章,文章頁面劃到最下端繼續下滑可以回到頁面,閱讀體驗十分流暢優秀。
四、豌豆莢一覽生態分析:
豌豆莢一覽是豌豆莢旗下的一款應用聚合類的閱讀軟件,和他同級別的產品還有如下幾款:
一覽:直接瀏覽應用內容,包括已安裝應用+未安裝但感興趣的內容。這意味著不必逐個打開知乎、豆瓣、36kr,而可以在一覽上直接消費。沒錯,一覽無余;
snap效率鎖屏:回電話、短信、郵件,處理app推送,都不必解鎖。還可以很方便的打開常用app;
開眼:提供很有逼格的視頻,一般時長較短,創意犀利,效果超棒;
游戲日報:每天一個好玩的游戲介紹,喜歡就可以下載來玩,逼格依然較高;是游戲分發的延伸
可以說豌豆莢整體的內容分發已經觸及到:內容、視頻和游戲,并且控制了手機最常見的狀態——鎖屏,可以說豌豆莢到今天已經構建了一個完整的手機內app生態。
這樣整體看來,豌豆莢其實和微信很像。區別是,微信做的是人層面上的生態系統,而豌豆莢,做的是app層面上的生態系統。豌豆莢的未來其實很有想象空間~
五、一句話總評:
豌豆莢一覽是豌豆莢生態系統里的重要一環,輕應用概念中的佼佼者。但是具體界面的結構設計和交互設計還有很多細節問題需要改善。
注:文章部分內容引用自知乎,涉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