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18年還有72天,自從我關注了行動派公眾號,它每日更新的文章我都會去翻閱,就好比今天我看到的這篇文章一樣,“我為什么不建議你在家里工作?"作者陸JJ,它的標題已經深深吸引我,為什么不能在家工作呢?作者說出了我平時常犯的錯誤。
第一,家是偷懶成本最低的地方,自打我搬出來租房子住深有體會,下班回到宿舍本想利用晚上時間看看書充實自己,卻發現自己總有不少的誘惑等你,或者拖延癥又犯,”等一下再工作吧,吃個水果補充維生素?!薄巴凵?,這個電影好看看會兒,明天再看書吧”“誒呀,今天好累??!不想看書了."等等一系列事情,我發覺自己的拖延癥更嚴重了。
第二別想在家學好,正如別想在家自習室睡好。環境真的很重要,正如作者說的能給人喚起一種神圣的儀式感,從而促進人類進行符合環境性的行為。躺在床上,不可能工作好,學習好。所以作者會選擇圖書館,咖啡店等氣氛適合靜靜的看書和工作。
第三人都是社交動物,你也不例外。成長的路上是孤獨的,但人是注定要與人產生連接的。不得不與人交流。面對面的溝通更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真正理解。
第四好像在家你會更憂郁一點。說到這點,自己也感覺到心情會比較低落一些,腦子會胡思亂想,特別是晚上和睡覺前滿腦子想些亂七八糟的事,而且特別容易焦慮。有種迷茫的感覺,我想我應該要走出這個房間,呼吸一下外面的空氣,接觸一下大自然,約上幾個好朋友談談心聊聊境況。
第五優秀的人更喜歡到處浪,這是我想成為的目標,以前在家的時候我也是個宅女,每逢休息的時候,都喜歡在家睡個懶覺,上午睡過了,下午慢慢爬起來洗完吃飯,再看看電視劇就一下午過了。一天過的也就沒意思了。
說到這幾點也是希望自己能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家是溫馨的,舒服的,不適宜工作的,但未必每個人都會是如此。每個人的生活狀態不一樣,而這幾點是我值得去學習,我想慢慢去改善自己的,跳出舒適區,挑戰新事物,接觸陌生人。愿自己不再那么焦慮,不再那么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