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實在是神奇的東西,
零到一百歲的人都能從中獲得樂趣。
如果寶媽和繪本相遇,會發(fā)生什么呢?
汪培珽,兩個孩子的媽媽。
把繪本故事當牛奶 “喂”給孩子:
孩子小學(xué)前,每天早中晚,外加午睡和晚上睡覺前,都會在孩子喝牛奶和水時,在旁邊給孩子念繪本,常常一念就是40分鐘,1天5次就是3小時。
這是她和孩子彼此都喜歡的生活方式,因為被繪本喂大,一雙兒女無論學(xué)習(xí)還是生活,一直都讓她很放心。
她還把自己“喂繪本”經(jīng)驗寫成兩本圖書《喂故事長大的孩子》和《培養(yǎng)孩子的英文耳朵》,被小S等眾多明星父母推薦。
日本媽媽佐騰亮子,陪伴四個孩子考上以難考著稱的東京大學(xué),在孩子0-3歲時,繪本是她進行啟蒙教育的法寶。
“在每個孩子滿三歲前,我都給他讀過一萬冊繪本。”
她聽說無論什么領(lǐng)域,只要腳踏實地的積累一萬次練習(xí)和經(jīng)驗,就能實現(xiàn)飛躍性的成長,收獲卓越成績。
就以“一萬遍”為目標,為四個孩子讀繪本,對那些被孩子要求“再讀一遍”的繪本,更是格外留心。
繪本有益于培養(yǎng)孩子對語言的感受能力, 但對于佐騰亮子而言,那只是必然的額外收獲。她最看重的,是聽讀繪本能夠豐富孩子的內(nèi)心,加深孩子的思考。
有的媽媽,利用繪本對寶寶進行英語啟蒙。
吳敏蘭,臺灣著名的繪本推廣專家,哈佛雙語教育碩士,也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從小,她就跟著外交官父親在世界各國生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長大的她,學(xué)過七種語言。
她主張在幼兒階段,帶著孩子“玩”英文繪本,借著親子之間的游戲,讓孩子領(lǐng)略語言學(xué)習(xí)的趣味。
她開的英語啟蒙書單,被許多媽媽奉為“第一本英語啟蒙入門指導(dǎo)書”,影響非常大。
周兢,我國學(xué)前教育權(quán)威教師。
她認為嬰兒階段開始的圖畫書閱讀,實際上兒童閱讀習(xí)慣建立的最初經(jīng)驗,也是兒童學(xué)習(xí)習(xí)慣的養(yǎng)成的開端。
她的孫女出生第一個月,開始“閱讀”黑白圖畫書,漸漸過渡到彩色圖畫書、聲響書、觸摸書……
在幾個月內(nèi)閱讀了幾十本圖畫書的過程中,周兢驚喜的發(fā)現(xiàn),孫女開始有自己特別喜歡并反復(fù)閱讀的圖書:
?4月齡時,樂意自己翻閱圖畫書;6月齡時,能跟隨大人翻閱圖畫書;7月齡時,圖畫書成為她的依戀物……小孫女越來越多地理解書中形象和內(nèi)容。
也許你會說,上面三位都是高知家長,普通家長繪本碰撞出火花嗎?能!
我,初中學(xué)歷,大齡全職帶娃,是那種沒錢、沒文化的底層媽媽。當媽后才接觸繪本,原因說來特別寒酸——為了打發(fā)時間和省錢。
我住的那個小區(qū),任何一個寶寶,都比我的孩子擁有的多,成箱的玩具、一柜子的新衣、有的上早教班、有的上興趣班……讓我心酸又愧疚,因為我無法給予那么多。
不如買書念給孩子聽,書比玩具便宜,還能一遍遍反復(fù)閱讀——那時,我根本沒想到,這個決會給我后來的人生帶來什么變化。
孩子把我念書給她聽,當做我在跟她對話,我念幾句,她就嗯嗯呀呀的回應(yīng);我把書里的畫面夸張的演出來,立刻能引得她開心大笑。
在我懷里看書時,她的視線會長時間停留在畫面上,一邊用手指指點點。
一天的時光,就在吃、睡、讀中消磨,以前帶孩子總覺得疲憊,愛抱怨,接觸繪本后,覺得育兒時光變的特別有趣、溫暖。?
孩子一歲多時,同齡寶寶大多只會說簡單的疊詞,她卻像炮竹一樣噼里啪啦往外蹦短詞短句了。
讓我欣喜的是,很多都是來自繪本中的詞句,而且,她常常能把現(xiàn)實中的一幕和繪本聯(lián)系起來。
孩子把我念書給她聽,當做我在跟她對話,我念幾句,她就嗯嗯呀呀的回應(yīng);我把書里的畫面夸張的演出來,立刻能引得她開心大笑。
在我懷里看書時,她的視線會長時間停留在畫面上,一邊用手指指點點。
一天的時光,就在吃、睡、讀中消磨,以前帶孩子總覺得疲憊,愛抱怨,接觸繪本后,覺得育兒時光變的特別有趣、溫暖。?
孩子一歲多時,同齡寶寶大多只會說簡單的疊詞,她卻像炮竹一樣噼里啪啦往外蹦短詞短句了。
讓我欣喜的是,很多都是來自繪本中的詞句,而且,她常常能把現(xiàn)實中的一幕和繪本聯(lián)系起來。
春天看到毛毛蟲,她會說“它剛吃了一片又嫩又綠的葉子”《好餓的毛毛蟲》
睡不著時,她會說 “我怎么也睡不著,我要出去走一走。”《小羊睡不著》
看到灶臺上沒放端正的盤子,她會說“好困的架子上,好困的盤子。”《好困好困的故事》
四歲時,她看到拖拉機在地里播種,發(fā)出感嘆“看,拖拉機在為世界做美麗的事!”那是《花婆婆》里的文字。
有次她看到公路上一排排的掃雪機,驚呼“媽媽,這有很多凱迪呀!”《凱迪和一場很大的雪》。
這一意外收獲,使我決心把繪本閱讀堅持下去,也使我對學(xué)前孩子的成長發(fā)展有了興趣,開始閱讀育兒類相關(guān)書籍,才明白:
原來,和孩子共讀繪本,竟然在無意中,滿足了嬰幼兒的發(fā)展需要!
而共讀帶來的愉悅,又讓我深感“媽媽”這一角色意義重大。那以后,我再未因為自己是“窮媽媽”感到自卑,暴躁的脾氣也變?nèi)岷土恕?/p>
2018年,我在網(wǎng)上看到一則關(guān)于“繪本講師初級”的培訓(xùn),由深圳微微學(xué)院在重慶舉辦,毫不猶豫的報名了。
我很好奇,為什么繪本能令我和孩子改變??要如何讀繪本,才能帶來更多收獲?堅持讀下去,又會發(fā)生什么樣的不同?
我太想弄清心中的疑惑,直覺告訴我,與繪本親密接觸是不會錯的——果然,三天緊張的學(xué)習(xí)令我即感到新鮮又感到不適。
讀完繪本《火車快跑》,帶她專程坐趟火車,教她如何買票取票,如何準備一場旅行。在火車上,牽著她的手,參觀廁所、飯廳、臥鋪和硬座是什么樣的,鼓勵她和乘務(wù)員說說話……
讀完繪本《圖書館里的獅子》,就帶孩子去圖書館,體驗如何借閱、還書;
讀完繪本《博物館》,專門跑到隔壁城市參觀博物館;讀《沙漠里的聲音》,帶她去善鄯縣的庫木塔格沙漠。
這樣的繪本閱讀,使得帶娃的每一天都無比充實,孩子越發(fā)的喜愛繪本,漸漸的,養(yǎng)成了無論去哪,都要在包里裝幾本的習(xí)慣。
通過繪本閱讀,她“無師自通”認了很多字,幼兒園大班時,已經(jīng)能夠獨立閱讀繪本和簡單的橋梁童書。
?如果說參加繪本講師初級講師培訓(xùn),是為了能給女兒講好故事,那么,去深圳本部參加中級講師培訓(xùn),則是為了能療愈自己。
學(xué)習(xí)繪本相關(guān)的理論、學(xué)習(xí)如何在眾人面前講故事、學(xué)習(xí)如何讀繪本、如何寫作業(yè)……
林林種種都讓我有種被揪出舒適區(qū)的強烈感受,還有人生被重啟的震撼感。
給女兒講故事有了技巧,還常常到幼兒園給小朋友講故事,開始閱讀繪本理論方面的書籍,了解繪本發(fā)展的歷史、現(xiàn)狀。
每天堅持至少2小時用在繪本相關(guān)的學(xué)習(xí),寫閱讀筆記、設(shè)計繪本的延伸閱讀形式,并和女兒親自實踐和感受:
讀完繪本《火車快跑》,帶她專程坐趟火車,教她如何買票取票,如何準備一場旅行。在火車上,牽著她的手,參觀廁所、飯廳、臥鋪和硬座是什么樣的,鼓勵她和乘務(wù)員說說話……
讀完繪本《圖書館里的獅子》,就帶孩子去圖書館,體驗如何借閱、還書;
讀完繪本《博物館》,專門跑到隔壁城市參觀博物館;讀《沙漠里的聲音》,帶她去善鄯縣的庫木塔格沙漠。
這樣的繪本閱讀,使得帶娃的每一天都無比充實,孩子越發(fā)的喜愛繪本,漸漸的,養(yǎng)成了無論去哪,都要在包里裝幾本的習(xí)慣。
通過繪本閱讀,她“無師自通”認了很多字,幼兒園大班時,已經(jīng)能夠獨立閱讀繪本和簡單的橋梁童書。
?如果說參加繪本講師初級講師培訓(xùn),是為了能給女兒講好故事,那么,去深圳本部參加中級講師培訓(xùn),則是為了能療愈自己。
有一天,我讀了繪本《外婆住在香水村》,還未讀完,淚如雨下——我想到了自己的母親,她在我不足一歲時離世。
我對她沒有任何記憶,我以為自己對她毫無感情,我的成長走了很多彎路,內(nèi)心總是充滿深深的不安……
當了媽媽后,更加不安——沒被媽媽愛過的我,不知道要如何去愛自己的孩子,常常被一種無法言說的焦慮、忐忑攪擾。
奇怪的是,每次讀完讓我落淚的親情繪本后,就覺得內(nèi)心的恐慌少了許些。我不知道這是什么,但隱約覺得繪本是療愈童年的一劑良藥。
中級的學(xué)習(xí),為我打開了另一翻天地。那些來自繪本一線的資深老師,對繪本的深情、專業(yè)、分享令我大開眼界,他們的教授讓我明白:
“繪本好看,因為有圖;繪本難懂,因為看圖;繪本誰都可以讀,因為誰都能看見圖;繪本永遠都讀不盡,就因為圖就是無窮境的沙漏。“
除此外,還接識了眾多和我一樣喜愛繪本的寶媽、收獲了眾多的鼓勵和熱情:
我永遠記得我們幾個寶媽的徹夜長談;
永遠記得一位寶媽送我一本她喜歡的圖書《牧羊少年的奇幻之 旅》,說我定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天命。
永遠記得一位博士寶媽帶我在深圳書城參觀,告訴我人生無限可能,無論身在繁華的霓虹,還是偏遠的孤寂。
永遠記得阿渡老師說的那句話——把繪本閱讀堅持下去,你會嘗到甜頭,有了甜頭,你就會更加堅持。
中級學(xué)習(xí),讓我學(xué)會了主題閱讀、學(xué)會如何選擇自己需要的書、學(xué)會確認自己,做個學(xué)習(xí)型寶媽,育兒育已。
我愈發(fā)喜愛給小朋友講故事,在家開展周末故事會,組織小朋友聽故事、談故事,演故事,回鄉(xiāng)下時,會刻意帶些繪本。
我曾在昏暗的路燈下,給從未見過繪本的小朋友念故事,孩子們的專注令我感動、感慨;
我曾為一位哈薩克族小女孩籌集了近百本繪本,她欣喜又羞怯的神情,使我欣慰、又感到鼓舞。
利用繪本閱讀,引導(dǎo)女兒從三歲開始進行口述日記,在家就把幼小銜接做扎實,順利過度一年級,使我成為不內(nèi)卷、不焦慮的媽媽。
漸漸的,我也開始練習(xí)寫繪本故事,和出版社有了初步接觸,這些年陸續(xù)聆聽了一些繪本大咖作者的分享,使我深切體會到柳田邦男的那句話:
“人到了后半生,更應(yīng)該總是把繪本放在身邊,慢慢地,用心的閱讀,在只顧工作的奔忙中遺忘了的那些珍貴的東西——幽默、悲傷、孤獨、相互扶助、別離、死亡、生命,會像烤畫一樣浮現(xiàn)出來。”
在中國繪本講師首屆年會上,我受邀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也聽到許多別人的故事,最大的感觸就是:
繪本會為熱愛它的人,打開人生新天地,使得大人和孩子互相影響,彼此成就。
今年,是我陪孩子共讀繪本的第8年,我決定做一件大事:
在今年6月的端午節(jié)(我女兒生日)組織一次新疆區(qū)的中級繪本講師培訓(xùn),邀請繪本講師訓(xùn)練營導(dǎo)師團隊來疆授課。
即是給女兒的生日禮物,也是給自己一個交待,還能使更多家長、幼教從業(yè)者能嘗到繪本帶來的甜頭,成為更好的自己,為孩子的人生打上溫暖的底色,為人生添彩。
對我來說,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您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