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娛樂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多,與之對應的,綜藝類的電視節目也就越來越受歡迎。隨著各種各樣的歌唱類節目的盛行,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靈魂歌者,他們或唱功清奇,或表情獨特,總之,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一唱而紅”。
實際上,我們所熟悉的中醫也是一名靈魂歌者,這個“靈魂歌者”不是說它的歌唱有多令人印象深刻,而是說,它對人靈魂的歌頌與贊揚。
隨著科技的發展,西醫及西醫思想占據了我們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比重,有時候人們拿西醫和中醫進行對比,甚至默認西醫就是醫學的代表。實際上,中醫是一門研究人的有機整體的醫學,而西醫是研究人的局部零件的醫學,雖然兩者之間存在某些意義上的互相影響,但兩者的理論并不相同,因此,試圖從一方理解另一方,就好比對牛彈琴,兩者的出發點不同、理論基礎不同,肯定是理解不了的。
學習中醫,我們首先作一個假設,就是在人體這個肉體的基礎模型上,還有一層能量的模型。這個模型,我們假設就是“靈魂”。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稱中醫為“靈魂歌者”。人體的控制中樞是大腦,而靈魂的控制中樞是心。注意哦,這個心,不是心臟的“心”,而是心情的“心”。
身體與靈魂,通過一層“膜”來連接,這層膜就是三焦膜。三焦膜上布滿了經脈,當然也包括三焦脈本身。經脈遍布全身,并且影響著經脈經過的身體。經脈中的穴位,相當于能量在經脈中運行的基地或者站點。而在靈魂的能量系統中,由于不存在真實的肉體模型,因此中醫體系中提出了“五臟六腑”,對應著肉體系統中的五臟六腑及其他的器官等部分。
而在肉體上,也有一整套維持肉體運作的能量,通過消化系統及血液循環系統從外界獲取能量并排泄代謝下來的廢物,并通過肺及血液循環系統與外界交換氣體。這個是靈魂系統之所以存在的基礎,是靈魂的“家”。如果肉體Game over了,靈魂也會隨之魂飛魄散。因此,對于非疾病的傷害,例如人體的外傷,西醫某些地方比中醫強很多,但是對于人體內科病的話,自然是中醫的效果比較好。
現代醫學在二三十年前判斷人生死的標準是看有沒有心跳,有沒有呼吸。但是后來發現好多沒有心跳、呼吸的人過了很長時間又被搶救過來了,所以就把判斷死亡的標準改成腦死亡。而中醫認為,當一個人失神以后,盡管他的肉身還在走,還在動,還在吃喝拉撒,但是他已經死了。正如臧克家的詩中所述:“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
總之,談到中醫和西醫,我的個人看法是:西醫治表,中醫治本;西醫治病,中醫治人;西醫治魄,中醫治魂。
“啊,你聽我的聲音多么響亮,那是靈魂在歌唱”中醫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