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找我的下一部電影。上一部是《Stuck in love》(翻譯為《作家》),因為我深深被里面所抒發的情感吸引了,也許是最后女兒與媽媽的和解,也許是爸爸教孩子寫作,也許是劇中一直充滿的文藝和叛逆氣息,每個人的關注點都不同,而這部劇的核心就是心靈的觸碰,這是我當初最缺失的東西。
那時候我會去海邊走走,循環聽著電影里的音樂,比如standing by you……非常符合我的心境。那一刻,我似乎知道,我一直這么焦慮下去,特別不正常——我不找男朋友,我跟父母吵架,我和朋友們很疏遠,我似乎裹在了一個漩渦里面出不來。最后我去做了心理咨詢,直到年初,還和小平老師有聯系。我想解開心結,靈性成長遇到了卡頓,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下心理背后的原因。但是,我一邊抱怨生活,一邊找原生家庭的錯,最后還是沒有好起來。
當一個人開始尋找自己的時候,她沒有特別好的方向,悲劇就開始了。從2018年出走到現在,2年了,我做得非常差勁,也有了微弱的收獲。我發現了自己的急躁和自我懷疑,也堅定了我寫作療愈和鏈接他人的決心。沒錯,這兩年內,我把物質水平降到了最低,終于慢慢尋得了自己的節奏,不用作計劃,也不依靠意志力,而是真實的自我接納。
一切像是新生,一切又回到了起點,可是這兩年,真的太久了。它是我生命的6%。
從今天起,我想選擇一部新的電影,讓它來幫助我看清想法。選了又選,差點以為是《神器女俠》,不過我還是很快否決了,你理想化的東西,一定不是你現在所擁有的,更不是你現在所需要的。否則,會變成吃瓜看劇,你成了欣賞者、鼓掌者,卻無法參與和感受。
今天早上,大腦里浮現了《戰爭與和平》這部電影,第一次對它的印象是,真是一部厚重的巨型著作?,F在看電影,發現還是一部華麗的國家史詩。里面的確有我討厭的鏡頭,但是我并不討厭里面的任何人。我也不討厭俄國,不討厭演員們,他們都有我喜歡的華麗和活潑。我要一遍遍看到“他們”,最終接受我應該去做的,接受我應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