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晚,最讓觀眾關注、期待的節目是什么?
沒錯,小品,和那些歌舞啥的比較,大家更喜歡一家人在一起看著喜劇小品笑出聲的感覺,每次春晚都是眼巴巴地等著小品出現。
不過,自從有了《歡樂喜劇人》之后,大家就不用這樣翹首以盼了,每周都可以看到各種不同風格和類型的喜劇表演,可以說是相當的爽了。近些年來,喜劇作為大家都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形式愈發的豐富。
之前有小沈陽的反串派,一條紅色蘇格蘭短裙的形象深入人心。
近些年又出現了沈騰的才華派,扎實的劇本,一本正經地搞笑,每次都能引爆全場。
還有在《歡樂喜劇人》的舞臺上走紅的宋小寶的耍賤派,一句“雨露均沾”真是讓人覺得又搞笑又欠揍,賤氣十足有木有!
岳云鵬的賤萌派,一張plus的大臉自帶笑點,隨便一個小表情就讓人覺得渾身是戲,著名的“表情包生產廠家”。
形式的豐富對于大家來說是好事,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在《歡樂喜劇人》的舞臺上,如今喜劇居然還出現了偶像派!
相信大家很容易就猜出來,小鑒說的就是喜劇界的顏值擔當——張云雷。
瞧瞧這偶像劇男主角般的外形,實在是很難把他和喜劇聯系到一起,尤其是跟其他說相聲的對比過之后。
張云雷這樣的顏值就是喜劇界的一道清流,因此當他有粉絲把他唱的一段《探清水河》發到抖音上的時候,他忽然就火了,這個帥小伙把大家熟悉的曲目演繹出了年輕人別樣的味道,而且好聽到讓人覺得耳朵能懷孕。
后來上了《歡樂喜劇人》,他的人氣更加是勢不可擋,粉絲天天都在漲。連小岳岳都戲謔,大家都更喜歡張云雷了。
在最新一期《歡樂喜劇人》半決賽表演前的vcr里,張云雷也說了,“感覺自己和以前不一樣了”,眼里的喜悅仿佛要溢出來。看起來是一個很好的勢頭,年輕人前途無量。
在和他相關的微博底下,粉絲一片贊譽,像極了當下流量小生的微博底下會出現的評論風格,人氣不言而喻。
但是,與此同時,大家或許也要思考一下,張云雷的實力真的可以擔得起他的名氣嗎?或者說,他的火對于喜劇界是好是壞?
大家之前看見的喜劇演員外形都不是那么出色,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恰恰是喜劇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
柏拉圖認為人類“發笑”的心理動因中,存在著一種略帶惡意的欺軟怕硬和幸災樂禍,這是人類并不那么正面的本性之一,但卻是無可回避的喜劇心理學源頭。
霍布斯認為,在不至于令人恐懼的滑稽人物面前,觀眾會產生一種鄙夷感,獲得一種優于他者的“突然的榮耀”,從而才能夠放松發笑。
因此,喜劇一般描寫觀眾感覺上低于、弱于自己的人物,包括丑人、怪人、蠢人,包括其他有性格或心理缺陷的人,也就是中國傳統戲曲中的丑角。
張云雷的出現,打破了喜劇這一傳統的基本設定,這對于喜劇感來說是一種弱化,但是,只要自身實力夠強,外形上缺乏的這點“喜感”,是可以彌補的,我們不妨看看張云雷是不是做到了這一點。
張云雷此次在《歡樂喜劇人》半決賽上表演的,是自己的拿手好作《探清水河》,看得出對這次半決賽很是重視。
這是發生在清末民初時的一對年輕人為愛殉情的悲劇故事,有點類似于《孔雀東南飛》。
但是現在,大家在《歡樂喜劇人》的舞臺上看到它,有沒有覺得有些怪異?有些不合時宜?一個悲傷的故事怎么能用來逗人發笑呢?
這是第一重質疑。
好吧,撇開這個不談,我們就事論事地看看這個《探清水河》究竟改編得怎么樣。
大家都說,好的喜劇是讓人笑中帶淚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喜劇只是另一種形式演繹的悲劇。所以說,在《歡樂喜劇人》的舞臺上非要演《探清水河》也不是絕對不可以,關鍵是,得能夠讓人充分的發笑,這是喜劇的基本要求,然后用這種笑來形成一種對比或反差,把原故事的悲劇感引人共鳴地展現出來。
開頭是張云雷扮演的小六牽著大蓮的手,唱著《探清水河》的小曲走了出來,這一段倒是挺讓人覺得賞心悅目的。
但是歌聲落下開始對話的時候,就會覺得,這個笑點設置得有些“尬”,比如“大蓮”故意說成“大臉”,反正小鑒是沒覺得哪里搞笑了。
聽聞大蓮說自己的父親要讓她嫁給大帥的兒子,兩人約好私奔。后來小六讓大蓮要假裝開心地回家,大蓮就真的無比歡脫地跑了,夸張的表情和動作倒是有點搞笑的意思,但也僅此而已了。
之后就主要是大蓮在家里的故事了,和父親的爭吵,大帥前來提親,這個故事,真是一點懸念都沒有。中間設置的四個兒子用F4的音樂出現等等笑點的設置,都讓人覺得有些刻意。
最最主要的是,這些前面的喜劇部分并沒有起到一個讓最后的悲劇結尾更加動人的作用,就是忽如其來地,小六來為婚禮伴奏,正好看見了大蓮。
最后大蓮殉情了,小六獨自一人站在聚光燈下,表情足夠悲傷,更像是他一個人的獨角戲,觀眾似乎就沒這么入戲。
所以要說張云雷這次在《歡樂喜劇人》半決賽上的這個表現,小鑒覺得還是有些差強人意的。
和岳云鵬半路出家不同,張云雷是實打實的打娃娃腿兒起來的,從小練功吃過不少苦。郭德綱老師說小時候張云雷背詞,錯一個字一個巴掌。
從小從藝的他極擅長太平歌詞、蓮花落、評戲等傳統唱段,主要作品:《白蛇傳》、《太公賣面》、《擋諒》、《鷸蚌相爭》、《羅成算卦》等。后來最圈粉的是他演唱的吉他版的《探清水河》和《北京》,以及《相思賦予誰》。
據說德云社九字科以下的弟子,都是跟小辮兒或是跟他的影像資料學的,他演唱的太平歌詞已經成了德云社的模板,被稱為“太平歌詞老藝術家”。
可以說,在“唱”這一塊,張云雷確實是不錯的,基本功很扎實。但是相聲講究“說學逗唱”,似乎他在“唱”這一塊嚴重“偏科”了,其他方面弱很多。
從這次他在《歡樂喜劇人》舞臺上表演的《探清水河》就能看出來,只有唱的部分稱得上不錯,除此之外,用一個業余觀眾的話來說就是——無感,或者說,不好笑。
但是,只要是他的表演,無論表現怎么樣,底下必定是一片歡呼叫好。在《歡樂喜劇人》的現場,郭德綱老師讓張云雷唱點粗獷的,他來了首《征服》。
一開嗓全場女觀眾尖叫不已,確確實實是被“征服”了,微博底下的粉絲更是一通“自我高潮”,真讓他們“服毒”估計都愿意。
德云社的演出現場,他甚至不用開口,就憑被九郎拎著衣領呆萌的模樣,就足夠粉絲yy很久了,點開視頻會發現,臺下的女粉絲簡直叫到要昏厥了。
甚至連口誤在粉絲眼中也是一種萌點,“高端大氣上檔次”變成了“高端大次上檔氣”,粉絲覺得這叫“云雷體”。
是不是感覺到似乎有些不對勁了?好好的一個角兒生生的被粉絲捧成了愛豆,變成了一言一行都能被“無腦夸”的流量明星。
其實張云雷之前在《歡樂喜劇人》上的表演就并不如大家想象中出色,相較于九郎,他顯得十分的拘束,感覺很多時候放不開,表現得并不如在德云社的時候。說實話,正經科班出身的他不該只是這個水平。
這究竟是什么原因,小鑒不好說,是顏值束縛了他嗎?也不好說。
但是不得不問的是,喜歡張云雷的人有多少是奔著他的顏值而來,又有多少是奔著他的相聲功底而來?
若是因為前者,這對于喜劇界來說,還真不是一件好事,這一點,郭德綱老師早就說得透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