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你不止一次地,在課堂上談及“我的理想”這個話題,不知道你還記得多少答案?
“我的理想是當一個窮人。”我不記得我曾經怎樣回答過老師,但我記得,《長江七號》電影里小迪的答案。小迪面對黑板上“我的理想”幾個字,在眾多高遠的“理想”不屑里,慢慢地站起來,很篤定地回答。“因為我爸爸說,只要不說謊,不打架,就算是窮人,也同樣會受到別人的尊重。”全班愣住了。
屏幕前的我,也被這個鏡頭深深觸動——理想哪有什么高下,只要真誠,一樣可貴,都值得善待和尊重。而最好的善待和尊重,就是讓夢想在諸多努力的細節里,扎根生長,開花結果。
王寶強,這位深受大家喜愛的影視明星,沒出名之前,他只是眾多北漂一族中的一員,沒有受過任何與演員相關的培訓,也沒有一點點成功必須的“社會資源”,甚至沒有一個“城里人”親戚,唯一有的只是一個要擺脫窘迫生活的夢想,還有他做少林寺俗家弟子六年里的每一次早起,每周兩次素質訓練跑過的“半馬”,有他北漂時做群眾演員的點滴積累……都說許三多這個硬漢,是他演繹的最好的角色,其實不過是他本人之前所有“不拋棄不放棄”的細節,散發出的光而已。
那些你平素里堅持下去的點滴,一定會讓夢想,迎來了高光時刻。我記得上小學時,班里有一個男同學,又黑又瘦,極不起眼,就連成績,也是慘兮兮的,尤其是語文,從來就沒有及格過。破天荒的,一次測試他及格了,老師獎勵了他一本書,還說下一次,他一定能考到八十分以上。從那以后,他像是換了一個人,下課就捧著書讀,我們的嘲笑,都被當成了背景音樂。
結果并不意外,因為努力從來不會被辜負。心懷目標的他,語文真的考到了八十分以上,那一刻,我們才明白,他臉上燦爛的笑容,是每一滴辛勤汗水匯成的彩虹。
其實,“理想”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做好點滴細節,讓它燦爛你的夢想。
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