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糾結困惑
去年年終到年初,一直在猶豫與彷徨中,對未來的方向雖然有,確沒有堅定到底是不是該一直走下去還是轉型。
社會的發展隨科學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快,我不知道過去畢業后就從事了半生的職業是否還需要繼續走下去,我問自己內心是否能開心從投開始另一個行業的外貿生意,我曾想就這樣老老實實的熟門熟路的再在這個行業繼續做10來年,小日子也好過,加上老巴推薦被動投資指數和房產投資,財務保障總還有的。
但當我嘗試著走回老路,我確提不起一點興志,確是感覺疲憊。笑來老師說人7年一輩子,前年我就開始放棄這方面的發展,開始新的嘗試,希望能找到自己喜歡而且可以一直從事的事業,直到這兩天,看了吳軍老師的未來的有潛力的職業,心中霍然開朗。
人有很高多輩子可以活,沒有理由不朝前,人的生命意義之一就是嘗試體驗新的東西,也包括新的發展的行業。
二,目標尋找
之前糾結一方面是無法割舍過去美好的時光,對未來新的行業最起碼也要3-5年的學習期,心就不免悲觀,這幾年收入會下降,就而吳軍老師今天提到悲觀主義的來源于人對于自己的過度自信,過高預期與對現實的差距,會覺得自己的能力有限做不好而產生悲觀。
回想笑來老師的書《與時間做朋友》,要活在未來,現在的學習耕種期,就是突破舒適區是為了造就未來更好的自己,過去的我是因為過去積累而成,也是時代的運氣。
從2001年加入世貿,外貿業迎來蓬勃發展,是個好行業,我是被動卷入這個行業只因為當初考了個六級證書。到如今,最近看到的幾份資料,出口消費只占了國民總值的10%;現在國內消費升級服務也業占了60%,而投資也就是房產和基建制造業30%,未來服務也特別是個性化私人定制時代會越來越蓬勃。
吳軍老師提到三方面
一 隨著智能化到來,軟件工程師/生物醫療工程師/數據分析師/環境工程師(新的技術運用),
二,直接個人提供個性化服務,比如私人醫生,家居定制,私人理財顧問,和私人健身教練,我還看過到私人美麗顧客等,社會發展使有錢的多了,自然追求更好服務。
三是和健康有關的,美國是護士,藥劑師理療師和醫療 環保行業(也是智能化運用)
我對比上面,找出自己和過去有關的行業就是私人理財顧問,和人打交道的行業,過去也是銷售行業,加之這一兩年嘗試學習和從事過的就是金融業了,想當初我主動報經濟專業,那時候的錯覺是經濟離錢最近,學了香帥老師的金融課才明白金融和我們百姓的生活最近,現在時代的發展要求財富管理特別是優秀投資顧問。
三,要成為一個專業且淵博的顧問,來路方長
未來的方向明確,在得到有優秀的導師在,有好的金融課和推薦的書,學習起來更容易,也可以少走彎路,接下來是時間的問題,我要耐心一直在這行業沉淀,
那就先靠進這個行業從低做起先吧,前面也去咨詢過這個行業,考個證書CFP,CPB是必須的,別人花半年,我花一年; 還有金融業最高等級的證書cfa 全英文考,(注冊金融分析師) 一年一級,至少花三年,我花個5年吧,我愿意花7年來成就自己,一直從事到我不想從事為止,雖然現在只是入門級。
我走過了前半生,后半生還有至少40年以上的路程,人的未來平均壽命達到90歲,這個行業我想至少可以從事我的后半生了。與時間作朋友,不在乎開始的空白,未來的我在前面等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