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和經歷會改變一個人,昔日的好友也會形同陌路。
小雅和小藝是高中同學,因為喜歡同一個偶像,又聊得來,漸漸得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姐妹,好到甚至午睡都睡同一床鋪。
大學的時候雖然不是同一個城市,但幾乎天天打電話,親密的有段時間小雅懷疑自己是不是彎掉了。
后來兩人都畢業了,同樣磕磕絆絆的找工作,剛開始待遇水平都差不多,2000起步。唯一區別是小雅最求者眾多,高中到大學從來不缺追求者,學生時代也因此被女生們孤立排擠很長一段時間……
所以小雅的女性朋友不多,小藝真的是小雅喜歡到懷疑自己性取向的人。
但是工作沒多久,小雅家遭逢巨變,小雅跌入人生低谷,一直自怨自艾,又惱怒自己的不爭氣。
一段時間后,小雅漸漸從低谷走了出來,換了工作,也認識了現在的未婚夫,工作也順利了,家庭也和睦了,事情漸漸的往好的方向發展了。
但她發現有些事變了。
小雅和小藝聊天的頻率變少了,連續幾次約見面都被拒絕,讓小雅感覺有些郁悶,在又一次約見被拒后小雅蠢萌的問了一句:這么忙,不考慮換工作嗎?
小藝突然很正經地秒回:不考慮。
以小雅和小藝多年相處的經驗,隱約察覺自己已經惹小藝生氣了,于是不敢秀智商下限了。
終于有一次求約成功,小雅和小藝一起看電影,但小藝從頭到尾興致不高,小雅尷尬的聊著天,發現小藝頻頻看微信和其他人聊天,于是惴惴不安的問小藝是不是不高興,小藝說她只是趕時間。
小雅心理委屈自己并不知道她安排,但嘴上還是說讓她快點回家吧不用陪我,然后就各回各家了……
當天晚上小雅刷某博,發現小藝更新了一條信息,大致說她工作關系經常出差偶爾半個月,有時幾個月,好久不見的朋友問她結婚以后工作怎么辦,她覺得驚訝又失望,話不投機半句多。憑什么女性要為家庭放棄自己的事業,還往往都是女性這樣問。家庭是兩個人一起經營的,不單單是女方的事情,希望她們能知道這點。
小雅知道她說的朋友不是她,畢竟當天并沒有跟她聊工作的事(壓根沒聊起來……),但小雅也確實問過類似的事,感覺自己被代入話不投機半句多的人里面了……
其實小雅覺得小藝說的都有道理,但又覺得小藝有些極端了…她漸漸感受到了自己和小藝的觀念真的漸行漸遠……
誰都知道家庭是雙方共同經營的啊,只是不要把家庭和事業之間的調整就說成放棄自己的事業啊。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是不斷取舍的,為了自己覺得更重要的事。
說句現實點的話,“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當工資連5000都沒有,還經常需要連續出差一個月或幾個月…單身時還好,剛結婚時也沒多大影響,但如果一旦當媽媽,這樣情況……工作和家庭怎么平衡?
小雅只是覺得在要求權利和義務之前,女性首先要做到經濟獨立。而單身的經濟獨立和結婚的經濟獨立是截然不同的。
單身的經濟獨立只是養得起自己給自己買買買就可以了,可以當自己是個孩子,可以無恥地將賺的錢全花自己身上。
但結婚的經濟獨立是——女性在哪怕當媽媽或離婚后也有能力獨自帶孩子的經濟實力,爹媽的養老能自己負擔部分,而不是全靠丈夫或者全扔給自己的兄弟。
結婚后,你會變成孩子的父母還會變成自己父母的依靠。
其實小雅也并不認同結婚就要女性放棄自己的事業,但前提是女性自己先有一定的經濟實力或者有這個上升空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