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經自我鑒定是一個嚴重的拖延癥患者,不知道拖延癥會如何區分級別,在我眼里自己已經屬于重度的那一類了。
譬如每天該備課的時候總是會拖到最后一刻,譬如去年年底就應該拍攝的太極FIT的認證視頻至今還沒有動靜,譬如前年后半年丟的駕照和圖書證到現在都沒有去補回來,譬如......
我為自己制定的很多計劃,總是會因為各種原因一天一天的往后拖,無休止的明日復明日,永遠的下個小時再開始做,結果總是會導致自己的計劃無盡的拖延,或者是自己拖到在時間倉促的窘境下,臨時抱佛腳,以至預期效果大打折扣。
從小父母在外打工,基本上都是我跟姐姐要睡了,她們才回來,我們還沒起床,他們已經出門了。沒人約束的我,從小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放學了先玩,然后回家看電視,作業則總是拖到困到不行再去做,實在做不完索性放棄次日去抄同學的。這個不好的習慣導致我現在做一件事的時候都是無法集中精力,在應該完成的第一時間內做完。
拖延癥這三個字滲透到了我生活的點點滴滴,從早晨做事的效率極低,做事拖沓,甚至會拖到上床睡覺,還要拖著玩會兒手機,拖過這一個又一個的十分鐘......
最近已經連續好幾天晚上,由于玩手機看電視劇晚上睡的時間很晚,而早上照樣在六點多起來,在午間也總是以為各種瑣事拖延導致自己無法午休。下午要要工作,去各個健身房跑課,持續幾天的這個狀態導致身體有些透支。身體的不適直接讓我在課堂上狀態不佳,中午在上課的過程中察覺到課堂的氛圍不對,迅速得調整自己的心態和情緒去指引會員們完成訓練動作,但是這節課注定不是一堂完美的課程。我的狀態不佳會直接影響會員們的情緒,進而導致她們的鍛煉效果不佳。這疲憊的身體狀態,讓我在早上出門的時候放棄了今天在火車上的閱讀時間,而我現在坐在開往從太原到太谷的列車上自批,自省。
之前看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時,書中說過,人之間的能量是會相互影響的,在讀過之后去思考,關注。在我狀態不佳的時候,確實能夠直接從會員的肢體語言、面部表情中表現的特別明顯。
最近因為想改變自己的現狀,學會合理利用管理自己的時間。我通過公眾平臺參加了大頭的時間管理的成長營,而且幸運的被選為了小助手,但是自己目前的狀態已經與群里每天努力向陽生活的小伙伴們漸行漸遠。
早就說要減肥的我一次次的對自己說這是最后一頓?KFC,這是最后一瓶碳酸飲料;明天就開始跑步,明天就開始?KEEP......無數次對自己的放縱,寬容,導致了自己始終都在原地踏步,現在這個時代不進則退。
我在成為教練之后體重幾乎沒有變化,總借口說沒有時間針對自己做專門的訓練,系統的為自己做減脂計劃,讓體重始終還在61kg徘徊。每一次在給會員做動作示范的時候都會顯出多余的贅肉,都會十分不好意思面對會員們。她們經常問我教練,你訓練強度這么大,怎么還瘦不了呢?我只能心虛的說這對于我來說強度還不夠。可是我沒有坦誠一次次邁入快餐店的腳步,還有一次次在高強度課程之后透支身體的饑不擇食。
曾經的自己可以將體重從140練到124左右;可以因為學手繪,畫出來的頸椎?。灰部梢栽谝恢芷吖潌诬囌n的強度下,依舊堅持訓練;前年完成了太原的21公里的半程馬拉松...這些曾經都說明自己是可以的,只要我愿意!
現在的自己,也許把自己的日子過得太安逸了,導致自己沒有了動力;也許是雜七雜八的想得太多,占用了自己去行動的時間;也許是對自己太寬容,總是安慰自己不要那么拼。
曾經有機會可以讓自己更好,但是就是由于對自己一次次的放縱,一次次的寬容,一次次的想太多,放過了很多讓自己成長的更好的機會。就是這些一次次放縱的拖延,導致自己現在停滯不前。
打敗我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
接下來的第一步,一定要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調整,作息,調整好自己的狀態。第二步,再一次邁開自己的腳,不進要修內,也要修外。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止于此,給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