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題目】
有人說,規律往往能將復雜的現象解釋得簡單清晰;也有人認為,無論是自然界還是社會生活,都無法用規律來簡單解釋。
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⑴自擬題目;⑵不少于800字。
【審題分析】
? ? ? ? 材料只有兩句話,分別以觀點的形式出現。第一句說的是“規律”的好處和作用,第二句說的是規律的局限性(其實不能簡單理解為局限)。如果要從贊同與否的簡單判斷來看,兩句話說的都對,如果從引人思考的角度來看,第一個觀點不會引發什么新的思考,因為這是大家都認同的事實,而第二個觀點則能給人以思維的沖擊和啟發,因此,審材料的重心應落在第二句話上。審材料的過程其實就是思維啟動的過程,應細讀深省每一句話。“無論是自然界還是社會生活”說的是與“規律”發生關系的對象,其實是重復了第一句話中的“復雜的現象”;“無法”不應簡單理解為“不能夠”,它至少有兩意思:1不能夠,即“規律”是有局限性的,或人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2不應該。可以這么理解,如果用規律來簡單解釋,這個世界會少了很多豐富的內涵,我們不應該用規律去簡單解釋。“簡單解釋”的意思是單純用理性的思維去解釋,與之相對的就是,除了理性,還應保留感性。
? ? ? ? 兩句話的材料,如果要提煉關鍵詞,第一個關鍵詞是“規律”,第二個關鍵詞是“復雜的現象”,第三個關鍵詞是“解釋”。注意三個關鍵詞之間是必須關聯的,不能只抓住其一作文,特別是容易只抓住“規律”來作文,這就會把材料作文寫成話題作文。
? ? ? ? 審清材料的意思之后,接下來就是該寫什么的問題了。有的同學為了省事,就只抓住其中一句話特別是第一句話來寫,但是寫著寫著,就發現,沒什么可寫的,寫的東西很像是政治問答題,這是因為你的思維還停留在一個非常淺的層次,只是在思考什么是規律,而對于這個材料,更深的思維應該是思考“規律有哪些局限性(包括人的認知局限)”以及“為什么不應該用規律去簡單解釋?”要想把這些問題說清楚,不妨思考幾個問題:什么東西可以用規律來解釋,什么東西不可以?為什么?如果規律可以解釋一切事物,這個世界會變得怎樣?朝這個方向思考,你會發現,如果凡事用規律去解釋,這個世界將少了豐富的情感和美的表達等等一些屬于感性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正是在科學日漸發達的今天所日漸缺乏和消失的。說到這里,我們發現,這個作文題其實可以歸類為“科學與人文的關系”這一范疇。
? ? ? ? 最后,看一首兒歌的歌詞,再讀一讀辛棄疾的一首很美的詞,你大概就明白了為什么不能用規律去簡單解釋,無論是是自然界還是社會生活——
? ? ? ? ? ? ? ? ? ? ? ? ? 小? 白? 船
? ? ? ? ? ? ? ? ? 藍藍的天空銀河里
? ? ? ? ? ? ? ? 有只小白船
? ? ? ? ? ? ? ? 船上有棵桂花樹
? ? ? ? ? ? ? ? 白兔在游玩
? ? ? ? ? ? ? ? 槳兒槳兒看不見
? ? ? ? ? ? ? 船上也沒帆
? ? ? ? ? ? ? 飄呀飄呀飄向西天
? ? ? ? ? ? ? ?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宋代:辛棄疾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