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曾經對蓮有這樣的稱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大多數的文人雅士都會贊賞一番蓮花,不僅因為它作為一種美麗的花點綴著風景,更是因為它的那種特立獨行的品格讓人欣賞。
王小波的一篇《一只特立獨行的豬》讓我感觸頗深,這篇文章說的是在作者插隊的時候,曾經喂過豬,因此有緣“結識”了一只與眾不同的豬,這只豬有時如山羊一樣敏捷,有時如貓一樣溫順,只有它對知青比較親切,同時也只有知青靠近它的時候,它才不會跑掉,它也會惟妙惟肖的模仿各種“聲音”,當然,它也是一只比較風流的豬,但是和其它豬不一樣的是它會去附近的村寨交配。雖然它身邊也有母豬,但是它卻嫌棄它們又丑又臟,后來因為它總是學鳴笛聲,而且它總是發出鳴笛聲比規定的時間早很多,以至于讓領導說它是破壞春耕的“壞人”,因此對它下了死命令,值得慶幸的是它還是在眾多人的圍困堵截的情況下瀟灑的逃走了。作為一只豬,它看似不合群,但是卻是代表了一種與眾不同的精神。能夠在眾多的豬友中,自己不僅有積極向上的性格,而且還發展了自己的特長。
特立獨行正是我們大多數人缺少的東西。在我們大多數人的潛意識里面認為,隨大流是一種正確的選擇態度。殊不知,其實這樣使我們自己在時間的流逝中漸漸失去了自己的閃光點,我們現在不愿意去當一個獨一無二的月亮,更愿意去做一顆浩如煙海的星星。
就如在現實生活中,包括我在內,我們大多數人都愿意找一個伴兒,總是覺得自己一個人太孤單,最主要的是怕別人誤會,這個人一定不好相處,說不定性格還有點孤僻呢。其實有時候找一個和自己三觀不合或者性格不合的伴兒,還不如自己一個人過的自在快樂。
做一只特立獨行的豬,保持自己獨一無二的特點。有句話說:“寂寞的人會比較優秀”也不無一定的道理,不要讓自己為了迎合,而失去自己本該有的色彩,要讓自己在暗淡的生活中發揮著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