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股市大漲。本周A股繼續表現出良好的上升勢頭。茅臺股價今天突破了1700元。創業板指數拉升4%。
這些都和你有關了嗎?這些機會你心動了嗎?
關于投資,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你只能賺你能認知到的錢。所以,提升自己對金錢的認知,對財富的把握才是最重要的。
周末,閱讀了香帥的《錢從哪里來,中國家庭的財富方案》。淺顯易懂、數據詳實地從人力資本增值和資金資本增值,給出了中國家庭財富的解決方案。
PART ONE 職業的選擇
對于普通個人來說,人力資本的增值就是我們的職業,以及職業所在地城市的發展潛力。
現在,國家行業處于轉型期,很多崗位被取代。作為個人來講,其實是沒有夕陽行業,只有夕陽崗位的。那個人的職業選擇應該怎么選呢?
首先,不要做“推石頭”可編碼的重復性工作,因為這些工作面臨人工智能的降維打擊。難以被取代的工作是和人打交道、處理復雜問題的工作,這需要我們的技能:社交智慧、創造力、感知和操作系統。也就是社交洞察力、談判能力、同情心、原創力、藝術審美能力、手指靈敏度、協調操作能力和應付復雜工作環境的能力。
其次,選擇“滾雪球”創造性或個體化的技能型工作,服務“萬元美金社會”的職業新賽道。主要針對“怕死”、“愛美”和“孤獨”三方面需求的行業。
當然,這些行業有需要中高學歷的牙醫、程序員、芯片工程師。也有低學歷門檻的美容美發師、美甲美睫師、寵物美容師等。普通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找好這條又濕又長的賽道,持續發展。
PART TWO 城市的選擇
城市至于人和機構,就像希臘神話里的大地女神蓋婭至于巨人泰俄斯。一旦脫離大地的滋養孕育,巨人也會羸弱不堪。不同的城市,帶來不同的財富創造力。簡單來說:位置決定收入。所以人口流向大城市成為了必然。
首先,大城市有規模溢價。比如同一位程序員,在北京能拿1.8萬每月。在小城市的工資就會少大概6000元。
其次,城市的“知識外溢效應”。人口越聚集,我們越有機會和更有經驗的人在一起,想更優秀的人學習。這是城市給予普通人的成長。
第三,城市的“專業化溢價”。巨大的市場容納度可以讓每個人找到自己的位置。你說如果沒有大城市高聳林立的寫字樓,外賣小哥的工作機會至少減少一大半。
PART THREE 資金資本增值
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資金流向房地產的投資,是我們中國人繞不開的話題。但是,隨著房地產增長的起伏,買那個地方的房產還是會造成很大的投資差距的。
結合價格、價值、現值、估值的因素,給中國各大城市房產價值的畫像會更清晰。也更明白,為什么鶴崗、乳山的房子賣不動;而同時,深圳及周邊的房產暴漲。
除了房地產,其他金融資產的短期配置,也是中國百姓關心的話題。像文章一開頭提到的現象,就是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可,有多少是和自己有關的呢?從自身的能力提高和認知拓展去學習,才能把握住屬于自己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