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求你了,再遲都別在11點后睡,行不行?
-1
“下班啦,還活著真好。”
結束夜班,陳德靈歡天喜地地發了一條朋友圈,回家睡覺去了。
他今年26歲,是浙江邵逸夫醫院的醫生,是個特別積極開朗的小伙子。帶他的主任和同事都笑他,“干活一點兒都不會偷懶,老實巴交的”。
作為醫生,他需要經常性地加班通宵,第二天又輪軸上白班。反正加班似乎已經成了行業特色了,不多他也不少他一個,病人們都排隊等著呢,他不看誰看呢?
凌晨四點,剛合眼就來了個腸梗阻……MMP,再起來嗨啊!
他想等他退休了,就在床上睡到老死為止,哼
一個月后的6月28日,他結束白班回宿舍補覺,準備再戰通宵夜班。
他在宿舍里打了會兒游戲,總覺得腦袋昏昏沉沉的,想著還是該去躺著緩一會兒。躺在床上的時候,胸口開始有一陣陣的緊縮感,伴隨著壓榨性的疼痛——睡著就好了,他想。
只要睡著就會好的。
那天夜班,值班醫生發現他沒有按時來交接,去宿舍叫人時,發現他躺在床上,已經死了。
-2
他今年27歲,是無錫一家效果圖公司的設計師。
“上輩子一定是殺過人,這輩子才托生為設計狗”,27歲的設計汪小哥對通宵加班早已習以為常了。
改改改,要高端而且接地氣,要活潑而且嚴肅,logo要放大再放大,放大的同時又要看起來小,客戶就是我爸爸,爸爸說啥我做啥。
2017年4月18日,特別普通的一天。他焦急地等著過稿,邊喝奶茶邊敲打著鍵盤,雖然昨天通宵了,但他看起來精神還挺不錯。
QQ頭像沉寂片刻后響動起來,“最后改個底色,就定稿吧。”
勝利就在眼前啦!小哥果斷吸完了最后一口奶茶,用超光速的手速在電腦上操作起來。坐旁邊的同事聽到一陣噼里啪啦的鍵盤和鼠標聲過后,突然間,什么聲音都沒有了。
他的同事發現小哥仰面躺在電腦椅上,緊閉著眼睛,一動不動。
即便急救人員飛速趕來,也沒能把他救回來——一個剛剛還熱情滿滿的年輕人,就在那一瞬間死掉了。
-3
有些上了年紀的人喜歡說:“你們啊,仗著自己年輕,就敢拼命耗,以后肯定要后悔的。”
上大學的時候,我們嗤之以鼻,覺得他們老古板;工作頭三年,好像稍微有了點感悟;工作七八年后,有些人想起這句話,突然就警醒了起來,感覺毛骨悚然,渾身如墜冰窟。
室友的朋友,大學里有個姑娘,大一,期末復習,熬夜兩晚,考試途中暈倒,猝死,搶救13個小時無效。
小A,一個程序猿,比你們大2歲,還沒結婚,但是在今年一月份就直接倒在工作崗位,醫院當場下病危通知書,診斷為心肌梗塞,也就是心臟動脈血管堵塞,胸口正中間開了個26cm的口子,動脈血管出口加了幾個彈簧。
當時看著他從農村趕來的父母,一夜白頭。
人的身體究竟能夠承受多大的壓力,才不會垮掉?
你真的能確定,自己的極限在哪里嗎?
-4
“過勞死”,是指在非生理的勞動過程中,勞動者的正常工作規律和生活規律遭到破壞,體內疲勞蓄積并向過勞狀態轉移,使血壓升高、動脈硬化加劇,進而出現致命的狀態。
有關資料表明,直接促成"過勞死"的5種疾病依次為:冠狀動脈疾病、主動脈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腦出血。除此以外,消化系統疾病、腎衰竭、感染性疾病也會導致"過勞死"。
也就是說,猝死看似非常突然,潛伏期卻會很長。
長時間的身體免疫力下降,導致器官病變;同時因為身體主人的“無所謂”、“不在乎”、“小事情”,這些病變并沒有得到正規醫院的診斷,或者診斷后沒有得到主人的重視。
然后可能就在一個非常普通的日子,在一個非常普通的場景下,這些疾病就像一顆定時炸彈,到了那個點,突然就爆炸了。
一半以上的心臟性猝死,是不會有先兆的。
而已知的那些猝死先兆,都是那些細微到不容易被注意到的“不舒服”“有點小難受”。
比如胸悶、胸痛伴有大汗、惡心、嘔吐甚至瀕死感,或咽部不適、緊縮感等,持續時間通常不會很長,至少不會長到讓你想喊救命的地步。但是會經常頻發。
比如無誘因的出汗、惡心、嘔吐及胃部不適。有時即使無胸悶、胸痛,單純出現出汗、惡心、嘔吐、胃部不適等,也有可能是心臟性猝死前的不典型信號,可就醫行進一步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
比如眼前發黑或短暫意識喪失。如果感到眼前發黑或出現短暫的意識喪失,特別是過去有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一定要及時就醫,因為這類癥狀極有可能說明心臟發生了惡性心律失常。
比如不明原因的心悸、氣促或乏力。如果在合并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后出現,不排除合并心肌炎的可能;如果上述癥狀出現在近期過度勞累、大量吸煙后,更應警惕,要及時上醫院查心電圖、心肌損傷標記物或心臟彩超等。
小心。那是你的身體在竭盡全力地向你求救。
-5
很多加班狗會說,工作日沒辦法,假期多睡睡就能補回來了。大哥,這是作息規律的問題,不是睡眠總量的問題,好嗎?
而且對于腦力勞動者來說,補瞌睡其實沒有什么用。
你做了一天的方案,主持了一天的會議,當一切都結束了,你嘆到:太累了,這一天我要睡個好覺。我們的常識使得我們對疲勞的第一反應就是“去躺躺吧”。但這是一個陷阱。
睡眠的確是一種有效的休息方式,但它主要對睡眠不足或體力勞動者適用。但如果你是坐辦公室的,大腦皮層極度興奮,而身體卻處于低興奮狀態,對待這種疲勞,睡眠能起到的作用不大。
除非你是熬夜加班,連正常睡眠時間都達不到,因為你需要的不是通過“靜止”恢復體能,而是要找個事兒把神經放松下來。這樣你可以理解為什么你周末兩天不出門依舊無精打采,而只需下班后游泳半小時就神采奕奕。
既然睡覺不能幫助我們休息大腦,那什么辦法才可以?
答案是不停止活動,而只是改變活動的內容。
比如你星期五做了5個小時的效果圖,最好第二天去給你的盆栽們剪枝而不是睡到太陽曬屁股。還有一點,當你無法選擇由腦力勞動轉入體力勞動時,你不妨在腦力勞動內部轉換。
所以,如果你有好幾個問題要處理,最好交替進行,而不要處理完一個再開始第二個,那樣會很快被耗盡。
最好的休息方式,應該是把自己的身體當成身嬌體弱的小公舉,把自己的腦子當成精于算計的營養師。
任何過量的鍛煉和睡眠都是有毒的。尤其對于電腦族來說,如果因為被猝死事件嚇怕了,突然蹦起來做了一套伏地挺身,這不是有效休息,甚至會給自己的身體額外加重負擔。
1、盡最大努力保證作息正常。如果熬夜真的是因為工作身不由己,讓這樣的事情發生幾率再減少一些。如果是因為打游戲和煲劇……你就作吧。
2、腦子里上根發條,不要讓屁股粘在椅子上超過兩個小時。世界衛生組織行為危險因素研究表明,久坐是導致死亡和殘疾的十大原因之一,如果你是那種工作起來就忘乎所以的人,多喝水,逼自己上廁所……
3、長期保持有益社交。社交是讓心理健康最好的方式,找很久沒有聯系的朋友聊聊近況,或者約誰出來逛個街,都會對你產生很好的治愈效果。(如果一個人怎樣都約不出來,把這篇文章轉給他,并告訴他“你以為只是一次普通的逛街,這是在救我的命”)
4、學一些有關健身、瑜伽和按摩之類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