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人處處受人歡迎,還有些人,一聊天就把天能聊第死!處處讓人尷尬!大家也一起看看如何做個高情商的人!
作家李筱懿在她的著作《在時光中盛開的女子》中,提到過自己曾經吃過的一個大虧。
剛剛工作的時候,她是老板的秘書。有一天,公司來了兩位重要的客人,其中一位還是她的校友。中午的時候,四人一起吃午飯。
吃得正High的時候,校友問她:“教你們當代文學的是不是XXX?”她說是。校友接著問:“他課上得怎么樣?”
或許是急于表現自己有趣的特質,她抖起機靈:“他是一個好老師,但是太沒趣,課上一半人睡覺,一半人看小說。
他還有個最詭的毛病,每一屆都要挑全班最漂亮的女生讀《槳聲燈影的秦淮河》,哈哈哈,怎么,你們認識?”
校友最后吐出五個字:“他是我爸爸。”
最后,那個項目換了對接人。
職場上,急于抖包袱的人最容易在不經意間把天聊死,因為淺表交往很難判斷對面的人有著怎樣的人際關系、愛憎喜惡。
真正情商高的人,聊天的時候并不是為了表達自我,顯示自己的聰明、睿智、博學,而是和對方形成語言和心理的良性互動。
作家莫里斯說過,要做一個善于辭令的人,只有一種辦法,就是學會聽人家說話。
仔細觀察那些高情商的人,你會發現,他們未必博學多才,或是能說會道,但都特別善于傾聽,因為他們明白,有效溝通是達成共識,而不是做一道搶答題。
所以,接話的時候應經過大腦,三思而后行,切不可做一個莽撞的人。
其實說白了,情商高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說話時充分考慮別人的感受。你考慮到了對方的感受,對方才會把你裝進心里。
考慮對方的感受,其實也就是運用情緒的同步性,《情商》一書中指出,有效人際交流的一個決定因素是人們運用情緒同步性的熟練程度。
在這一點上,我最欣賞主持人何炅。
有一期《奇葩大會》,何炅是主持人。節目中,兩年前海選被淘汰的年輕選手冉高鳴重新殺回舞臺。
也許是因為過度緊張,整個過程冉高鳴的表現都顯得慌亂又浮夸,由于用力過猛,以至于高曉松忍無可忍地打斷了他。
現場的氣氛一度陷入僵局,多虧了何老師自帶光芒的登場解救。
首先,他沒有像高曉松那樣很直接地“指正”,而是照顧選手感受,站在冉高鳴的角度幫他解圍:
“我對你有一種特別親切的感覺,因為我來這兒之前,也是緊張到不行。”
這樣充滿人情味的言辭,讓冉高鳴稍微放松了下來,而不是在那樣的情形下,感覺自己孤立無援,從而著急忙慌地為自己開脫和解釋。
接著,又給出建議,告訴他如何在節目中表現得可愛和不著痕跡。
最后,何炅又循循善誘,設身處地為他以后的人生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希望他能夠學會舉重若輕。
何炅的三言兩語,就打破了僵局,正是因為他能將心比心,運用情緒的同步性,充分為對方著想。
怪不得馬東會評價何老師:情商特別高,那種周到和八面來風,都在他的掌控之間。
不是每個人,生來就有高情商,但至少我們在說話時能夠走點心,如果不知道自己將要表達的內容是否具有一種冷場的殺傷力,那就干脆保持沉默。
老話說得好:水深則流緩,語遲則人貴。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