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看到了一則新聞《美國長大的中國孤兒很困惑:我是誰?》。因為我們的全面二胎政策在全國施行。很多在美國長大的中國孤兒都開始想,她們的中國媽媽是不是在尋找她們。
來自美國國務院的海外收養(yǎng)數(shù)據(jù)顯示,2014年美國海外收養(yǎng)兒童數(shù)量從7044下降到2014年的2040。中國仍是美國海外收養(yǎng)兒童的最大輸出國。1991年,中國允許美國公民收養(yǎng)中國兒童。截至2015年,美國收養(yǎng)的中國孩子數(shù)量是88298人,其中88%是女孩。
8萬多個在中國出生的兒童,這二十多年間在美國的家庭里慢慢長大。這些中國孤兒大部分都是女孩,很多人都有身體殘疾。她們在美國的生活都很幸福,可從小就很奇怪為什么自己和爸爸媽媽長的不一樣。她們中的大部分人,都知道自己來自中國,卻不知道為什么親生父母會不要自己。她們中的很多人沒有安全感,覺得自己融入不了這個圈子。她們感到最困惑的問題就是:“我是誰?”
出生于2004年的Faye,在看動畫片《帕丁小熊》的時候,講到一只迷路的小熊被好心人收養(yǎng)的故事,總是會默默的流淚。她的養(yǎng)母蘇珊輾轉(zhuǎn)找了好多中國朋友找尋Faye的親生父母,卻沒有任何收獲。
其實,這8萬多孩子只是我們涉外收養(yǎng)的一個縮影,我們的孩子不只是被美國家庭收養(yǎng),而是分散在全世界。作為一名辦理涉外收養(yǎng)的經(jīng)辦工作人員,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感覺到格外的揪心。
我從2013年開始接觸到涉外收養(yǎng)工作,經(jīng)過我的身邊送去各個國家的孩子也有二十多個。從辦理第一例開始,我就覺得五味雜陳,每一次辦理結(jié)束,都會難過好久。
沒有當媽媽之前,我似乎還沒有太深的感受,但是當了媽媽以后,我根本就不敢看那些孩子,更不敢抱她們,因為我害怕抱住了就不想再放開。她們是那么天真和弱小,天真到看到每個人都會寫笑,弱小到只能由別人來決定自己的命運。
每一次看著她們離去的背影,我都會想,我們這些大人換個環(huán)境都會很難過,何況是那么小的孩子。如果有一天她們過得不好,會不會怪我們這些把她們送出去的人呢?
雖然我們現(xiàn)在有著健全的收養(yǎng)法,全面的事前評估和良好的跟蹤回訪,可以保證這些孩子過上好的生活。但她們畢竟是被親生父母拋棄,這一點將會是永久的心理創(chuàng)傷,無論再好的生活環(huán)境或是溫馨的家庭氛圍都無法改變和彌補。
有時候我翻看孩子們的資料,其實很多孩子也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在手術(shù)后都是可以康復的,可大部分孩子都是出生幾天就被遺棄了。我覺得她們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和那些被扔在垃圾堆凍死的孩子相比,她們是幸運的。可她們最親的人在自己最需要,也是最無助的時候拋棄了她們,這也是最大的不幸。
對于那些收養(yǎng)中國孤兒的美國家庭,我一直心存敬意。雖然很多人都說,他們的條件好,他們國家的福利好,但不得不承認,我們的整個社會是冷漠的。不管條件再好,一般家庭都不會去收養(yǎng)別人的孩子,尤其是有殘疾的。
還有很多人說,那些外國人收養(yǎng)我們的孩子會不會是去賣器官,會不會虐待她們?可我看到的,是他們給了我們的孩子一個完整的家,給了她們良好的醫(yī)療救治和教育。如果不是他們,我們的孩子將要一直住在福利院,我無法想象這是怎樣的一種殘忍。
這些外國家庭承擔了本該我們承擔的責任,彌補著那些親生父母所犯下的罪。
2
可是,作為一個媽媽,我很想問問大家,如果你生下了一個有缺陷的孩子,你會怎么辦呢?
這個問題我真的無法回答,因為太難,也太殘忍。我只知道不管發(fā)生什么事情,都不會拋棄我的孩子。但這對一個家庭,確實也是一個異常沉重的負擔。
我的一個朋友,2012年的時候,生下了一個很漂亮的小女孩。小姑娘剛生下來的時候活潑可愛,全家人都很開心,把她視作掌上明珠。
可是好景不長,2014年的時候,大家發(fā)現(xiàn)這個小女孩比同齡人的個子要小,發(fā)育要慢,而且趴著的時候整個臉都憋得很紅,嘴唇經(jīng)常青紫。在醫(yī)院檢查后,確定為先天性心臟病,心臟卵圓孔未閉,而且無法手術(shù)。
醫(yī)生建議家長放棄,可是試問,有哪一個家長能夠舍得放棄自己的孩子呢?于是,家里人決定傾盡一切來救孩子。醫(yī)生只好建議他們把孩子帶到平原去休養(yǎng)一段時間,看能不能有好轉(zhuǎn)。
家人變賣家產(chǎn),帶著孩子到了內(nèi)地。可是,雖然進行了所有的治療,孩子還是沒有熬過一年,最終,帶著最天真的笑容離開了這個世界。
朋友說,寶寶走的時候,瘦弱的像一個剛出生的嬰兒那么大。我聽了以后覺得無比揪心。
為這個孩子傷心的同時,我也心疼我的朋友。她的家人為了這個孩子,傾家蕩產(chǎn)。雖然現(xiàn)在她又一次懷孕,可這段痛苦的過程,怎么能撫平呢?
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有缺陷的孩子,是親人,可是客觀的來說,也是負擔。如果這個家庭有好一些的經(jīng)濟基礎(chǔ),那么可以嘗試努力的去救治,可如果這個家庭本就貧窮呢?他們要拿什么來拯救這個孩子?
對于那些傾盡一切救治孩子的家庭,我們無法感同身受。雖然也覺得他們可憐,也替他們惋惜,可我們怎么能知道他們付出了多少,經(jīng)歷了什么,在面對隨時會失去的擔憂時是怎樣的一種痛苦。
3
我想,不管是什么原因,沒有父母愿意和自己的孩子分離。我寧可相信那些拋棄了孩子的家庭有著無法言說的理由,也不愿相信他們是真的狠心。
很多人說,那些遺棄孩子的父母該死,但也有很多人說,如果養(yǎng)一個殘缺的孩子,這個家庭就算是毀了。我無法去評斷到底誰對誰錯。
所以,如果有可能,我只想告訴那些正在孕育寶寶的父母,希望你們可以認真對待每一次孕期檢查,不要大意,不要抱僥幸心理。如果有可能,我也想告訴那些孩子健康的生活在身邊的父母,好好保護你的孩子,不要讓他住進剛裝修好的房子,不要讓他一個人留在危險的環(huán)境中,教會他們保護自己。如果可以,我還希望告訴所有人,請不要給別人的孩子喂堅果、果凍等容易發(fā)生危險的食物,不要用喝酒去逗別人的孩子。
孩子應該是一切苦難的最后承擔者。就算是天塌了,世界末日來臨了,我們都不應該奪去他們快樂的童年和純真的笑容。
開頭提到的那些生活在美國的中國孤兒,她們最困惑的問題就是我到底是誰,最難過的就是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家在哪里,最大的希望就是找到親生父母,并且可以和他們團聚。
如果可以,那些曾經(jīng)拋棄了孩子的父母,請去尋親網(wǎng)登記信息找尋你的孩子吧。她們可能遠在他鄉(xiāng),日日夜夜都在思念著你,她們沒有別的奢求,只是希望尋到自己的根,看看那個叫做家的地方。
我也希望那些遠在他鄉(xiāng)的孩子可以快樂成長。帶你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虧欠了你,但一切的因果都會在未來的日子給你補償。希望你能感受到來自祖國的愛,也希望你能感受到我們正在遠方牽掛你。
雖然說這句話會顯得很蒼白,可我還是想說,就算你們沒有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有我們在的地方就是家。請記得,你永遠都不是一個人。